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快养猪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有关指示,张掖地区行政公署作出十条规定: 1.大力发展养猪专业户和重点户规定每年给国家交售10头以上商品猪的农户为养猪专业户;交售5—10头的农户为重点户。采取签订经济责任书的办法,落实到乡、村、户,今年内全区计划发展5千个养猪专业户;扶持一批重点户。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息烽县蚕桑业发展的背景及优势,阐述了蚕桑业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蚕桑业的目标;提出了构建县、乡、村3级服务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与推广栽桑养蚕新技术,多渠道延长蚕桑产业发展链条,多方扶持农民发展蚕桑产业和实施品牌战略等息烽县发展蚕桑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湖北畜牧兽医》2009,(5):29-29
云南省曲靖市为了进一步加快生猪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生猪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畜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良种、统一培训、统一饲养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的要求,实施生猪产业“三百工程”建设,扶优、扶强、扶产业,即全市每年重点扶持100个村,每村重点扶持100户.每一个重点户出栏肉猪100头以上,每年新增出栏肥猪100万头以上,实施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投入、集中帮扶、连片推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大力倾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我省实施整村推进畜牧业养殖项目,小规模、适度养殖在东部农村整村进行,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养殖格局,极大的扶持了农村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前提的养殖业发展,而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尤为迅速,成为农村社会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在家庭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等污物所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调控各种综合措施,探讨粪便、污水…  相似文献   

5.
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郊地区,仍然有贫困户存在。有的是因为缺劳少力,久病不愈;有的是孤寡老人,无依无靠;有的是思想愚昧,不善经营而致贫。要针对不同的致贫因素,采取帮助就业、技术指导、输血扶持等措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6.
凌虹  朱燕 《中国乳业》2012,(6):19-21
重庆市的奶牛养殖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乳品加工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乳品消费市场潜力大,奶业的各个环节发展不平衡。重庆市奶业还存在着奶牛产量低,效益差,一体化水平不高,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重庆市可以从几个方面促进奶业发展:多种模式发展奶牛养殖业;改良品种;发挥本地乳品的优势;实现草畜配套发展;出台更多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山东省郯城县胜利乡田窑村村民在晾晒杨木板。近年来,郯城县在大力发展杨树丰产林生产的同时,通过政策支持、经济扶持、产业带动大力发展板材加工业,现已发展起规模板材加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同心县按照“生态优先、草畜主导、科技兴牧、畜牧强县”的发展思路,以“百村万户”养殖工程为抓手,坚持“宜草则草、宜畜则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发展以种草养畜为主的畜牧业,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科技支撑、信贷扶持、项目带动”的方式,始终把发展草畜产业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取得的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根据对全县不同地区农户饲养管理条件下,黑×黄母牛的生产现状调查及泌乳性能对比分析,寻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尤其是产奶量方面存在差距的症结所在。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尽快缩小差距,提高群体生产水平,促进全县奶改工作及经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发展农村牧区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举措,是以嘎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村牧区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农村牧区产业建设、农牧民增收和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深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在认真总结自治区一村一品的发展状况、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内蒙古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养猪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2013年全市生猪产业产值5.916亿元,占畜牧业产值11.36亿元的52.3%。近年来,随着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及各类资金的投入,养猪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繁荣景象,但仍然面临科技利用率低、产业组织不畅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开远市生猪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在羊街乡黑泥地村实施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农技推广单位+基地+专家团队+农技人员+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农民”模式为主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农村生猪产业的状况、特点、薄弱环节,阐明了制约我市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技术问题,分析当前生猪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提出养殖地方特色品种滇南小耳猪以降低市场风险的对策建议,通过基地建设总结新形势下发展养猪业的思路、途径及采取的措施,将对全市生猪产业的经济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咨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畜牧生产中的放牧方法在生物学和经济上的稳定性依赖于牧草生长的数量、质量和季节状况间的长期平衡,以及牲畜对牧草的不同需要。在放牧方法中有关家畜的营养问题不断产生,因为,当前牧草的供应与家畜的需要是不平衡的。在放牧中,为了尽量减少营养不平衡对生产力的不良影响,采用经济有效的营养管理要比在舍饲中更困难,且同样需要了解有关饲料摄入量、饲料含能量、营养物质量和使畜牧生产达理想水平的饲料需要量。  相似文献   

