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在减施肥料基础上优化施肥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常规施肥模式与减量施肥模式相比较,以生物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为优化施肥技术手段,考察优化施肥技术对减量施肥处理的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肥料减施和高产高效的优化施肥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2.
机械侧深施肥对机插晚稻产量及农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稳定性肥料的侧深施肥技术对机插晚稻产量和农学性状的影响,试验以甬优1540为材料,设置空白对照、中量稳定性肥撒施、中量稳定性肥侧深施、高量稳定性肥撒施和高量稳定性肥侧深施5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为10 234~11 134 kg·hm-2,高量稳定性肥侧深施处理产量最高。与人工撒施处理相比,采用机械侧深施肥可使水稻增产3.7%~4.2%,提高了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肥料侧深施处理下氮肥农学效率为14.6~15.1 kg·kg-1,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高于人工撒施处理。可见,机械侧深施肥能够增加水稻籽粒产量、改善水稻农学性状和提高肥料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于2015~201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水稻减量施肥与不同营养补偿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常规施肥技术与减量施肥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添加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微量元素肥不同处理比较分析,考察水稻在减量施肥模式下营养补偿技术措施与水稻生育期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性状指标的关系,揭示其对水稻生产栽培过程中植株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肥料减量施用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在肥东县的适宜性,特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提高水稻的产量。在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机插侧深施肥与机插不侧深施肥在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产量上明显提高;施肥总量减少30%的机插侧深施肥与不侧深施肥的单株有效穗和产量相当,但综合效益高763.2元/hm2。由此表明,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具有可靠性、先进性,可在肥东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机插秧同步精量侧深施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水稻机插秧同步精量侧深施肥不同肥料用量的田间试验,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分蘖动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研究了常规施肥和不同侧深施肥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奉新试验点,80%侧深施肥处理的水稻分蘖早,有效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和70%侧深施肥处理;在临川试验点,60%侧深施肥追加穗肥处理可以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持续的养分,水稻有效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也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和70%侧深施肥处理。因此,机插秧同步精量侧深施肥优于常规施肥;但当侧深施肥量低于常规施肥量的80%时,前期的养分供给不足,需要在后期进行适当的追肥。  相似文献   

6.
开展了水稻机插秧同步精量侧深施肥不同肥料用量的田间试验,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分蘖动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研究了常规施肥和不同侧深施肥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奉新试验点,80%侧深施肥处理的水稻分蘖早,有效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和70%侧深施肥处理;在临川试验点,60%侧深施肥追加穗肥处理可以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持续的养分,水稻有效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也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和70%侧深施肥处理。因此,机插秧同步精量侧深施肥优于常规施肥;但当侧深施肥量低于常规施肥量的80%时,前期的养分供给不足,需要在后期进行适当的追肥。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集成水稻侧深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缓释肥、根外追肥等技术,形成水稻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该模式对水稻产量、效益、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基肥撒施相比,采用插秧施肥一体机侧深施用专用配方肥或缓释肥,水稻全生育期可以减少氮肥用量19%~34%,减少机械作业次数1~4次,水稻产量提高21.7~111.2 kg/亩。因肥料减量及机械施肥减次,水稻生产成本下降27.3~56.4元/亩,净收益增加170.7~496.5元/亩。另外叶面硅肥施用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增产率约为8.7%。基于侧深施肥的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正肥料深施、沟施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已经被广泛认可。然而由于水稻种植土壤长期浸没在水层下,深施、沟施技术一直不能很好地被利用。随着机械工艺的发展,侧深施肥仪器的产生,水稻种植中利用深施、沟施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但是侧深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较少,其效果也未在本地进行过验证。本试验力求通过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探索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侧深施肥技术在未来应  相似文献   

9.
于2015~201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施用技术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有机肥不同施用量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较,考察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水稻生育期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相关指标,揭示了有机肥施用技术对水稻栽培的影响,以期为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10.
正肥料深施、沟施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已经被广泛认可。然而由于水稻种植土壤长期浸没在水层下,深施、沟施技术一直不能很好地被利用。随着机械工艺的发展,侧深施肥仪器的产生,水稻种植中利用深施、沟施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但是侧深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较少,其效果也未在本地进行过验证。本试验力求通过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探索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侧深施肥技术在未来应用的可行性。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黑龙江省洪河农场应用效果,选用本地区主栽品种龙粳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等量施肥条件下,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为该地区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及肥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侧深施肥搭配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 研究了侧深施肥+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同施肥量下, 侧深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化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化肥浅施高11.5%和10.2%, 缓控释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缓控释肥浅施高16.1%和14.0%。同等施肥方式下, 应用80%常规用量的缓控释肥替代化肥, 水稻产量未显著降低。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缓控释肥具有减少肥料用量的作用, 实践生产中建议采用侧深施肥+缓控释肥的方式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投入。  相似文献   

13.
侧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保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种植过程中发挥最佳的节肥节本增效效果,试验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侧深施肥不用施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减量20%外,侧深施肥方式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侧深施肥常量处理由于有效穗数较多,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产量高达9.97 t/hm~2。肥料利用率则表现为,减量后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的偏生产力有所提高,而且氮素农学利用率在减量5%后达到最大。说明减量5%~10%不仅减少了肥料的投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达到了最佳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水稻侧深施肥对肥料利用率、产量贡献率、肥料农学效率等的影响,减少化肥施用量,在水稻生产上开展了侧深施肥肥效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区的水稻每667 m2产量比常规施肥区高6.9kg,氮、磷、钾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分别高7.08%、1.06%、2.28%。因此,在侧深施肥的基础上,减氮20%以内可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处理的前期植株长势、分蘖等生理指标和后期产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各种肥料侧重点不同,普通侧深专用肥致力于提高穗粒数,而云天化侧深专用肥则侧重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陈俊  姜慧 《上海农业科技》2023,(2):133-134+137
为探明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8.0 kg时,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略有下降;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8.5 kg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基本持平,达到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9.5 kg时,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当前世界形势不明朗的紧张局势下,水稻的产量也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水稻的施肥工作是水稻种植中的重要工作,水稻的施肥是否合理关系到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加水稻的产量。本文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不同配方缓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水稻品种吉粳816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施肥与侧深施缓控释肥料对比,分别测定水稻茎蘖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采用侧深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20%的情况下,随着磷肥与钾肥水平的降低,水稻经济性状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千粒重的下降。与常规施肥相比,侧深施NPK比例为22∶13∶15缓控释肥料处理产量增加8.4%,且经济效益提高了1 516.2元/hm2,其他配方缓控释肥料处理产量及经济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19.
精准控制施肥技术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在精准控制施肥技术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常规施肥模式与精准控制施肥技术模式相比较,考察精准控制施肥技术对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产高效的精准控制施肥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20.
于2018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示范区开展生物有机肥优化施肥技术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生物有机肥优化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较,考察生物有机肥优化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相关指标,揭示生物有机肥优化施用技术对水稻栽培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