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嶙峋的枯峰,老态龙钟,在枯峰之上,又“飘拂”着一片片绿色的“浮云”。婀娜多姿、层次分明的片子似在险峰上绝处逢生,显示出一派枯木逢春的景象,这就是枯峰式树桩盆景的魅力。好的枯峰式树桩盆景犹如活的山水盆景一样,具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这件榔榆盆景的桩坯主干粗大,几达30厘米,根基直径近45厘米。树高40厘米处分叉成两干,一高一低,中有口径6厘米左右的空洞。主干前部及两干内侧已经枯死,显得苍老古拙,不失为好桩。缺憾是左干粗而低,右干高却相对粗度不足。经地栽两年育坯,上盆施艺时作斜栽。一是可裸露右侧粗大根盘,使根基壮实有力,稳如泰山;二是使双干一高一低,呈一正一斜态势,以求变化。总体设想是造就古朴而充满生机的大树树相。 相似文献
11.
12.
解决盆花、盆景积水、不透气的问题,较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用松针叶作排水层。盆小,盆底铺一层即可,厚薄自己决定;盆大又深,可盆底铺一层,还可绑成把(粗细自定)。最好用易腐烂的绳子绑。松针把如需加长,可把松针用卫生纸卷起来再绑,不要绑得过紧。然后将松针把竖起来对准盆底孔立在中间,底端与铺放的针叶连接;四周填上营养土与松针把同高时,用小捧对准松针把斜插,将卫生纸划破,其上再填适量的营养土即可栽花和 相似文献
13.
人们往往把盆景比做“立体的画”,而绘制这些“立体画”,往往比平面绘画有更大的难度。它不能先有了构图再安排形象,而更多的是因势利导,树桩盆景更是如此。它们既要在原桩上施以刀斧,又不能给人以凿痕。总之,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应有神斧神工、天成地就之感,它的一树一石如自然生成,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型桩景《伟岸如汉》(见图1)高75厘米,宽60厘米,基部粗15厘米。此作采用主干刚直的章法,利用原桩坯主干的粗度、力度,见机取势,因桩造型。枝条处理,以刚为主。经四年养护、造型,现在已基本成型。此榔榆生坯于91年4月觅到,当时的桩坯立根过长,主干基部右侧长一粗分枝,左侧上部又长一粗分枝,形态不甚理想(图2)。经锯截后,此桩才脱衣换锦,一改原来面貌,呈现出粗壮有劲的直干大树型形态。 相似文献
17.
山水盆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总是以特定的意境和蕴含的诗情画意取胜。作品《静寂的世界》,虽然表现和平、宁静的意境,但它塑造的并不是一座空山,一潭死水,而是生机勃发的大自然。且看那气势磅礴、刺破青天的群山,还有那一草一木之姿态,都隐喻着一种激奋向上的力量。整个作品是以“静”为基调,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船一屋,乍看无疑都是静的标志。然而仔细品赏,便会发现有一种势不可挡的爆发力。看山,层峦叠嶂、 相似文献
18.
这盆盘旋而生的《惊蛟搏浪》原是一株直干黑松树桩,主干瘦长,缺乏变化,两托一顶,轮枝互生,第一轮出枝离基部有40厘米,第二轮出枝离第一轮有30厘米。要做文人树造型,分枝基部离针叶太远,且针叶厚重,实无文人雅气之感;如做大树型培养,不但没有壮实的隆基,而且树身瘦高,节间稀疏,是一个弃之可惜、留之头痛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初秋,笔者觅得四块龟纹石,如墨线图A、B、C、D所示。其中B为上尖下宽的“L”状空心石。A、C为环状空心石。D为半月形走向的实心石。将上列四石制作成山水盆景(盆长110厘米,主山高40厘米,山长75厘米)(见照图)。今将创作过程介绍如下: 一、山势:将山势设计成东高西低、东徒西平,呈东西偏南走向的群山。共有三种设计方案,如图E、图F、图G所示,图中两山均呈俯仰之势,座落于白雾迷蒙、微波粼粼的东湖之滨。 E图,高山矮山相互眺望,山势壮观,但山体分数,占盆过大。F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