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物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的一系列致命性神经退行性变化的疾病,包括人的新型变异型克雅氏病(v-CJD)、库鲁病(Kuru)等,动物的羊痒病(Scrapie)、牛海绵状脑病(BSE)、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WD)等多种疾病。 Prusiner教授提出,该类疾病的感染因子是一种不含有核酸的淀粉样蛋白颗粒,并命名为Prions(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s)。目前的研究表明,朊蛋白疾病的传播是由于哺乳动物食用了含有Prion蛋白感染因子的饲料而导致发病,如牛食用了含有痒病因子的肉骨粉发生疯牛病。然而,痒病致病因子只能传染给牛,不能传染给人类;但是经过中间宿主牛以后,该致病因子便可以传染给人类。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目前还不明确,有专家指出可能与Prion蛋白不同株系基因序列的变化有关。因此对动物海绵状脑病种间屏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是一种可引起人和动物一系列神经退化性疾病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包括羊痒病(scrapie)、牛海绵状脑病(BSE)、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水貂海绵状脑病(MSE),猫的疯猫病(FSE),人克雅氏病(CJD)。疾病的致病机理并不清楚,但是朊蛋白被认为是感染性因子。1986年暴发的疯牛病给英国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变异型克雅氏病(vCJD)被认为是人类食用了被疯牛病污染的牛肉发生的,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  相似文献   

3.
秦川牛mtDNA cyt 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秦川牛6个个体mtDNA cyt b基因1140bp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头秦川牛的cyt b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9个。cyt b基因全序列突变类型只有转换。6个个体具有4种单倍型。以欧洲牛mtDNA cyt b基因全序列为标准,其中单倍型Ⅰ、单倍型Ⅱ、单倍型Ⅲ的核苷酸变异率较低,都为0.071%,而单倍型Ⅳ的核苷酸变异率较高,为1.21%。应用MEGA软件中UPGMA法构建6头秦川牛的分子进化树,结果表明秦川牛有2个母系起源即普通牛起源(单倍Ⅰ、单倍型Ⅱ和单倍型Ⅲ和瘤牛起源(单倍型Ⅳ),但是本研究发现作为中原牛之一的秦川牛受普通牛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是一种可引起人和动物一系列神经退化性疾病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包括羊瘙痒病(Scrapie)、牛海绵状脑病(BSE)、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水貂海绵状脑病(MSE)、猫的疯猫病(FSE)、人克雅氏病(CJD)[1-2].  相似文献   

5.
牛白细胞粘附缺陷病(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 ,BLAD)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疾病。目前虽已确定BLAD病因与人的白细胞粘附缺陷病(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 LAD),为白细胞表面的一种称为整合素CD18亚单位表达缺陷所致,但至今关于CD18基因突变情况研究较少。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BLAD发病机制,本研究将在我国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调查发现的6头BLAD携带牛CD18部分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牛朊蛋白(bPrP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从9头牛(3头牦牛、3头荷斯坦牛和3头秦川黄牛)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牛PrP。的片段大小为795bp,包含了牛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为含单一外显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国内外报道的已知序列基本相同。本次所报道的牛PrP(bPrP^c)基因含6个短而富含G-C的元件,可编码八肽Pro-His-Gly-Gly-Gly-Trp-Gly-Gln/Arg或九肽Pro-Gin/His-Gly-Gly-Gly-Gly-Trp/Arg-Gly-Gin。这些bPrPC基因序列相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9.0%~100.0%和99.2%~100.0%之间。在整个18个碱基替换中,多数替换是保守的,为同义突变,仅有5个替换引起氨基酸突变,分别为HN200302的W60R、HN200303的S154N、MN200301的A129V、NN200302的Q234R和NN200303的Q94R突变。发现牦牛朊粒基因在126(A-G)、234(G-A)和678(T-C)位的特征性核苷酸替换,但均为同义码替换。  相似文献   

7.
朊病毒疾病,包括新型变异型克雅氏病(vCJD)、牛海绵状脑病(BSE)、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WD)和羊痒病等,都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难以灭活并且不含常规核酸的非传统性病原体被命名为朊病毒。朊病毒由错误折叠的PrP^Sc(Proteinase-resistant Protein)组成,并通过一个自我繁殖过程诱导宿主编码的糖蛋白PrP^c(Cellular Prion Protein)经过一种构象改变形成新的PrP^Sc分子。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农业部国家动物疾病中心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了生物学上不可能感染疯牛病的牛。近日,美国农业部国家动物疾病中心的Richt等报告,他们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了生物学上不可能感染疯牛病的牛。疯牛病的病原体被称为朊毒体,它由脑内、免疫系统及其他组织中一种正常的蛋白质朊蛋白发生错误折叠而产生。朊毒体会引起牛海绵样脑病(BSE),即疯牛病和人克雅病(CJD),还可引起绵羊瘙痒病及鹿和貂的致命消耗性疾病。致病朊毒体不含遗传物  相似文献   

