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永君 《中国家禽》1999,21(5):24-24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土壤含硒量在0.04~0.08μg/g,饲草料含硒量≤0.05μg/g,属严重缺硒地区。蛋鸡硒缺乏症发病率达25%,肉仔鸡发病率为65.8%,致死率均为100%,对养鸡业威胁很大。为了探索在缺硒地区有效地防治硒缺乏症,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浴湿法消化,以Pd(NO3)2-TritonX-100作为基体改进剂,应用Zeeman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肝组织硒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肝组织经水浴湿法消化测得的硒 含量与消化测定结果基本一致(P〉0.05),相对标准偏差为1.11%,回收率为95.80%~100.40%。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硒的检测限为5.0ug/L。  相似文献   

3.
母畜不孕症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畜不孕症的辨证施治丁兆基(甘肃省镇原县畜牧兽医站744500)据笔者1990年在镇原县屯字家畜改良站对大家畜不孕症的临床观察,其发病率为8%左右。其中黄牛不孕症的发病率为7.5%;马类家畜的不孕症发病率为9%。根据中兽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用中草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发现的雏鹅传染病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1993年以来,四川省一些地区的3-30日龄雏鹅发生一种传染病,死亡高峰期10-18日龄,发病率30%-100%,死亡率25%-75%有时可高达100%,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曾有很多相似之处。利用原代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及蚀斑克隆技术从不同地区分离到10株病毒,分离病毒呈球形成椭圆形,无囊膜,直径70-90mm,不凝集鸡,鸭,鹅,鸽,黄牛,水牛及猪的红细胞,对氟仿不敏感,56℃作用3-5h不影  相似文献   

5.
颞窝皮下注射左旋咪唑治疗牛眼虫病牛的眼虫病,又称为侵袭性结膜—角膜炎,是皖北地区耕牛常见的眼病之一。近年来,笔者用颞窝皮下注射左旋咪唑的办法,治疗眼虫病牛53头(黄牛48头,水牛5头),治愈率100%。其中用药1次治愈的52头,占病牛总数的98.1%...  相似文献   

6.
硒和维生素E与仔猪水肿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心如  杜干英 《养猪》1996,(1):36-39
硒和维生素E与仔猪水肿病张心如,杜干英(四川省新津县畜牧局,611430)水肿病是我国目前危害仔猪的重要疾病,发病率从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几十不等,致死率高达80%一100%。本病分布极广,欧美、亚非洲都有发病。前苏联发病率1.1%~36.7%,有的农场...  相似文献   

7.
猪煤烟污染型硒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1989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宣恩县杉砣村、巴东县南潭村的猪相继发生以脱毛、脱蹄为主要症状的中毒病,发病率为27.3%,病死率为75.3%。调查发现,处于高硒地区的这两个材的农民有用高硒石煤煤烟熏土壤作肥料的习惯,致使土壤本含量增加数十倍,导致农作物及饲草含硒量成倍增加。经测定,用石煤煤烟熏土12h后,土壤总硒量增加14倍;在烟熏了3h的农田种植油菜,仅53d其含硒量较对照组增加36.4%,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综合防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Shanks(1938)报告1932年在爱尔兰发现仔猪水肿病以来,该病广泛分布于欧美亚非的养猪国家地区。前苏联发病率1.1%~36.7%,有的农场高达60%,致死率100%。日本发病率1%,致死率80%~100%。美国的发病率4%~40%,致死率9...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广东省某犬场爆发了疫病,不断发病死亡,双经抗夹心酶标法,猪红细胞凝集与凝集抑制试验以及显微镜检查,确诊为犬细小病毒与狭头钩虫混合感染。该场有大小犬205只,在42天内发病120只,死亡103只,总发病率58.5%,致死率85.8%,其中以3~5月龄的幼年犬和青年犬最为严重,发病93只,死亡86只,发病率100%,致死率92.5%,而成年种犬发病27只,死亡17只,发病率41.5%,致死率  相似文献   

10.
对216只感染传播性性病性肿瘤犬的病例报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发病率稍高于秋、冬季。母犬发病率高于公犬。病犬年龄多在1-5岁(71.7%)。所有病例用外科手术疗法或注射硫酸长春新碱治疗(0.5mg或1.0mg,静脉注射1-4次,间隔一周注射)。在手术治疗的83只犬中,18%的病例肿瘤复发,然而81只用长春新碱治疗的犬在3-5周内100%症状减轻而没有复发,在43.2%的病例出现副作用,如哎  相似文献   

