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一代棉铃虫在我县麦田暴发成灾,发生面积之大,虫量之高,危害损失之重,为历史罕见。其暴发特点及暴发原因分析如下:一、暴发特点1.发生早,来势猛,虫量高5月20日在麦田调查,幼虫为2—3龄,最高4龄,发生期比历年提前5—7天,5月22日调查,幼虫为3—5龄平均平方米有虫6.8头,最高达26头,折亩存虫量4532.9头,为12年同期的18.54倍。5月28日调查,平均一平方米有虫10.7头,最高达58头,折亩存虫量7132.6头,是大发生的1989年同期虫量的6.99倍,部分地块一亩高达1—1.32万头。  相似文献   

2.
据近10 a的资料统计,浦北县三化螟年度间总诱虫量差异较大,各年间有起伏,但总体上看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历年始见日在3月至4月初,终见日在10月末至11月上旬。10年来,7月诱虫量最高,占总诱虫量的69.37%,其次为10月,占总诱虫量的14.56%;各代成虫蛾峰期明显,蛾峰期诱虫量占全部诱虫量的81.97%。  相似文献   

3.
莫仕锐 《植物医生》2006,19(6):11-13
余庆县2006年白背飞虱发生特点为:始见期比2005年和历年早,为大发生年,田间3,4代并重发生超过往年。其原因是灯下虫峰多、主迁峰提前、峰期长、虫量大,食物条件、栽培管理、天气因素适宜白背飞虱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4.
王贺军 《植物保护》1988,14(1):55-55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等原因,近年豆天蛾为害日渐加重。1987年见蛾时间长,诱蛾量之多超过历年。曲周县5月29日始见蛾;香河县6月14日见蛾,到7月底1台黑光灯共计诱蛾2960头,比去年同期多2346头;廊坊7月上中旬诱蛾量是去年同期的9倍;馆陶日诱蛾441头;大城日诱蛾444头。 曲周县调查,卵株率81%,百株有卵230粒;虫株率77%、百株虫量105头。永年县卵株率90%,百株有卵180粒,幼虫120头,最高210头。衡水地区发生33.3万亩。从全省田间调查情况看,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产卵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幼虫盛期,也是为害和防治适期。 发生严重的原因;除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过去没有防治习惯和经验,累计虫量增  相似文献   

5.
2002年桂东南大部分县(市)晚稻稻飞虱发生严重,尤其是玉林市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第五、六代连续暴发,发生严重程度是过去资料未记载过的。桂林市全市第五、六代累计发生面积17.45万hm2次,比1991年以来11a的平均发生面积大0.21倍,防治后仍损失稻谷10238.9t,比近11a平均值高1.27倍。1发生特点1)晚稻秧田虫量较多。7月下旬调查,秧田普遍有虫,且虫量较多。浦北县7月20日调查,每100m2平均有虫26000头,多的97000头,每100株平均有卵200粒,多的600粒。2)短翅型成虫出现早,密度大。晚稻秧田即出现短翅型成虫,如7月19日、26日在桂林市玉州区调查,短翅…  相似文献   