9.
对氧磷酶2(Paraoxonase-2,PON2)产物是脂肪代谢过程中的抗氧化酶,被确定为影响相关重大心血管疾病和人类寿命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直接测序法对PON2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多态位点扫描,利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西门塔尔牛、鲁西牛、秦川牛、晋南牛、荷斯坦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7个品种的478头个体PON2基因第9外显子T98C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PON2基因外显子上共发现4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但均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第9外显子扩增大小为167bp的片段存在单链构象多态性。除鲁西牛和荷斯坦牛外,其它5个品种牛在该基因座位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和荷斯坦牛4个群体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其它3个牛种为低度多态。除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不存在AA基因型外,其它5个牛品种中均存在AA、AB、BB3种基因型,但优势等位基因在7个品种牛群体中存在差异,基因型频率在鲁西牛和南阳牛中AA〉AB〉BB;晋南牛则3种基因型频率之比约为1:1:1;中国西门塔尔牛则出现严重的偏态,B等位基因为绝对优势等位基因;2种水牛中,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利用SAS9.1软件GLM过程分析基因型均值,用邓肯法(Duncan’s)进行基因型间的多重比较,将该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7个牛品种间和鲁西牛6个年龄组(n=238)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鲁西牛各年龄组与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种基因型间存在有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合各种基因型个体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变化趋势,AA型个体可能具有相对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09,(3):121-121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建立了一种传染性朊病毒疾病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改变两个核酸改变朊蛋白结构可以导致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系统疾患。该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可以引起慢性消耗性疾病即在鹿和麋鹿发现的传染性朊病毒疾病的朊蛋白变化。这种疾病与牛的牛海绵状脑病和人的Creutzfeldt-Jakob病类似。通过改变朊病毒基因中的两个核酸,  相似文献   

11.
长期在肝片形吸虫疫区饲养的牛羊群中,用硫双二氯酚100mg/kg(羊)、60mg/kg(牛)口服 左旋咪唑10mg/kg口服驱虫两次后,蠕虫剖检法查牛羊共10头,在肝脏胆管内查出肝片形吸虫146条;第3次驱虫后,剖检羊5头,找到虫体42条,驱虫效果不理想;从外引进的12头牛羊感染肝片形吸虫后药物驱虫敏感,效果明显,经过3次驱虫后,肝片形吸虫病基本转阴。  相似文献   

12.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GHRH) is secreted by the hypothalamus and stimulates growth hormone (GH) released from the pituitary. Mutations detected in GHRH gene showed associations with animal production trai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GHRH gene with growth traits in Chinese native cattle. PCR-SSCP and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detect mutations of the GHRH gene in this study. One novel mutation 4251nt (C>T) was found and the frequencies of C allele were 0.8778 and 0.8476 for Qinchuan and Nanyang cattle, respectively. Body weight with the CT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or P<0.01) than those with CC genotype for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6, 12, 18, and 24 months old) in Nanyang cattle. 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polymorphism in bovine GHRH might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genetic factors to influence body weight.  相似文献   

13.
中国黄牛PrPc成熟蛋白的原核表达和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中国黄牛PrPc 成熟蛋白基因重组质粒b -pET11a -PrPc(本室构建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SDS -PAGE电泳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23KD ,大小与预计相符 ;免疫印迹 (WesternBlotting)试验进一步证实 ,中国黄牛PrPc 成熟蛋白获得了正确的表达 ,且与大肠杆菌BL21(DE3)具有共同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黄牛PrPc成熟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发表的PrP^c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并在2个引物的两端分别加入Bam HI和Nde Ⅰ酶切位点。以从中国黄牛肝脏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一约64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此基因克隆于pET11a载体,构建了PrP^c蛋白基因重组质粒b-pET11a-PrP^c,转化DH-5α并进行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表明:中国黄牛PrP^c成熟蛋白基因与目前国外发表牛的成熟蛋白PrP^c基因相比,有较大差异,发现了一个新的NdeⅠ酶切位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4个氨基酸差异,缺少一个8氨基酸重复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黄牛重组PrPc成熟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纯化的牛重组PrP^c成熟蛋白免疫PrP^c基因敲除小鼠(PrP^c-null mice),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一次融合,共筛选出3株能稳定分泌针对中国黄牛PrP^c成熟蛋白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D5、5C10和3F3。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腹水单抗4D5、5C10和3F3均可特异识别重组中国黄牛PrP^c成熟蛋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云南省肉牛生产现状和特点,对云南省肉牛生产体系建设作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5):1-7
本文旨在了解绵羊(湖羊和巴什拜羊)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基因3'-UTR特征,分析高、低繁殖力绵羊品种FSHR基因3'-UTR突变位点多态性差异,并探索其机制。研究获得788 bp的湖羊和巴什拜羊FSHR基因3'-UTR序列,两者一致性为98.17%,且均含有加尾信号、保守的ARE元件和多个miRNA结合位点;池DNA测序在FSHR基因终止密码子后325nt处发现一个碱基T插入/缺失,命名为*325del T;多态性分析发现绵羊FSHR基因*325del T位点有3种基因型(TT型、T-型和--型),在湖羊群体中T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604),而在巴什拜羊群体中-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635);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发现*325del T突变对绵羊FSHR转录活性无显著影响。发现FSHR基因*325del T的多态性可能与绵羊繁殖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预测奶牛PrPc结构蛋白抗原表位,人工合成特定序列奶牛PrPc多肽用于抗体制备,同时为研究特定表位结构蛋白的功能特性提供有效手段。方法运用Goldenkey分子生物学软件对牛PrPc结构蛋白的抗原表位及其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现有牛PrPc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从中筛选了一段显示表位特征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应用固相合成法合成15个氨基酸残基的奶牛PrPc多肽,并利用MBS法将其与KLH偶连制成免疫原,应用于动物免疫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对该多抗与PrPc的反应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偶连后的牛PrPc多肽具有免疫原性,并获得了抗牛PrPc多克隆抗体。结论奶牛PrPc合成肽抗原的获得和应用,可以部分替代天然抗原,为进一步制备PrP单克隆抗体,以及Prion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为研究特定表位结构蛋白的功能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测定澳洲楼来牛(LOWLINE)对广西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而进行本试验.试验测定了楼杂F1代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重、体尺,并与广西本地黄牛的生长现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楼来牛改良本地黄牛,楼杂F1代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饲养周期短的特点,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