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鹊山村岩溶深井新建项目,是一项扶贫开发工程,年取水量2.0万m3,取水保证率可达95%。其建设,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扶贫攻坚和保证饮水安全。经多方面论证,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开发与扶贫政策,水源有保证,取水、用水量合理,取水对当地其他用水、退水、地下水位、水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等不会造成重大影响,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可行的。建议加强项目区的节水宣传教育、取水管理、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管网设施设备的维修与维护,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普明集中供水工程,是2004年岚县实施的一项重要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主要解决当地12个村、14 000余口人、1 500余头大牲畜的用水和普明工业园区用水。工程由水源工程、水厂枢纽工程、输配水管理工程和其他附属工程组成。取水水源为沿普明河滩地新打的9眼水井,以袭夺地表径流的方式开发利用地表水,初期取水规模为145万m3,现状取水规模为350万m3。通过对普明河地表径流与基流的计算,分析了供水的可靠性和取水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养殖场沼气工程商业化集中供气补贴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成本高、直接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沼气集中供气商业化发展。该文采用成本定价法,通过对不同供气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投资机会成本进行分析,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规模为100户时,户均投资达到1.79万元/户,当供气户数规模提升到1 500户时,户均投资仅为0.41万元/户,根据平均成本U型曲线,供气户数达到800户以上后,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规模逐渐接近于沼气工程最优规模点。按照供气成本计算出供气100户,补贴价格为4.73元/m3;供气200户,补贴价格为2.98元/m3;供气800户,补贴价格为1.63元/m3;供气1 000户,补贴价格为1.51元/m3;供气1 500户,补贴价格为1.42元/m3。分析出不同规模养殖场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供气规模小,补贴成本就越高,供气规模大,补贴就越低,集中供气工程供气达到1000户以上规模时,基本接近于最优供气规模点,补贴价格趋于平衡能实现盈利。建议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前端补助与终端用气补贴相结合补贴方式,并提出集中供气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4.
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建设工程中的路基修筑、隧道开凿、取土弃渣均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对铁路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工程为例,通过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评价模型来定量分析、评判该工程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值为0.21,仅为全国铁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平均水平的70%,这表明与传统铁路建设工程相比,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工程单位长度占地面积(3.19 hm2/km)及影响面积(0.17 hm2/km)较小、工程单位长度总土石方量(7.00万m3/km)较少、工程单位长度水土流失总量(343.85 t/km)不大、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较高(0.916)。  相似文献   

5.
南方暖湿地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鹤山市沙坪河生态环境需水为研究对象,从河流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到的生态环境需水问题出发,提出了暖湿地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的方法,并计算了各项生态环境需水的数量和比例。其中: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0.79 m3/s;水面蒸发需水量0.05 m2/s;输沙需水量0.70 m3/s;稀释净化污染物需水量1.10 m3/s;水土保持需水量1.00 m3/s。沙坪河生态环境需水总量3.64 m3/s,总生态环境需水量约占地表径流总量的38.6%,成果可用于水资源规划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高含固率秸秆和牛粪混合物料发酵产甲烷工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该研究针对高含固率纤维质物料难以连续厌氧发酵、甲烷产率低的问题,利用所研制的一套能连续进出料、具有高有机负荷承载力的新型反应器,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通过调控搅拌强度和投料强度在反应器内建立了"分区发酵"体系,比较了3种高含固率(10%、15%和20%)物料在不同有机负荷下的甲烷容积产率,系统研究了物料含固率、搅拌强度和投料强度对"分区发酵"体系形成功能分区的高度、各功能区的pH值和甲烷容积产率的影响,旨在为纤维质物料产甲烷提供高效的发酵工艺和可靠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含固率为10%和15%的反应器,甲烷容积产率随有机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甲烷体积分数稳定在52%左右,二者在有机负荷分别为13.44和20.17 kg/(m3·d)时,甲烷容积产率最高,分别为1.62和1.66 m3/(m3·d),在有机负荷分别为20.17和30.0 kg/(m3·d)时,甲烷产量明显下降;含固率为20%的反应器,甲烷容积产率随有机负荷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且较低(0.98 m3/(m3·d)),当有机负荷达到30.0 kg/(m3·d)时,发酵体系酸败,甲烷产量明显下降。双因素优化结果表明,当物料含固率为10%和15%、搅拌强度为6~12 h/d、投料强度为6.5~10 d时,发酵体系可形成高效的酸化区和产甲烷区,二者的高度之比为1.1~1.6:1,甲烷容积产率可达1.63~1.69 m3/(m3·d)。综上,该反应器可实现含固率为10%~20%的纤维质物料连续进出料,并在含固率为10%和15%时能高效、稳定地产甲烷,通过调控搅拌强度和进料强度能提高其甲烷容积产率。该发酵工艺有规模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龙门供水工程是柏叶口水库向交城县供水的配套工程,取水口设在西社镇沙沟村上游的龙门口,以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取水规模为1 800万m3/a,其中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1 100万m3/a,农业灌溉700万m3/a,设计供水流量1.3 m3/s。供水管线全长32.434 km,其中输水隧洞长9.4 km,断面为城门洞型,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详述了隧洞混凝土衬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鲜水葫芦与其汁液厌氧发酵产沼气效率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开发高效处理水葫芦的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该文在35℃中温条件下,分别以鲜水葫芦和经固液分离的水葫芦汁为发酵底物,应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2套完全混合搅拌反应器(CSTR)进行了厌氧发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水葫芦为底物直接进行厌氧发酵,最大容积负荷为2.0kg/(m3·d),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为267mL/g,容积产气率为0.61m3/(m3·d),滞留期为27d,平均甲烷体积分数为58%,而以水葫芦汁为底物,COD(化学需氧量)容积负荷可达6.0kg/(m3·d),原料(COD)产气率为231mL/g,容积产气率可达1.4m3/(m3·d),平均甲烷体积分数为66%,滞留期仅需2.4d,COD平均去除率达85%,MLVSS(挥发性悬浮物浓度)平均去除率可达88%。因此,对水葫芦进行固液分离,以水葫芦汁作为厌氧发酵原料可大大提高处理效率,为水葫芦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全量贮存及肥料化还田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推进粪污全量贮存和肥料化还田模式在规模化奶牛场的应用,该研究以存栏500头规模奶牛场为例,分析了粪污收集量、贮存工艺与设施和粪肥还田等内容,提出了粪污贮存池设计容积和粪肥还田配套土地面积等参数。结果表明:奶牛粪污全量收集量为17.33 t/d,全量贮存设施分为舍内贮存池和舍外贮存囊2种。单个舍内贮存池尺寸为85 m×12 m×2 m(长×宽×深),粪污存储期9个月,所需贮存池数量为5个,总容积10 200 m3;舍外贮存囊占地尺寸为90 m×30 m(长×宽),深2.2 m,总容积5 615 m3。粪肥全部还田所需土地面积与种植作物类型和种植制度相关,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和水稻(1年2熟)时,需配套土地分别为248.4、400.6、122.8和127.0 hm2。粪肥还田成本为10.37万元/a,全部还田可节省化肥22.8万元/a,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2.43万元。  相似文献   

10.
龙门渠引水工程是为解决交城县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用水而拟建的引水工程,主要组成为取水枢纽和输水管线,线路总长度31.474 km,引水流量1.3 m3/s,年引水量1 800万m3。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扰动原地貌,破坏水土保持设施,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据预测分析,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输水管线和弃渣场,故对其采取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方案,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