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和手段。它是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它通过一国家权力进行合理分工,形成对权力监督的制衡,有效地防止权力的腐败和被滥用。实现司法独立就要树立司法的权威,信仰法律,要改革与其配套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司法权威     
司法权威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在今天法学和社会各界对司法权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形势下,有必要讨论一下司法权威。本文将从权威的词源谈起,简单的论述司法权威的含义及在我国树立司法权威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是中国法制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时期,期间对司法独立制度的探索充斥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本文通过探究辛亥革命时期法律人士对西方司法独立制度的认识以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系列活动,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司法独立制度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运用实际效果以及此项制度在当时环境下推行所遇到的重重阻碍和现实成果。意在发现司法独立制度对社会体制的正面影响,对现在我们的司法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公正是人们权利或利益的合理分配。公正观不同,公正内容也不一致,司法公司是人们对司法活动公正的一种企望,一种司法价值评价。司法公正应包括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司法形象公正三个内容。要矫正“重实体、轻程序”现象,必须特别强调程序公正的历史价值。司法改革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经之路。在这场改革中,能否解决好司法独立的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在阐述我国司法独立的概念及其对依法治国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我国司法独立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孙梦 《甘肃农业》2006,(6):237-238
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对于司法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的讨论也更加的深入。传统观点所以为的司法体制改革是诉讼法研究的领域的观点早已显得过时,对于司法改革今年来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特别是宪法学者开始从宪政体制的角度来考虑司法体制改革的问题。从传统的宪法理论和权力结构体系来看,我国并无独立的完整的司法权体系,司法机关的地位也是不独立的,而司法独立却正是司法改革的三大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我国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公众对法院与法官普遍缺乏信任,法院判决难以顺利执行,缠诉缠访事件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些暴力袭法事件。此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与司法权威的生成。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语境下,应当从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三个层面,以促进司法独立、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为核心,通过观念培养、制度改革以及规则构建等途径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司法需要独立,司法独立的实现,由其动力因素决定。推动我国司法独立得以实现的主要动力是司法独立理念的厘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法律工作者和公众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司法消极的实质是"当为不为"或"为不当为"。可分为:不作为和作为的司法消极;具体行为和抽象行为的司法消极;主观过错型与客观不能型司法消极。在中国,司法消极现象的产生原因既有制度层面的,也与司法能力不高、司法机关对自身功能的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树立法律权威的切入点是实现法律对行政权的支配和控制。法律权威首先体现为宪法至上,为保障宪法权威的确立,应通过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监控行政权力;依法行政要求实现法律对行政的监控与支配,应通过健全对行政的具体监控机制以树立行政监督法的应有权威;司法独立性差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应从审判机关的机构设置、财政体制改革入手为司法独立创造条件,通过体现司法权威以树立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11.
张萱 《甘肃农业》2006,(1):178-179
晚清最后十年是中国传统法制走向近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司法审判制度转型的重要阶段。迫于内外压力而举起“预备立宪”旗帜的清朝统治者,在知识、人员、体制都准备不足的情形下,面对引进“司法独立”原则和制度所出现的矛盾,依然采取横专断、为己使用的方法之外,使司法近代化过程中新旧冲突不断。道路愈显艰难。清末部院司法权限之争就是这一进程的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28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其中对再审程序进行的一系列重大修改,可以极大地改变民事诉讼法修改前由于民事再审程序的滥用而造成的裁判效力不稳定的弊病,增强民事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体现了立法者以维护生效裁判权威、监督纠正裁判不公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宗旨,努力在判决的既判力和个案公正、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之间进行平衡的司法理念。为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保证诉讼公正,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法律保  相似文献   

13.
论法官独立     
单立 《现代农业》2006,(9):54-55
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高级形态,但我国长期强调法院独立,忽视了法官的独立,本文分析了我国法官独立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实现的迫切性,并提出完善法官独立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4.
骆英 《甘肃农业》2006,(3):123-124
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有很多方面原因.从法学角度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现行规范民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二是行政不严格依法;三是司法不规范。要使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首先要要健全保障民营经济权益机制的法律法规;其次就要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做到依法行政;最后要健全公平公正的司法审判体制.加强对民营经济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师德建设不能局限于从师德本身寻代出路,必须走“德”、“法”相结合的道路。师德规范化、制度化是师德建设的发展趋势,对师德建设具有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力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的合法权益如劳动经济权益,社会保障权益,政治权益,受教育权益等都得不到切实保障并不断受到侵害,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的二元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等。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必须从建立健全方面入手。法律和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制度的修订,使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证人出庭制度以及证人保护制度得到了完善,为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是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审查制是现代国家宪法监督的一种很重要的模式,现为世界60多个国家所采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第25号司法解释使普通的审判和宪法联系了起来。司法审查制的存在和发展有其相应的制度条件和法律条件。  相似文献   

19.
教师权威是保持教育教学秩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之一.现代教育迫切需要教师权威模式实现型变,即教师权威从主要建立在外在型模式上转向主要建立在内在型模式上.教师内在型权威的建立有赖于"德、才、情"等因素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论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基层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作者针对实施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难点,从制度保障和关键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推进新型农民培训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