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束林华  陈震 《农家致富》2007,(18):25-25
一、弱筋小麦 扬麦13号(1)来源及审定情况。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3年通过江苏省认定(苏引麦200301)。(2)品种表现。春性,中早熟。2001~2002年度安徽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8.10公斤。感赤霉病,中感纹柿病、白粉病(3)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我省淮南麦区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葛自强 《农家致富》2005,(19):24-25
一、弱筋小麦。扬麦13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皖品审02020346),2003年通过江苏省认定(苏引麦200301)、春性.中早熟。1998~2001三年度安徽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较对照扬麦158增产3.14%,感赤霉病,中感纹材病、白粉病。适宜我省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郑麦9023 由江苏省农垦种子站与江苏省种子站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2002年江苏审定(苏审麦200203)。春性,早熟。2001~2002年苏中片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4-3公斤。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叶锈病,中感条锈和白粉病.纹枯病较轻。适宜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作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4.
扬麦13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安徽、江苏两省淮南麦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葛自强 《农家致富》2004,(18):28-28
高产、抗病、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扬麦13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并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推广小麦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2004年被列入农业部科技提升行动优质弱筋小麦指定品种:同年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国家优质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首选品种,被誉为全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新  相似文献   

6.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姜堰市于2002年秋播引进试种,经2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调优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史力丰是南京绿江种苗中心1999年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1年3月被农业部列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2002年7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和江苏省认定.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06,(10):28-30
郑麦902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2001年河南省、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安徽省、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晚茬种植。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安徽和江苏沿淮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科棉6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苏种 《当代农业》2011,(20):27-27
鉴定编号:苏鉴薄荷201001。来源与类型: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于2002年通过株系统选育的方法从“73-8”薄荷变异单株中选育.2005年育成,适宜江苏省种植。  相似文献   

11.
“扬麦13”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200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江苏、安徽小麦主栽品种。我镇自2005年秋播实施小麦良种补贴后,大面积成功推广了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2006、2007年均获高产。现将品种推广过程与获得高产的原因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4,(15):27-27
该品种2000-2002年在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两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71.56公斤和18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2%和15.9%;2002年湖北省区试平均亩产179.98公斤,比对照增产17.62%.产量居首位。2001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189.0公斤,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10.74名,2002年安徽省区试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0.98%。  相似文献   

13.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我市于2002年秋引进试种,经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05,(4):54-55
皖麦52号(原名:丰华8829),审定编号:皖品审04020445。系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2004年安徽省淮北半冬性组区试,平均亩产503.4千克,比对照皖麦19增产3.55%。2003—2004年安徽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4.13千克,比对照增产3.31%。适宜安徽省淮北地区旱、中茬口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4年10月29日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5.
高产大豆新品种——中黄1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黄1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豫豆8号为母本、中作90052—7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01年3月通过了安徽省和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同年5月通过国家审定。2002年通过北京、陕西审定。2003年通过辽宁省审定。  相似文献   

16.
束林华  陈震 《农家致富》2007,(20):24-24
宁麦11 (1)来源及审定情况。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宁麦8号变异株经系统选育,于2001年育成。(苏审麦200408)。(2)品种表现。弱春性,早中熟。2002~2003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449.00公斤。中感赤霉病,中感穗发芽,感梭条花叶病毒病,耐肥抗倒性较好。(3)适宜种植区域。适宜盐城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矮优L011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89年育成的早熟杂交中籼及双季晚籼新组合,可作双晚种植。恢复L1011是从皖引4号中系选出的;不育系矮A是1987年育成的。该组合全生育期125天左右,平均亩产434.6~517.7kg,比汕优64增产4.5%~19.19%。中抗稻瘟病,轻感白叶枯病。1994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定名为“皖稻53号”。  相似文献   

18.
南粳50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食味品质优、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2017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江苏省引种备案,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南粳505适于江苏淮北地区、山东鲁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安徽省淮河以北中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泗抗3号     
泗抗3号系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选育的集高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强于一体的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2000-2002年参加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引种试验,2004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引种认定,并获准在江苏省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7,(4):24-24
●品种来源 徐稻4号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多抗中粳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9.2公斤,比对照1豫粳6号增产12.98%,比对照2圣稻301增产16.95%,均达极显著水平,名列参试品种首位。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同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2005年参加江苏省引种生产试验,2006年元月通过江苏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