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农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油料生产1995年1.8亿亩、1800万吨的计划指标,以“六五”、”七五”期间花生占整个油料面积和总产的平均比重计算,到1995年全国花生生产应达到4800万亩、720万吨。一、实现的可能性根据我国花生生产从“五五”到“七五”的发展速度和当前的生产潜力,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能的。首先,纵观我国花生从“五五”到”七五”的发展速度,“六五”期间年均总产比“五五”期间增长了210.4万吨,平均单产提高了35.5公斤;而“七五”  相似文献   

2.
一、“八五”时期成就的回顾 湖北茶叶自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来,特别是“八五”时期以来,生产发展很快,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名优茶大幅度增加,茶叶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1.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1995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73万亩,比“七五”末期的1990年增加58万亩,增长50.4%,其中投产茶园达105万亩,比1990年增加27.5万亩,增长35.5%;茶叶产量3.9万吨,比1990年增加9600吨,增长24%,茶叶产量在全国的位次,由“七五”末的第8位上升到第6位。 2.产值上升,效益明显提高。1995年全省茶叶总产值突破5亿大关,达到5.5亿元(按现行价),比“七五”末的1.88亿元,增加3.42亿元,翻了近两番;投产茶园平均亩产值514元,比“七五”末增加200多元,每年为国家提供财政税收5000多万元。 3.茶叶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名优茶大幅度增长。1995年全省名优茶产量达到9000吨,比1990年的1600吨增加7400吨,增长近4倍,名优茶在茶叶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6.5%上升到22%,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全省恢复和创制各种名优茶近百只。名优茶的发展,促进了茶类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全省茶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改革浪潮推动下,我国人民胜利地完成了“六五”发展计划,正以更稳健的步伐、以锐意改革的精神,迈入宏伟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去年上半年计划完成情况良好,人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产销两旺,市场活跃,“七五”旗开得胜,形势喜人。在这大好形势下,我国茶叶发展也取得巨大成就。“六五”茶叶总产量达198.3万吨,茶叶总出口量达60.97万吨,茶叶创汇12.5亿美元,国内销售量达73.09万吨,分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经济特产,也是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六五”期间,全国茶叶出口达60.97万吨,创汇12.5亿美元。进入“七五”以来,出口量持续增长,1987年出口近18万吨,收汇3.5亿美元,计划到1990年茶时出口创汇将达5.6亿美元。浙江是全国重点产茶省,1987年产茶11.75万吨,占  相似文献   

5.
1 现状 “八五”期间,柳州地区的蔗糖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全地区甘蔗有收面积65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41万吨,产糖23.2万吨。原料蔗比“七五”期间的最高年份1987年的102.3万吨增138.7%,产糖量增140.3%。“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地区种下甘蔗88.3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93万吨,产糖32万吨。甘蔗面积、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又比1991年分别增35.8%、24.2%和  相似文献   

6.
“七五”期间湖南棉花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91年植棉13.33万公顷,总产14.89万吨,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125公斤。期间共获奖13项,期末通过省级鉴定的新成果16项。1.棉花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由湖南省  相似文献   

