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给强筋小麦"淮麦30"作直播稻茬口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0"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0"直播稻茬口的产量及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每667 m2基本苗数为21万苗、氮肥用量为19 kg、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5∶1∶4时,能获得较高产量和较佳品质。  相似文献   

2.
淮麦1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淮麦19在淮安市淮阴区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栽培密度、管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淮麦19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类型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冬性小麦品种淮麦28和淮麦20在较晚的水稻茬口种植时,干物质积累量低,在基本苗270万/hm2时穗数不足,且每穗粒数比适期播种显著减少,产量较低;在基本苗360万/hm2时穗数较多,产量三因素较协调,产量显著提高。而偏春性小麦品种淮麦30和郑麦9023在同样晚播条件下,冬前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淮麦28和淮麦20差异不显著,但在270万/hm2基本苗时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淮麦28和淮麦20;在360万/hm2基本苗时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淮麦30显著高于淮麦28和淮麦20,郑麦9023与淮麦28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淮麦27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介绍了淮麦27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结果]淮麦27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多抗等优点,于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7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淮麦29在淮阴区砂潮土田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淮麦29在淮阴区砂潮土田种植时的表现,并从播种、栽培密度、田间管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淮麦29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淮麦21号”是淮安市农科院小麦课题组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为探索“淮麦21号”高产栽培技术,使小麦生产规范化和模式化。笔者在2006~2007年进行“淮麦21号”不同播种密度高产栽培试验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高产群体建成规律、产量形成规律、营养特性等有了一定认识和体会。为合理利用该小麦品种,指导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淮安区小麦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鉴定引进的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淮安区开展了小麦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镇麦12号、淮麦36、西农822、瑞华麦520等品种较当地大面积种植品种宁麦13具有一定的增产优势,且综合性状较好,可进一步示范种植。其中,镇麦12、淮麦36的丰产性、抗逆性均表现突出,在本地区可作为高产栽培或超高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8.
为给中筋小麦"淮麦28号"优质栽培提供依据,分析了3个不同水稻茬口、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人工插秧茬口与机插秧茬口播种的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均比较高,其中人工插秧茬口播种"淮麦28"的稳产性较好。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品质、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拔节孕穗期增施氮肥可提高"淮麦28号"品质。  相似文献   

9.
于2019-2020年度进行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排名前8位的品种分别是涡麦9号、瑞麦618、淮麦39、烟农1212、扬麦29、苏麦188、轮选66、淮麦920,而且它们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扩大示范种植;扬麦15、鲁研148、西农585、淮麦30、泛麦8号、济麦44、皖垦麦869、国红6号、淮麦40等9个品种则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淮麦20高产栽培群体指标及优化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新品种淮麦20提供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对淮麦20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群体质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麦20高产栽培必须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努力提高孕穗期有效叶面积和乳熟期叶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以适期早播、精量播种、合理的氮肥运筹进行群体质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该文阐述了沿淮洼地稻、麦轮作制高产栽培主要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为给小麦新品种"淮麦35"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进行了不同基本苗数、下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数、下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5"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5万苗、每667 m2纯氮用量为18 kg、氮肥运筹为基肥∶平衡肥∶孕穗肥=5∶1∶4时,"淮麦35"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周奋勇 《乡村科技》2019,(4):101-102
江苏省泗阳县爱园镇绿色优质农产品(小麦)基地,针对淮麦33小麦生产中影响绿色优质的限制因素与减肥减药要求,通过"优质淮麦33品种选用+机械适播匀播壮苗技术+控氮后移技术",实现淮麦33小麦绿色优质高效栽培,保证小麦品质符合相关标准或面粉加工企业需求,符合中筋小麦籽粒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淮麦30在淮阴区的种植表现,并从适期播种、确立合理的群体起点、加强田间管理、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在淮阴区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淮麦30在淮阴区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品种小麦(弱春性品种淮麦30、半春性品种郑麦9023和半冬性品种烟农19),研究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对旗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7~9d (T1)高温24 ℃/34℃(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光系统Ⅱ(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Ci和Fo显著高于淮麦30,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烟农19;淮麦30的Ci、qp和qn显著高于郑麦9023.花后15d高温26 ℃/36℃(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Pn、Gs、Ci、Fv/Fm、qP、qn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Gs、G、Fv/Fm、qP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淮麦30的R显著高于郑麦9023和烟农19.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胁迫下,半冬性品种烟农19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机制,春性品种郑麦9023最低.  相似文献   

16.
优质强筋小麦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强筋小麦新品种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氮肥用量及氮肥运筹、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300 kg/hm2处理的淮麦30产量和品质优于施氮量225 kg/h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氮肥运筹5∶1∶2∶2处理的强筋品质最佳;本试验以10月29日播种、20万基本苗时的产量最高,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淮麦30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白皮小麦是一种大穗型且出粉率高的小麦品种,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白麦品种,通过选用常见的17种白麦,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田间表现、抗性及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表现良好及产量高的白麦品种。结果显示,白麦的全生育期在215~219 d,对照淮麦33的全生育期偏长,大部分品种的全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在田间表现方面(株型、落粒性、穗层整齐度及熟相等),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系列(宁中麦1号、宁麦16164)、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表现良好;从抗性方面来看,所有白麦品种的冻害程度在冬季都高于春季,大部分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所有品种在温度适宜及病虫害防治及时后均未发生病害;从产量方面来看,淮麦33产量排名为12处于中等偏下,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宁麦16164和宁中麦1号)、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主要与其有效穗和千粒重偏高有关。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到田间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筛选出宁麦16164、淮麦45、淮麦47、徐麦2023、淮...  相似文献   

18.
淮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突出,适宜江苏淮北麦区种植。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在涟水县生产中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包括药剂拌种、化控壮苗、适期适量播种、沟系配套、科学施肥化控、防病治虫、适时收获等,以为淮麦32的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明麦1号小麦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淮麦18号/扬麦158//淮麦20杂交于2005年选育而成,自该县引进种搏瞿查i壁其尊争特性,栽培技走进彳亍研究,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该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沿淮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淮地区小麦以稻茬麦为主.多年"稻→麦→稻→麦"的生产模式,形成了稻茬麦独有的生产特点,即稻茬麦田块排水性差、土壤质地粘重、难耕难耙、适耕期短、整地质量差,难于精耕细作,不利于培育壮苗夺高产等.本人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获得了沿淮稻茬麦产6750kg/hm2以上的高产栽培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