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足部创伤常因皮肤软组织缺损未得到一期修复而遗留创面感染,如常规等待创面肉芽生长再植皮则疗程长,功能恢复差或虽然愈合又形成疤痕挛缩畸形引起功能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科自1985年8月以来应用吻合血管肩胛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等20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管径1~2毫米以上的血管吻合已取得较高通畅率,并广泛用于临床。然而管径0.5毫米以下的微血管吻合技术尚存在较多的困难。为探讨微血管吻合技术及影响其通畅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应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颈部严重烧伤瘢痕挛缩畸形6例;对手术适应症、优缺点及皮瓣设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足背部足内侧、第1跖背、足外侧血管分支设计三叶皮瓣,应用此皮瓣对4例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随访,了解手指功能、外观等情况。结果4例三叶皮瓣均成活,手指功能、外观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足背三叶皮瓣是修复手部多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游离皮瓣的应用给小腿、足部的修复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86年以来应用股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要点,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13例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分析导致游离皮瓣血循环危象的主要因素,并对此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13例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6例;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11例患者足部功能和外形良好,行走正常,2例前足断离患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功能,可行走(跛行)。结论: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循环危象发生率较高。通过术前、术后综合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皮瓣血循环危象,预防性降低皮瓣血循环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及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显示:7例皮瓣全部成活,小腿、足部功能及外观良好。该皮瓣血管蒂长(10~14cm)、血管口径粗(>2mm)、解剖恒定、皮瓣薄,色泽良好,易于操作,是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较理想供区;对手术方法及有关技术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6例应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颈部严重烧伤瘢痕挛缩的成功经验及介绍作者改进的皮瓣设计方法.我们认为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病例的选择必需是病变严重,继发畸形明显,切除瘢痕后创面较深或  相似文献   

9.
关节部位体表的恶性肿瘤,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时,治疗效果差,以往大多数要做截肢手术,残废率高。我们于1991年起,应用术前放疗,手术根治,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术后巩固性放疗手段综合治疗关节部位恶性肿瘤1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11例中,男10例,女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2岁。踝关节8例,胸关节3例。鳞状细胞癌7例,滑膜肉瘤2例,基底细胞癌2例。切取皮瓣面积最/J‘100cmX5.ocm,最大25.ocmX15.ocm。选用的皮瓣种类股前外侧皮瓣8块,足背皮瓣3块。术前放疗,表面剂量3000~70O0CGy/10~30次,术后…  相似文献   

10.
万玲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35-236
随着医学的进步,显微外科的发展,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越来越多的在临床上应用,而细致的观察和良好的护理对皮瓣移植的成活率和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冯珊 《长江大学学报》2007,4(4):402-403
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难度高,手术风险大,术后血管危象及术后感染是影响游离皮瓣存活的关键。我院曾收治1例背阔肌皮瓣移植并髂骨骨片移植,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经积极有效治疗和周密护理,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游离足背并联双叶皮瓣修复单指皮肤脱套伤的疗效。方法对25例单指皮肤脱套伤患者应用游离足背双叶皮瓣进行修复,以胫前动脉、足背动脉为主干,以第1跖背、跗外侧或外踝前动脉为分支构成第1跖背、足外侧的并联双叶皮瓣修复单指皮肤脱套伤。结果 25例皮瓣全部成活,17例一期愈合,8例皮瓣边缘部分浅表坏死,经换药后延迟愈合;有21例获3~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肤色好,厚薄均匀,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足背双叶皮瓣具有解剖恒定、血供可靠、简单易取、安全、损伤小、成活率高和效果好等优点,是修复单指皮肤脱套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1为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用0.20%硝酸士的宁5毫升,7 5%酒精10毫升,混合注入患部肌肉,每日1次,连用4~5日.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乳熟期甜玉米晶甜5号中的游离糖、氨基酸进行测定,检测到4种游离糖、18种游离氨基酸。游离糖为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分别为18.54、28.36、56.13、0.09 mg/g。游离氨基酸中,甜味氨基酸丙氨酸的含量(9.70 mg/g)最高,其次为鲜味氨基酸谷氨酸(3.19 mg/g)、天冬酰胺(2.62 mg/g),功能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为0.18 mg/g。本研究结果将为甜玉米的风味及营养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是烟叶中与品质优劣有密切关系的重要化学成分,它们既是蛋白质和烟碱合成的原料,也是蛋白质和糖类化合物转化的中间产物.在烤烟生长、调制、加工直至抽吸过程中,氨基酸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简便可行的光度滴定装置;探讨了光度滴定法同时测定酱油中游离酸和游离氨基氮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用该法测定酱油中的游离酸和游离氨基氮,取得了回收率分别为99.4% ̄103%和97.3% ̄101%、变动系数分别为2.2% ̄2.8%和0.39% ̄1.4%的良好效果。经t检验,用本方法测定酱油中游离酸和游离氨基酸不引起系误差,并且测定结果与我国国家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金线莲原生质体游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兰科药用植物金线莲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原生质体的分离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表明,从金线莲叶片组织分离原生质体的效率很高,以含有ω=1%的Macerozyme R-10和ω=2%的Cellurase ONOZUKA R-10的酶解溶液进行5-6h的处理,可以从1g鲜质量的嫩叶材料得到820万个以上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18.
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具有快速纯合基因型、促进植物胚胎发生和提高植株再生率的功能,同时在突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工程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受外植体预处理、小孢子预处理、供体基因型、小孢子培养密度、培养基pH值和培养基成分等因素的影响.林木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开展较少,其技术体系滞后,如在林木中大量开展游离小孢子培养工作有望改良当前林木育种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正> 酚醛树脂以其特有的耐热、耐水性能在人造板工业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自五十年代开始在其制备、使用、改性等方面已经作出了较多的研究并获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但是对如何降低游离酚含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却研究甚少,而至今人造板工业的废气、废水中酚类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国内将近三百家纤维板生产厂,凡施加酚醛树脂的厂家,废水排放无一达到国家工业废水中酚含量<0.5mg/1的排放标准,一般均高于标准的10倍,甚至4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鲜食玉米中游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甜玉米和糯玉米2种鲜食玉米在重要呈味成分游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的差别,以3个不同成熟度的苏玉29普通玉米(C1、C2、C3)为对照,采用液相色谱技术对3个不同成熟度的晶甜5号甜玉米(S1、S2、S3)和京甜紫花糯2号糯玉米(W1、W2、W3)中的3种游离糖和18种游离氨基酸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玉米样品中的糖主要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氨基酸以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为主;不同品种及不同发育程度的玉米样品中游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些成分含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了3个主成分(PC),分别解释总变异量的49.6%、15.2%和12.1%;在主成分得分图上,3个玉米品种在PC1上的得分按发育程度排列,而PC3将S1、S2、S3与W1、W2、W3分为2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1与甜玉米更为接近,而C2、C3与糯玉米更为相似。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可对S1、S2、S3与W1、W2、W3这2组样品进行识别,由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可知,区分2种鲜食玉米的最重要的2种组分分别为蔗糖和天冬氨酸,说明氨基酸在鲜食玉米类型的区分上也有明显作用。由结果可知,多元统计的方法可更直观、有效地展示不同鲜食玉米滋味成分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鲜食玉米的风味特征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