7.
“八五”期间,柳州地区的蔗糖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全地区甘蔗有收面积65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41万吨,产糖23.2万吨。原料蔗比“七五”期间的最高年份1987年的102.3万吨增138.7%,产糖量增140.3%。“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地区种下甘蔗88.3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93万吨.产糖32万吨。甘蔗面积、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又比1991年分别增35.8%、24.2%和50.8%。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省一项大宗农副产品,也是全国重点产区,年产茶75000吨,收购49700吨,投放1.6亿元。其中红茶出口2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七五”期间规划提供出口茶叶15万吨以上。一、建立茶叶出口联营基地(点)的意义1.建立茶叶出口联营基地(点),可按照外贸出口需要合理安排茶叶生产(加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茶叶生产的情况 1985年以来,我国进行了茶叶购销体制改革,放开茶叶市场和价格(除边销茶外),给茶叶生产带来了生机,活跃了流通,出现内销、出口两旺。1988年全国茶园面积达1580多万亩,茶叶产量达54.54万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七五”计划(54.5万吨),茶叶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是全国重点产棉省,亦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常年植棉133万公顷左右,皮棉总产100万吨以上。“七五”期间,为发展棉花生产,棉花科技力量和设备条件不断加强和改善。棉花科研生产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将期间获奖及审定鉴定的主要棉花科研成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茶叶项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和涛 《茶叶》1995,21(4):6-8
本文对我国“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茶叶研究项目的19个课题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就“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的农业项目情况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2.
“七五”期间,新疆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总产持续提高,年均植棉35.7万公顷,年均总产30.3万吨。1990年棉田面积达42.7万公顷,每公顷1035公斤,总产超过50万吨。棉花科研生产均取得丰硕成果,培育新品种10个,获得省级奖励13项。现将获奖及审定鉴定的棉花成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密植速成”茶园的推广闽东茶区,建国四十多年来,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全区茶园面积5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40万亩,1991年茶叶产量达17721吨,茶叶产值达14193万元。茶叶成为闽东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4.
浙江茶情(4)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06,32(4):243-245
1“十五”浙江茶叶产业取得骄人业绩“十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单位面积产出、茶叶出口均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31万亩)比2000年(193.3万亩)增加37.7万亩(增19.5%),2005年茶叶产量(14.4万吨)比2000年(11.6万吨)增2.8万吨(增24.1%),2005年茶叶产值  相似文献   

15.
(一) 茶叶是农产品中率先放开的产品,已于1984年实行了产销见面,价格放开,随行就市。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给茶叶生产和销售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年来,出现了产销两旺、供需基本平衡、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局面。1993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60万吨,比茶叶放开前一年的1984年增长44.75%,比1978年的26.8万吨增长一倍多,出口20.14万吨,创汇3.4亿多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30%和83.2%。1994年预计产茶约57万吨,比上年减产5%, 近几年来,各地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茶叶,在茶树良种、开发名优茶和机械化采茶方面有了较大发展或重大突破。 1.推广无性系良种,提高茶田素质是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七五”以来,农业部在12个产茶省区与地方联合投资建立了省级茶树良种场,全国已建国家级、  相似文献   

16.
1987年10月7—8日,国家机械委员会工程农机局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了茶叶机械技术发展座谈会。到会的有全国茶叶主产区安徽、浙江、四川、云南、江西等省23个科研、生产、教育,推广应用单位的32名代表和专家。会议听取了安徽省农机研究所起草的《“六五”期间我国茶叶机械科技进步进展和“七五”发展设想》及《茶叶机械“七五”后三年主要科研、新产品项目表(讨论稿)》。以此为中心。代表们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节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茶叶是我省最具优势的农产品之一,“十五”期间,在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实施精品、名牌、绿色与文化战略和良种化、无公害化、茶厂优化改造等工程实施,我省茶叶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产业发展现状2004年全省共有72个县(市、区)产茶,茶园总面积14.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3.87万吨,产值40亿元。其中名优茶4.78万吨、产值37.18亿元。全省有茶叶市场167个,年交易量达4.78万吨,交易额达30亿元。2004年全省茶叶出口16.44万吨,创汇2.42亿美。2004年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为4.8万公顷,良种率为32.58%。全省已有177个基地的4.…  相似文献   

18.
刍议湖南茶叶跨世纪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刍议湖南茶叶跨世纪发展战略袁通政(湖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长沙·410005)1前言湖南茶叶利用,始于汉盛于唐。在农村经济及农业创汇中占有一分重要的地位。“七五”期间茶园面积稳定在10万余公顷,年产茶7.0万t以上。产销量最多的1988年。全省茶园10...  相似文献   

19.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宜昌三峡茶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突破性发展多种经济的优惠政策,使茶叶逐步成为宜昌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茶叶“562”工程,(即亩产茶50公斤,名优茶总量达到6000吨,实现税收2000万元),印发“宜昌市茶叶产业化实施意见”,有力的促进了茶叶的大发展、大提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又把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全面推进茶叶“七化”建设,加快实现“七增”目标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致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名优茶是名茶和优质茶的统称,它包括进入流通领域的茶叶优质商品和名牌商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名优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7万吨,占茶叶总产量3.3%,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9.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15.9%;200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4.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1.1%,产值55.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2.2%;2005年全国名优茶产量23.0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6.4%,产值111.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2.0%。名优茶生产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优茶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