6.
余庆县2007年白背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贵州省余庆县水稻种植面积1.1万hm<'2>,全县白背飞虱发生面积1.933万hm<'2>次,综合发生程度4.8级;其中,第三代、第四代大发生,第五代为中等发生.全县累计防治白背飞虱面积1.8万hm<'2>次,占发生面积的93.10%,累计挽回损失1 251万kg,仍损失323万kg.发生特点为:始见期比2006年晚、与历年接近,第二代、第三代迁入峰次多,第三代迁入主峰期田间成虫量大,第四代补充迁入大.第三代、第四代大发生.田问虫量三代重于四代,后期第五代发生程度中等,重于2006年和历年.6月5日田间成虫量是预报第三代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重要依据:6月下旬第三代白背飞虱残存虫量和第四代补充迁入虫量是预报第四代发生程度的重要依据;7月下旬白背飞虱田间成虫量多少决定第五代白背飞虱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7.
2015年我国草地螟持续轻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我国草地螟继续维持2010年以来的轻发态势,发生面积是第3个暴发周期以来最小的年份.总结了2015年我国北方农牧区草地螟各世代各虫态的时空分布特点: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西早东晚,灯下和田间蛾量低、盛期不明显,1代幼虫发生期偏晚、发生密度低,1代成虫和2代幼虫零星发生.分析了2015年草地螟轻发原因为虫源基数小、气象条件总体不利.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贵州省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全年世代尤其主害代发生危害规律,采用灯光诱测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近4年来贵州省4个不同稻区的白背飞虱灯下种群发生动态并进行了区域性对比,结果如下:三都稻区和惠水稻区的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日多在4月中下旬,锦屏稻区和道真稻区的灯下始见日稍晚,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各稻区灯下主峰日与始见日和始盛日均呈显著正相关;4稻区年度诱虫量差异较大,三都稻区的灯下虫量最多,而锦屏稻区最少,各稻区灯下种群中,白背飞虱的雌雄性比均大于1;在第3代灯下虫量上,三都与道真存在显著差异,在第6代虫量上三都与惠水、锦屏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各代虫量间不同稻区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据陈其瑚主编的《浙江植物病虫志昆虫篇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记载,黑边黄脊飞虱犤Toyapropinquaneopropinqua(Muir)犦在浙江省仅分布于浙南的丽水、衢县等地,浙北稻区从未记载过。2001年,该虫首次在浙北桐乡市单季晚稻上大面积发生(浙江大学昆虫学教授徐志宏鉴定),始见期9月上中旬,暴发期10月上旬,全市各乡镇均有发生,虫量高的田块百丛虫量在万头以上。2002年10月上旬本市各乡镇普查,单季晚稻田均有发生,但虫量较低,平均虫量仅50头/百丛左右。黑边黄脊飞虱主要集中在水稻穗部为害,吸食稻谷浆汁,并产生与穗蚜为害相似的黑色…  相似文献   

10.
沿江稻区褐飞虱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05年~2010年褐飞虱田间系统调查资料,总结出了近年来沿江稻区褐稻虱迁入期提前、峰次多,以及短翅成虫始见早、后期补充迁入量大的发生特点,进而分析得出水稻生长后期褐飞虱暴发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繁殖虫源量大、暖秋气候及生育期延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据此提出了强化测报、治前控后、综合防治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又是稻飞虱大发生的一年,为了进一步摸清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及规律,为下一步防治稻飞虱害虫探讨最佳防治方案,特总结如下: 1发生特点 1.1迁入早 今年灯下见虫为5月6日,比一般年份早15d ~ 20d,比去年早32d,属偏早年份.迁入偏早稻飞虱可多繁殖一代,危害多一代,大大增加主害代虫源基数. 1.2迁入量大 5月7日全市普查,均见白背飞虱、百蔸虫量平均30头,往年田间零星见虫,百蔸虫量不足5头. 1.3迁入范围广 5月21日全市普查,全市主产水稻乡镇均见白背飞虱,往年5月份仅在我市西部顾家店、白洋等镇见虫.  相似文献   

12.
云杉花墨天牛为害班克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1年,我市由于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水稻水伤肥补后长势嫩绿,加之凉夏暖秋的有利气候,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暴发成灾,其发生特点: 1.迁入早、峰次多、虫量积累大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灯下迁入始见期分别为6月10日和7月3日,主峰期都是7月10日比常年早8-25天。迁入峰次为5-6个(6月20、29日,7月3-4日、10日、15日和24日),比常年多2-3个,且为“两虱”同步迁入。田间成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1999年甜菜夜蛾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甜菜夜蛾发生逐年加重 ,常在江苏省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成为江苏省夏、秋季多种作物重要害虫之一。 1 999年该虫突出表现为淮北北部地区大发生 ,发生早 ,来势猛 ,发生超历史 ,而其他大部分地区以及 1 998年发生较重的地区则表现为较轻。笔者由几个典型地区近年来发生与气象等资料 ,初步分析了暴发原因 ,为有效地开展预测预报 ,指导防治 ,控制为害提供依据。1  1 999年发生特点1 999年甜菜夜蛾在全省发生期提早 ,南轻北重。各地越冬代成虫始见期略早于常年。苏南地区于 5月上、中旬始见成虫 ,苏中地区于 5月中旬始见成虫 ,淮北地区…  相似文献   

