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竹荪一旦受到粘菌侵害,损失极大,应引起各地菇农重视。本文就危害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1、病原 竹荪粘菌病的病原是美发菌Comatricha pulchella(C.Bab)Rost,又名美发网。其形态为孢囊群生,有时密集,有柄,卵圆形至圆柱  相似文献   

2.
李霞 《油气储运》2007,(12):26-26
进入秋冬季节,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害虫,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生产中,不少菇农不注意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虫害后,使甩大量化学药物进行喷洒,结果自然难尽人意。要对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必须坚持。防则下功夫,杀则须彻底”的防治原则,主要措施为预防和杀灭.具体方法为:  相似文献   

3.
进入秋冬季节,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害虫,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实际生产中,不少菇农不注意预防,旦发生虫害,使用大量化学药物进行喷洒,结果自然难尽如人意:要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必须坚持“防则下功夫,杀则需彻底”的防治原则,主要措施为预防和杀灭,具体方法为:  相似文献   

4.
高允旺 《福建农业》2009,(7):F0002-F0002
6月14日,顺昌县大历镇田后村菇农谢长青邀请亲朋好友们在地里采剥竹荪。他种植竹荪1.5亩,今天可收干品竹荪9公斤,每公斤160元,收入1400多元。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县,是全国最大的竹荪生产基地和示范县,该县重视竹荪产业的发展,成立竹荪研究所,探索了一套“三增加、建堆发酵”新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比周边市县提前15天上市,抢占市场。据县竹荪协会负责人介绍,全县今年种植8000余亩,产值近8000万元,由于全国竹荪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30%,预计量减价高畅销,增加菇农收入。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菇蚊、跳虫、螨类、线虫类等害虫,这些小虫会潜入到培养基各处取食、生存或繁殖,很难发现,对它们的防治是很令菇农头疼的事。尤其是现在,各地都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对一些农药的使用做了严格的限制,这更让菇农感到无从下手,找不到防治措施。下面向  相似文献   

6.
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全年约180万亩,黄曲条跳甲是蔬菜作物上的常发性害虫,危害作物种类多,在我市全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常年发生较重,防治难度大。本文总结了黄曲条跳甲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菜田白粉虱和豆田豆天蛾在我市9、10月份达到危害高峰期,为做好这两种害虫的预测与防治,现就这两种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杨生友  叶有勇 《福建农业》2008,(7):F0002-F0002
6月5日,顺昌县岚下乡菇农梁彪夫妇在地里采剥竹荪。梁彪种植竹荪已经7个年头了,每年仅种植竹荪一项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今年他又种了1.5亩竹荪。顺昌县是福建省最大的竹荪生产基础和生产示范县,今年5月4日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批准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菇蚊、菇瘿、跳虫、螨类、线虫类等害虫,这些小虫会潜入到培养基各处取食、生存和繁殖,很难发现,对它们的防治是很令菇农头疼的事。尤其是现在,各  相似文献   

10.
<正> 绿霉是平菇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传染性病害,在消毒不严和栽培潮湿闷热的情况下最易发生,常使整袋或整床培养料感染败坏长不出菇来,给菇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地菇农采用『灰膏盐』混合液防治,不仅方法简便、原  相似文献   

11.
豆杆黑潜蝇别名豆杆穿心虫、钻心虫等,是近年来我市大豆田新发现的一种害虫。该虫在我市南部乡镇大刘家、夹河、皮口、城子坦等地局部发生较重,受害的大豆田虫株率平均为15%-30%,重者可达50%以上,其他乡镇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害虫在大连地区一年可发生3-5代,由于体形较小,活动隐蔽,极易被忽视错过防治或当成病毒病和其他病害防治而造成减产。如能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可大大减轻该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2.
樗蚕是椿树的重要食叶害虫,近几年来在我市危害较为严重,常把椿树叶片吃光,该成虫飞翔能力强,雌成虫抱卵量大、产卵分散。幼虫体半大极丑陋,具有暴食性和杂食性。本文从1996年开始分别对其做了形态描述、生活史调查、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计算,同时设计了多项防治试验,并从中筛选出高效而无污染的防治方法,为科学防治樗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公告     
丰硕 《农技服务》1994,(6):18-18
危害食用苗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螭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困害虫的危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袋栽平菇生产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袋栽是菇农生产中最多采用的栽培方式。本文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对生产上常出现不发菌、发菌慢、烧菌、不出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豌豆在我市年种植1500~3000hm^2,但害虫危害严重田块损失达20%以上。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豌豆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及主要原因,因地制宜制定综合防治对策,基本控制了危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市夏秋季十字花科蔬菜上菜螟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危害蔬菜幼苗期的心叶及叶片,甘蓝受害后不能结球或包心,造成植株萎蔫死亡或缺苗断垄,且采用一般农药防治不能奏效,给害虫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此,我们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2%广豆根总碱ME,进行了防治甘蓝菜螟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以便明确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田间药效,为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和使用效果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进入冬季后,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等,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害虫,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实际生产中,不少菇农不注意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虫害后,使用大量化学药物进行喷洒,结果自然难尽人意;要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必须坚持“防则下功夫,杀则需彻底”的防治原则,主要措施为预防和杀灭,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了解我市茶叶为害重的主要害虫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光肩星天牛是林木最危险的蛀干害虫。在天津地区以柳树受害最重。该虫具有繁殖速度快、扩散范围广、危害隐蔽、极其分散等特点。常使单一的化学防治无的放矢而造成防效不佳。为做到有针对性的防治,我们从1993年开始对该虫进行调查,基本摸清该虫在我市的活动规律及有效而简便的防治方法,从而为压低该虫在我市的危害程度和进一步对该虫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防治苗圃地下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圃内常见的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和蛴螬,常造成苗圃缺苗断垄,影响苗木质量。防治措施有三类:1农业防治1.1精耕细耕。采取深耕细耙、轮作、适时中耕、除草等,可改变害虫适生环境,降低虫口密度,减少为害。1.2灌水。适时灌水,可迫使害虫转移,同时害虫受淹后会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