11.
微分脉冲催化极谱法测定乳牛全血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273A型电化学分析系统,根据SeSO32--KIO3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用微分脉冲催化极谱法测定了奶牛全血痕量硒。此法最低检出极限0.1μg/L,线性范围0.5~5.0μg/L,回收率92.60%~103.00%。硒标准溶液和饲料重复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和2.2%。奶牛全血硒的测定值符合饲料梯度添加试验,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甘肃静宁一些地区发情季节可繁黄牛普遍出现的不发情症状,随机选取50头适繁黄牛,应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进行授精,并补充亚硒酸钠维生素E,共有36头受胎,受胎率达到72%。结果显示,应用同期发情技术可提高黄牛受胎率,为应配黄牛在繁殖季节能够适时发情配种,解决空怀难题,提高黄牛受胎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受体黄牛490头,随机分成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VADE、HCG和饲料中增加5%能量与蛋白质的试验组。结果显示: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索V。、HCG能明显提高受体黄牛胚胎移植的受胎率,其受胎率分别为57.1±2.45%、58.3±1.61%和59.2±3.13%,与对照组(受胎率为48.3±2.33%)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常规饲养条件下,饲料中增加5%能量和蛋白质其受体黄牛的胚胎移植受胎率分别为54.9±3.57%、47.6±1.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受体牛的子宫黄体生理状况A级与B级,移植受胎率分别达到55.8%和45.9%,而C级的移植受胎率仅为6.7%。  相似文献   

14.
1998年8月上旬,我县某乡中有8个村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牛流行热,发病538头,死亡12头,死亡率为223%。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疫情发生期间,笔者会同当地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对病牛进行了临床诊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100%。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这次疫情出现期间,天气闷热、潮湿。发病总头数为538头,其中黄牛386头,占717%;水牛152头,占283%。在笔者出诊前已有10头黄牛、2头水牛发病死亡。病牛多为3—4岁,正在吃乳的犊牛也有发生,5岁以上的牛则少…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血清中牛病毒性腹病(BDV-MD)病毒抗体的双抗体夹心阻断ELISA,并用其检测了长春地区293头奶和262头黄牛的血清。结果,奶牛的阳性率为54.9%,黄牛的阳性率43.5%。本文法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抗体方法。可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216只感染传播性性病性肿瘤(TVT)犬的病例报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发病率(57.9%)稍高于秋、冬季(42.1%)。母犬发病率(68.5%)高于公犬(31.6%).病犬年龄多在1-5岁(71.7%)。所有病例用外科手术疗法或注射硫酸长春新碱治疗(0.5mg或1.0mg,静脉注射1-4次,间隔一周注射)。在手术治疗的83只犬中,18%的病例肿瘤复发,然而81只用长春新碱治疗的犬在3-5周内100%症状减轻而没有复发。在43.2%的病例出现副作用,如呕吐、腹泻、厌食和体温升高。本研究表明,在治疗犬的TVT病中,长春新碱效果优于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养殖场建于1993年8月,原有北极狐100只,经二年的繁殖增加至150只,生产情况一直正常,从1996年9月开始用粗盐腌制晒干的干裸鱼作基础日粮饲喂(配料:腌鱼60%、玉米35%、蔬菜5%),18日饲喂,22日发病,发病突然,发病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鹅源禽副粘病毒GPMV/QY97-1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对新近分离到的鹅源禽副粘病毒GPMV/QY97-1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121~250nm,表面有纤突,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血凝反应能被I型禽副粘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由此初步判定该病毒属于I型禽副粘病毒,该病毒人工感染1、14、28、48日龄的鹅,发病率均为100%。致死率分别为100%、87.5%、62.5%、12.5%;人工感染25日龄的鸡,发病率和致  相似文献   

19.
在农养舍饲和不改变基础日粮的条件下,用含N35%的金维蛋白-I(羟甲基脲)作蛋白质补充料,对20头成年盘江黄牛(♂)作分组肥育试验。试验组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金维蛋白100g;试验组Ⅱ添加150g,全取代日粮中菜籽饼175g;试验组Ⅲ不添加作为对照组。结果日增重分别为1007.14、941.48和830.56g。Ⅰ组和Ⅱ组分别比Ⅲ组提高22.95%和15.87%;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干物质总量分别为7.52、7.93和9.01kg,饲料成本分别为5.02、5.30和5.81元,Ⅰ组和Ⅱ组比Ⅲ组单位增…  相似文献   

20.
民和县满坪地区2007—2008年共实施黄牛冷配改良541头,共接诊黄牛不孕牛145头,占人工改良数的26.8%。满坪地区黄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内膜炎、卵巢静止两种,分别占不孕的58.62%、25%;该区黄牛改良中大部分为本交,而人工授精的黄牛只占20%左右。加强人工授精工作和早期诊治母牛产科疾病,是防治黄牛不孕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