14.
闽屏南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稻飞虱是屏南县水稻上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常有一定世代暴发,1997年是大暴发的一年,现将其发生特点,防治对策分述如下:一、发生特点1.我县白背飞虱发生的常年迁入主峰期在6月中旬,1997年灯下5月20日始见,4个明显迁入峰...  相似文献   

15.
垣曲县1992年4月18日始见成虫,较往年提早8—10天,6月2日始见二代成虫,6月15日为产卵高峰,并进入二代幼虫为害盛期,而1992年二代棉铃虫见卵早,较往年提早5—9天,百株卵量达470-1000粒,最高达1423粒,比往年高8-12倍,产卵盛期长达10—14天,棉瓜间作田往年棉花单株平均0.55粒,1992年为6粒,最高达21粒,二、  相似文献   

16.
由于1992年冬季棉铃虫越冬蛹基数大,今年又遇早春气温高,棉铃虫提前羽化出土。据黑光灯观察,4月15日始见成虫,是自1962年以来第二次在4月中旬见蛾。截止到5月3日累计诱蛾38头是去年同期蛾量的8.5倍,田间普查,4月26日见卵,5月8日我站普查30块不同类型麦田,平均每米单行长有卵1.2粒,最高5粒,且在果园、菜田均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棉铃虫特大暴发,发生早,来势猛,属历史罕见,5月30日见卵,6月12日进入蛾、卵初盛期,比常年早8—11天。麦田调查,平均亩有幼虫4749头,约为常年发生量的10-20倍,二代定点百株累计卵卵量12453粒,为前10年百株累计卵量总和的1.76倍。并查到在一棉株中部叶片正面集中产卵达64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是我县棉花最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具有暴发性和暴食性,因此对棉花产量影响极大。笔者对本县近30年来棉铃虫发生实况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虫在我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暴发规律,即10—11年为一个大暴发周期。每次暴发后维持2—3年。如1959年、1961年我县棉铃虫大暴发,四代高峰日平均百株卵量分别为268.0粒和188.6粒;  相似文献   

19.
余庆县地处贵州省东部 ,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 .5万 hm2 。稻纵卷叶螟是其主要害虫之一 ,以 3、 4代为主害代。 2 0 0 0年 ,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 0 .8万hm2 ,成灾 0 .2万 hm2 ,是近几年来的重发年。1 发生特点1 .1 迁入期较晚2 0 0 0年 3月 1日挂排 ,5月 1 1日排下见虫 ,比1 999年晚 8d,比历年晚 2 d。1 .2 第 3代排下诱蛾量大、田间赶蛾虫量小第 3代排下在 5月 2 3~ 2 7日 ,6月 4~ 8日 ,6月 1 2~ 1 9日出现迁入蜂 ,分别诱虫 497头、 881头、1 78头 ;5月总计诱蛾 685头 ,是 1 999年同期的4.42倍 ,6月总计诱蛾 1 1 70头 ,是 1 999年同期的4…  相似文献   

20.
今年早稻飞虱在江西省属特大发生年,其特点是:迁入早、峰次多、繁殖快、密度高、分布广、为害重,为近三十年来所罕见。据全省十一个地、市统计,早稻病虫发生面积共计3125万亩次,其中稻飞虱发生面积1113万亩,占早稻面积的48%,占早稻病虫发生亩次的35.6%。早稻受害后,穗期出现“四多”,即死秆禾多,倒伏禾多,花斑禾多,百丛虫量多。每百丛虫量最多的6.52万头,即每丛平均652头。典型田块每百丛竟达11.3万头,即每丛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