13.
《湖北畜牧兽医》2020,(1):38-38
近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和青海省财政厅共同印发了《关于支持做好生猪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当前生猪生产面临的特殊困难,采取特殊支持措施,加大对生猪养殖场(户)的政策支持力度,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保障市场供应。根据《通知》,青海省将按照“分类发展、优先扶持、重点支持”的原则,大力支持生猪养殖场(户)、产业园等新建和改扩建,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在全省重点扶持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支持在西宁市、海东市建设农牧循环生猪养殖产业园,吸引愿意重建续养的养殖场(户)入园养殖。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3月14日,靖西市召开2017年第二季度党建重点工作部署会,对《关于推进村级集体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进行全面部署。据了解,从3月份起,靖西市将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企业主导、村为主体、农户(贫困户)参与、多方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龙头企业+股份公司+农户"的养殖扶贫模式,从全市2016年脱贫出列的27个村和2017年计划脱贫出列的55个村中,选择  相似文献   

15.
遵义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作物秸杆是草食家畜牛、羊的重要饲草料,近年来遵义市从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出发,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努力构建和谐生态环境,采取多项措施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扶持力度,秸秆利用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效果明显。现将遵义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状况报道如下。1遵义市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遵义市地处贵州北部,冬无严寨,夏无酷暑,雨  相似文献   

16.
在1989年2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会议指出,国家用于扶贫的资金不减少,今明两年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打好解决温饱问题的攻坚战,同时扶持已越过温饱线的贫困县实现从扶持千家万户解决温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缙云县大源镇人民政府出台相关农业扶贫政策,对蚕桑、茶叶等产业进行苗木款补贴扶持,广大农户积极发展蚕桑和茶叶基地。但部分农户发展计划受耕地面积限制,又不愿失去扶持机会,有些村就出现了桑、茶间种现象,例如大源镇小章、余溪、岭头等村。桑、茶间种农户发展之初,普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数据、实际牲畜量等资料和已有的研究结果,计算了2000~2012年呼伦贝尔草原区各植被亚区产草量、载畜量及超欠载率,并结合降水数据分析影响各植被亚区草畜平衡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2年呼伦贝尔草原各植被亚区草畜平衡状况差异较大,产草量的差异是驱动各植被亚区草畜平衡呈现不同状况的主要原因;在典型草原地区,降水量是草地草畜平衡的主要驱动因素,单纯以控制牲畜数量的方式很难实现长期的草地草畜平衡。基于时空异质性综合考虑不同驱动因素影响下的草原区域的特点,并采取相应调控方式,更有利于保证不同草原区的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19.
周爱军 《中国乳业》2004,(12):22-23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人们往往把农业龙头企业视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便认为是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的是“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模式,在政府看来,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生产,将带动企业周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还专门发文、专项拨款扶持龙头企业,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现实中真的能使公司和农户双方双赢吗?我们能否从下面的事例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据业内人士透露 ,浙江省将以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资源 ,不搞“小而全” ,采取组建饲料集团的做法 ,扶持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同时通过行业引导调整生产能力的空间布局 ,最终在各经济区块内形成少数几家大中型主导企业 ,以利于全省地区间饲料生产的平衡发展 ,促使全省饲料工业的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的整体相适应。业内人士认为 ,在“做大”企业的同时 ,不断创新、加快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是浙江省饲料工业的出路。专家指出 ,饲料生产企业要针对该省饲料粮严重匮缺的现状 ,主攻节粮型新饲料源的研究开发 ,并发挥该省科研力量雄厚、研究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