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已成为云和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品种不断增多,栽培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种食用菌生产机械、食用菌生产专用物资的使用量、使用率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县在2003年,栽培各种食用菌6000万袋,栽培品种有香菇、黑木耳、杏鲍菇、金针菇、草菇、平菇、鸡腿菇等10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温室大棚立体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空间资源及其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对土地及其它资源的利用率,并利用有利的环境促进食用菌生长,提升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本文阐述了几种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及其要点,旨在为大棚食用菌的栽培选择及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栽培食用菌的农户都清楚,食用菌生产中成功与失败关键在菌种,生产中投入最大、种植户最担心的也是菌种。显然在食用菌生产中选择什么样的菌种接种栽培食用菌,是能否获得食用菌优质优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菌糠是食用菌生产的副产物,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并保护环境.介绍食用菌废弃菌糠在食用菌栽培、饲料、肥料、能源材料等方面的循环利用现状,以期为实现资源良性循环、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生产的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食用菌的需要逐渐增加,对食用菌而言,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一般属于一年生长一次,具有季节性。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打破传统的栽培性质,起到调节食用菌的上市时间、满足鲜菇供求数量。但实际食用菌的生产基本是靠农民家庭式的生活,这种规模小及技术含量低,最终得到的效益低于预期值。因此,太多的食用菌在发展过程就夭折,需要深度的了解食用菌工厂化的生产、销售成果以及效益现状来解决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的问题,并得到相应的对策来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的栽培手段。  相似文献   

7.
徐子涵 《河北农机》2023,(13):121-123
自我国政府推动农业产业的结构转型以来,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食用菌产量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的70%,成了农业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用菌带来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农业产业中越来越。但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以往人们关注产量而现在人们对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性更加看重。本文阐述了食用菌的安全栽培技术要点以及香菇、金针菇、灵芝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通过对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展开分析,了解到目前食用菌生产栽培现状,并针对食用菌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旨在为食用菌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食用菌生产服务的机械也不断得到推广使用.下面介绍几种食用菌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在平泉县已发展成为富民立县的支柱产业,被农业部、中国食用菌协会等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食用菌绿色生态基地”等称号。由于食用菌栽培是正、反季栽培及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因此,病虫害周年发生,为产出绿色食用菌,平泉县总结出一整套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河池市是广西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产业主要以香菇、平菇、黑木耳等为主,是河池市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目前全市农民栽培食用菌方式大都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加上受自然条件约束,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成本高,致使食用菌栽培经济效益不佳,极大地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发展。为了提高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水平,调动农民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2016年,河池市农机局与天峨县农机局在扶贫联系点天峨县八腊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每年栽培食用菌产生的废菌棒多达40几亿袋,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福建省食用菌的种类及栽培方式、废菌棒综合利用现状及废菌棒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对废菌棒综合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接种是食用菌菌种生产和栽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无菌操作下完成,是一项用工量最大、最易使培养料感染细菌的一道工序,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生产的产量和品质.接种箱是接种工艺过程中一个重要设备,是供菌种分离和移接的专用操作箱.传统接种箱存在占地面积大和不易移动等缺点.为适应我国中小型食用菌生产单位和用户,设计了一种折叠式接种箱,具有结构简单、轻巧、制造成本低、便于移动作业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特点,满足了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其产量和产值连年快速增长,产量从1978年的5.8万t,发展到2018年的3 842万t。袋栽食用菌是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栽培方式,已占我国食用菌栽培总量的70%以上。但目前袋栽食用菌关键技术装备相对滞后,以分散的农户种植模式为主,该模式制约了袋栽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的技术进步。该文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及其关键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借鉴日本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提出发展袋栽食用菌产业装备技术研发的亟需,及现阶段我国袋栽食用菌以“培养中心”模式为主向规模化和标准化过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1目的与技术结果简介近年来,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大豆和小麦等农产品价格持续攀升,使得畜禽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寻找替代原料、降低饲养成本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市食用茵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糠,菌糠是栽培各种菌类后剩下的废弃物,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菌体蛋白”之称,是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理想补充饲料,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获得快速发展,表现出规模大、发展快、质量优的产业特色,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食用菌之城",被国际食用菌协会授予"世界黑木耳之都"称号,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产业机械化日益重要,纳入购机补贴目录的呼声越来越高。一、必要性分析1.食用菌产业现状据牡丹江市食用菌协会和牡丹江市供销合作社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该市食用菌栽培规模达23亿袋(块),产量109万吨(鲜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食用菌栽培工艺流程及菌包生产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提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食用菌的制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种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生产的成败和产品质量的优劣及产量的高低.食用菌的菌种可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母种由分离或转管而来;原种由母种扩大繁殖而来;栽培种由原种扩大繁殖面来.菌种生产工艺流程如下:一、菌种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培养食用菌的营养基质.培养基中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碳原、花源、无机盐类、水分等营养物质和适宜的酸碱度.根据培养基的物质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用天然的有机物及动植物组织浸出液制成.半合成培养基,是根据菌丝生长需要,在天然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有机物制成.合成培养基,是用已知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8.
<正>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栽培食用菌的好材料。秸秆基料化技术主要利用秸秆来生产食用菌。秸秆食用菌生产技术包括秸秆栽培草腐菌类技术和秸秆栽培木腐菌类技术两大类。草腐菌主要有双孢蘑菇、草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等,木腐菌主要有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发展,食用菌的栽培料——棉籽壳身价倍增,致使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下降。而利用麦秸、麦糠等来源广、价格廉的材料栽培平菇,则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栽培料的配方及处理方法。配方一:麦秸屑57%、豆秸屑29%、麸皮3%、玉米面7%、石膏和复合肥各1%、浓度为  相似文献   

20.
根据食用菌培养料装袋的工艺要求,利用仿生学原理,在研究食用菌培养料理化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培养料机械特性的一种仿生装袋机,使整机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仿生装袋机的研制符合中国现阶段食用菌栽培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要求,而且具有原理新颖、结构简单紧凑和作业性能好的特点,可提高功效4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