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源草酸对水稻幼苗铝毒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草酸对缓解铝毒害下水稻幼苗生长受抑的作用效果,采用含0~4 mmol/L铝离子(pH4.5)的木村B营养液培养水稻10 d,发现低浓度(0~0.4 mmol/L)的铝对水稻幼苗生长没有明显毒害,而较高浓度(大于0.5 mmol/L)的铝显著抑制水稻主根的伸长及株高生长,水稻幼苗根系的质膜相对透性提高,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茎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在含较高铝浓度(2 mmol/L)营养液中加入4,6,8 mmol/L的草酸后发现,铝毒害下水稻幼苗的主根长及株高生长的受抑制症状已明显缓解,其中以添加6 mmol/L草酸的效果最佳.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源草酸可显著降低铝毒害下根系相对质膜透性,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茎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镍对水稻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友欢  黄秋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40-5741
主要概述了镍对水稻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为防治重金属对水稻的毒害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铁酸镍可见光下催化还原Cr(Ⅵ)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Yoshida溶液)试验,设置对照、Cr(Ⅵ)胁迫和光催化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7优88和7优370)幼苗苗长、根长、叶绿素、铬含量、干物质量及铬积累量的差异。结果表明:Cr(Ⅵ)胁迫显著抑制两个水稻品种的苗长和根长,降低叶绿素含量,破坏活性氧清除系统,引起丙二醛积累,阻碍水稻幼苗正常生长。与对照处理相比,Cr(Ⅵ)胁迫处理苗长降低10.4%~14.6%,根长降低57.8%~59.5%,叶绿素含量减少38.4%~42.6%,丙二醛含量增加82.9%~86.6%,地上部Cr(Ⅵ)含量增加66~130倍,植株干物质量降低10.4%~13.1%。光催化处理显著缓解了水稻受到的Cr(Ⅵ)毒害,与Cr(Ⅵ)胁迫处理相比,光催化处理后苗长和根长平均增加17.6%和73.8%,Cr(Ⅵ)含量降低50.4%~50.7%,干物质量增加4.9%~5.9%,总铬积累量减少25.9%~27.8%,丙二醛含量降低28.9%~30.6%,植株生长状况明显改善。然而,与对照相比,光催化处理干物质减少5.1%~8.9%。研究表明,Cr(Ⅵ)胁迫显著抑制了水稻生长,铁酸镍可见光催化还原可有效缓解植株Cr(Ⅵ)毒害。  相似文献   

4.
铜对小麦幼苗的毒害和钙的解毒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重金属铜对小麦幼苗根系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钙对铜所造成的毒害的缓解或恢复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铜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没有明显伤害现象,但随着铜浓度的增加,可造成小麦叶片和根系的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增大,小麦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添加钙对铜所造成的毒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钙可减少铜所造成的小麦叶片和根系的相对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提高小麦根系活力,但对铜所造成的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pH对锑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水稻中锑的吸收量以及锑对水稻的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光响应曲线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锑胁迫抑制了水稻的生长以及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的积累,其中株高较无锑处理减少了4.30%~11.72%;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  相似文献   

6.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CuCl2胁迫下外源无机硫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过程中铜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叶绿体色素含量及发芽率均随介质中铜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10 μmol·L-1 Cu2 处理显著抑制萌发种子的α-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在铜胁迫下,加入10 mmol·L-1 SO42-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增加幼芽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α-淀粉酶及CAT、P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CuCl2胁迫下外源无机硫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过程中铜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叶绿体色素含量及发芽率均随介质中铜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10 μmol·L-1 Cu2+处理显著抑制萌发种子的α-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在铜胁迫下,加入10 mmol·L-1 SO42-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增加幼芽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α-淀粉酶及CAT、P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8.
9.
镉对水稻的毒害效应及耐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镉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及其对镉的耐性机制,阐述了水稻在镉胁迫下所采取的保护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在100mmol/L NaC1胁迫下,添加外源钙对黄瓜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脂质过氧化指标MDA含量显著增加,幼苗生长受抑制;添加外源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害,表现为植株生物量增加,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渗透调节能力增强,不同钙处理水平,效果有差异,以40mmol/L CaC12处理效果最好,说明外源钙可缓解盐害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其耐盐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水稻工厂化育秧拔苗机械手及仿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穴盘,设计机械手进行拔苗和抛植,以人手拔秧、抛秧的实测 为机械手的仿生设计依据,专门设计了机械手拔苗、抛植的秧苗硬化软塑穴盘,对平移型及转臂型的拔苗、抛植机械手3种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平型较简单、适用和合理,设计了连杆杠杆型、平移型2种拔苗,抛植秧夹、16行拔苗抛秧机械手抛播按16000 ̄18000颗/h设计。  相似文献   

