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通过病毒提纯、电镜观察、病毒核酸性状鉴定、病毒蛋白测定、血清学反应、品种感染性及理化因素处理等方法对广东蚕区采集的家蚕浓核病病毒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广东家蚕浓核病病毒为直径20nm左右的球状粒子;病毒核酸为单链DNA;顺德株病毒蛋白有6个亚基,南海株病毒蛋白有4个亚基;其它理化性状均与中国株DNV相似。因此认为,广东蚕区发生的浓核病病毒亦属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浓核病毒属(Densovirus)。但顺德株病毒除有直径20nm的粒子外,还观察到有直径较小的球状粒子,病毒蛋白构成与中国株DNV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广东各株浓核病病毒对高温、甲醛、漂白粉、石灰浆等的耐受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剖取浓核病蚕的新鲜肠组织,在pH7.2的磷酸级冲液中捣碎,经用氯仿反复抽提澄清,硫酸铵盐析,结合3000r/min常温低速离心分离纯化本病毒,得到了紫外吸收高峰260nm、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纯净的病毒悬液,将此病毒液制备抗血清,得到了效价在1024特异性强的抗血清.用此抗血清对浓核的病蚕进行各种早期诊断时,免疫双扩散、对流免疫电泳法,一般在感染后24—36小时检出,间接荧光抗体法12—24小时就能检出.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早的特点,在当前富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用酶标组化法中的PAP法同时对DNV(DNV-1)和IFV感染的家蚕中肠切片进行经日比较观察,发现两病毒在中肠各区段的寄生先后与感染细胞数、靶细胞与细胞内定位点、开始增殖的位置、受染细胞的膨大区域及膨大方式和病势的进展上均存在不同。DNV对家蚕中肠各区段同时寄生且感染细胞数同步增长;寄生部位为中肠圆筒形细胞的细胞核;并首先在靶细胞核的近肠腔部分开始增殖;受染细胞的核膨大,膨大方式为由内向外呈同心圆方式扩展,最后核充满整个细胞,病势与IFV相比较快。IFV与DNV不同,一开始仅感染中肠前部,感染细胞数中肠前部多于中肠后部,寄生部位为中肠杯形细胞的细胞质,并首先在靶细胞的近空泡附近的细胞质处开始增殖;受染细胞的质膨大,膨大方式为由外向内呈同心圆方式扩展,最后空泡消失;病势与DNV相比较慢。 相似文献
7.
家蚕抗浓核病育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食病毒的方法,对200个家蚕品种进行了抗浓核病调查,发现28个抗病品种,并从秋丰、白玉中选育出抗浓核病品系黑抗、白抗;进而把眼纹全黑基因(bl)导入抗病个体,第15染色体上同时具有抗浓核病基因(nsd-Z)和斑纹基因眼纹全黑(bl),从而育成了带斑纹标志的家蚕抗浓核病育种材料D01、D02。创建了利用斑纹基因作遗传标记,不用添毒的抗浓核病品种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我们利用制作DNA限制图谱和核酸分子杂交的方法对BmDNV中国(镇江)株核酸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其DNAⅠ和DNAⅡ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BmDNV中国(镇江)株可能是由两类不同的DNV病毒粒子组成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1.
家蚕抗浓核病近等基因系及其RAPD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抗浓核病的蚕品种东 3 4 (rr)与感病的品种菁松 (RR)杂交 ,再以菁松作轮回亲本 ,进行回交育种。由于家蚕抗浓核病基因表现隐性 ,因此 ,用测交添毒选择方法保留抗病基因 (r) ,通过回交 5代和自交一代的选择培育获得了抗浓核病的近等基因系菁东。对 2个品系及抗病亲本用 5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完成了家蚕对浓核症病毒中国(镇江)株不感受性基因(nsd—Z)的连锁分析。杂交实验表明nsd—Z基因同第15连锁群16.9处的腹白卵(Se)连锁。即nsd—Z基因位于第15连锁群。 相似文献
14.
<正> 养蚕中流行的家蚕浓核病,是造成蚕茧歉收的原因之一。本病是由家蚕浓核病病毒(BmDNV)感染蚕体后引起发病的,这种病毒是一种没有包涵体的昆虫病毒,与过去报导的传染性软化病病毒(IFV)不同,浓核病病毒为直径21nm的球状粒子,病毒核酸为单链DNA,侵入家蚕中肠,在园筒细胞核内形成病毒粒子,而传染性软化病病毒为单链RNA,直径约27nm的球状粒子,侵染家蚕中肠杯状细胞,在细胞质内形成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本文介绍了有关家蚕浓核病病毒的特征及分类,复制机制,病理作用以及家蚕浓核病征、诊断、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并介绍了家蚕对三种浓核病病毒的抗性机制,提出防治家蚕浓核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选育抗浓核病蚕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 本实验用提纯的家蚕浓核症病毒DNV体外感染油桐尺蠖卵巢细胞系(BS—484),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家蚕浓核症病毒的感染和增殖,并摸索了家蚕浓核症病毒体外感染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