12.
穴盘水稻秧苗机械抛栽的农艺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与机械化水稻抛栽种植密切相关的工厂化育秧要求和水稻抛栽农艺要求,为水稻抛栽机械设计提供了依据;介绍了国内外与工厂化育秧农艺配套的多种能自动取秧的有序行抛秧机械。并对主要农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抗生素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机理,选择中国养殖业中普遍使用的土霉素,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染水平土霉素对苗期水稻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霉素污染对水稻地下部分的影响明显大于地上部分。低浓度(0.5和1 mg·L-1)的土霉素处理能促进水稻根系总长度和根表面积的增加,增强根系活力;但高浓度的土霉素(>5 mg·L-1)可显著降低水稻根系生物量,对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氧化酶活性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增加根系相对质膜透性。研究认为,高浓度土霉素可对水稻幼苗产生毒害作用,限制水稻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磷营养元素与水稻幼苗镉吸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籼稻(Oryza sativa L.)9311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水稻幼苗,通过施加不同浓度梯度的磷、镉,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状况。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别检测水稻幼苗吸收镉的含量,发现当镉浓度为0.05 mmol/L时,随着磷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镉含量与0.05 mmol/L 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9.6%,21.8%和43.5%,但磷镉同时处理水稻地上部分镉含量比镉单独处理水稻的镉含量降低了25.7%,说明磷能降低镉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转移率。研究还表明,相同镉处理的情况下,水稻的干物质量随着磷浓度的增高先上升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同工酶的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312 mg/kg 磷浓度为最适处理量。  相似文献   

15.
华南双季超级稻秧苗理想形态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稻区不同类型超级稻早、晚季秧苗期的形态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稻区早、晚季生态环境下,供试材料间植株高度、主茎叶片数、单株茎数、叶鞘基部宽度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性状可作为华南双季超级稻动态株型育种中秧苗期(早季30d、晚季18d)理想形态性状指标,即:早、晚季植株高度分别为35.0~37.5cm、33.5~35.5cm;早、晚季单株茎蘖数分别为2.0~3.0、3.0~3.2条/株,早、晚季主茎叶片数分别为5.8和4.9片,早、晚季叶鞘基部宽分别为0.71和0.51~0.54cm.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苎麻纤维基膜、黄麻纤维基膜、无膜(对照)三种育秧方法进行育秧、机插秧试验示范。通过试验得知:麻育秧膜育秧,秧苗素质好,机插漏插率低,苎麻纤维膜比对照分别增产6.5%、4.7%,白根数增加17.8%、9.9%,筛选出苎麻纤维膜做水稻育秧基膜效果最佳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编织布隔层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稻新型育秧方式,进行了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编织布隔层育秧秧苗素质比塑盘育秧好,生育进程快1。2d,其中编织布隔层加旱育保姆剂处理比塑盘加壮秧剂处理平均每公顷增产稻谷711.1kg,节省投资315元,增产效果极显著,值得在水稻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秧苗与湿润秧苗根系生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武运粳七号为材料,对水稻旱育秧苗和湿润秧苗根系生长的生理物质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埋育秧苗总根数、白根数、根系活力及活跃吸收面积较高,根系C/N舟低于湿润秧苗,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是湿润秧苗的数倍至数十倍,糖和硝态氮的较高积累不仅有利于维持秧苗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也为移栽后秧苗根系生长和新根的发生贮备了充足的营养物质。旱育秧苗移栽前根系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含量高于湿润秧苗。异戊烯基腺嘌呤(iPAs)、赤霉素(GA3)含量低于湿润秧苗,而移栽后3d,IAA、GA3、iPAs含量均高于湿润秧苗。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早稻育秧方式中,通过试验选择一种较好的早稻育秧方式,能够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产量,有效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下旱稻幼苗特异性表达cDNA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在特殊环境中(26℃、12h/12h光/暗周期、光强2500lx)的旱稻297二叶一心期幼苗为材料,构建了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差减文库。以干旱为处理,而有水状态为对照。通过筛选差减文库,共获得了141个克隆。分析表明,差减文库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