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进行了4个季节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出现浮游动物8门20大类709种。优势种的组成各海域显示明显差异,调查期间共有8种优势种,即:异尾宽水蚤(Temoradiscaudata)、普通波水蚤(Undinulavulgaris)、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pauper)、叉胸刺水蚤(Centropagesfurcatus)、亚强真哲水蚤(Eu calanussubcrass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和中型莹虾(Luciferintermedius)。浮游动物4季总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8.08~38.27mg/m3,平均25.27mg/m3,以冬季最高,夏、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平面分布呈斑块状,并随季节的变化发生漂移,春、秋季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台湾浅滩上升流区和北部湾北部近海区;夏季,自台湾浅滩至粤西近海一带水域密集度较高;冬季分布则相对较为均匀。栖息密度范围为0.24~621.13ind/m3,4季平均27.52ind/m3,平面分布总体以近岸水域最高,不同季节,分布趋势发生一定变化,高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台湾浅滩、北部湾北部和粤西近海。生物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3~5.55,平均3.90,自北向南递增。季节变化以夏、春季较高,秋、冬季较低。多样性阈值变化范围为0.02~4.63,平均2.93,多样性水平Ⅱ级,显示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陆架斜坡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5年7-8月南海北部陆架斜坡海域的浮游动物垂直分层采集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研究。样品利用Multinet浮游生物连续采样网采自0~200 m,200~350 m,350~450 m,450~600 m,600~750 m等5层。该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468种(类),其中以0~200 m水层种类最丰富,600~750 m水层最贫乏,种类数总体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但在350~600 m水层部分站位出现了回升。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垂直变化较明显,各水层均有出现89种共有种,占总种类数的19.02%;而单一水层出现的特有种(121种)占总种类数的25.85%。优势种有10种,角突隆剑水蚤(Oncaea conifera)为各水层的共有优势种,在不同水层还出现了特有优势种。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平均为62.79个·m~(-3)和34.81 mg·m~(-3),总体呈现由表层向深层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但在350~600 m水层大部分站位也略有回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大体分为3个群落,分别为0~200 m的上层水域群落、200~450 m的中上层水域群落和450~750 m的中下层水域群落。 相似文献
3.
鱼类分类学多样性是鱼类多样性保护和群落稳定性分析的基础。采用2014—2017年在南海北部沿岸7处海域的渔业资源监测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分类学相异性指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分类学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 7处海域共出现鱼类1 105种,以珠江口最多(958种),南澳岛最少(94种);2)研究海域可划分为2个类群:类群Ⅰ为雷州湾、珠江口、大亚湾,分类学多样性水平高;类群Ⅱ为陵水湾、南澳岛、海陵湾和防城港,多样性较低;3)总体平均分类差异指数(Average taxonomic distinctness index,?+)变化幅度较小(54.3~61.04),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大,但趋势不明显;4)陵水湾、海陵湾和防城港的?+均落在漏斗外。综上,在较大尺度上,研究海域鱼类物种热带-亚热带特征明显,?+总体呈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趋势;陵水湾、海陵湾和防城港有生境退化的迹象,因此定期进行渔业监测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在2015年夏季和冬季开展了南海北部海域不同粒级浮游动物碳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按照浮游动物粒径大小将其分成3个类群:小型(180~380 μm)、中型(380~500 μm)和大型(>500 μm)。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δ13C值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夏季浮游动物δ13C值变化范围为–24.19~ –19.57,小型和中型浮游动物δ13C值的高值均分布在研究海域南部;冬季浮游动物δ13C值变化范围为–23.89~ –19.69,空间分布特征与夏季相反。浮游动物δ13C值未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和粒径结构差异。各粒级浮游动物δ13C值与叶绿素a平均浓度的对数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浮游动物生物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2015年夏季和冬季开展了南海北部海域不同粒级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按照浮游动物粒径大小将其分成3个类群,即小型浮游动物(180~380 μm)、中型浮游动物(380~500 μm)和大型浮游动物(>500 μm)。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氮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高值区多分布于珠江口、东沙群岛和台湾海峡南部海域。浮游动物氮稳定同位素δ15N值出现显著的季节和粒径结构差异,其中夏季δ15N平均值高于冬季,以小型浮游动物尤为明显(P < 0.01)。各粒级浮游动物δ15N值随粒径增大而增加。小型和中型浮游动物δ15N值与浮游动物生物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大型浮游动物与浮游动物生物量则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6.
根据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南海北部海域采集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 106尾,测量其耳石样本的长、宽、周长、面积等形态指标,分析耳石形态特征,以探讨其耳石形态特征与个体体长、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线鱼耳石的形态指标在雌、雄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耳石的宽、面积及长宽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耳石的长、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在左右耳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主成分分析发现,耳石的长、宽、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周长、面积、最小外接矩形面积和半径比这8个形态指标为金线鱼耳石的主要形态指标。金线鱼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体质量的最佳拟合函数为多项式函数。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张网主要技术参数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2005年和1983~1985年渔具渔法调查资料,对南海北部张网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1983~1985年相比,现阶段张网网口纲长、网口网目尺寸和网身末段网目尺寸等稍有增大,网衣拉直长、网囊长和网囊网目尺寸等略有减小,网身长与网囊长之比、网身大头宽与小头宽之比等明显增大,其平均值分别由原来的5.8:1、19.8:1增至现在的13.8:1和26.2:1。张网主要技术参数的变化反映了张网渔具结构已经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积极的、革命性的改革。为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和促进张网渔业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特点研究相适应的选择性张网捕捞技术或装置,减少对幼鱼、幼虾资源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金线鱼流刺网渔业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粤阳东18023”渔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渔获销售记录,结合春、秋2季的渔获抽样测量数据,对使用单片刺网在南海北部作业的大型金线鱼流网船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以底层和近底层种类为主,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长尾大眼鲷Priacanthus tayenus和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为渔获优势种,占产量的29.7%、13.3%和10.5%,占产值的27.4%、24.4%和15.7%;渔船全年作业,汛期在11月至翌年3月,其中1月为旺汛期,休渔期的产量和产值在全年中所占比重很小;优势种渔获以成鱼为主,其CPUE的高值期与汛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的金线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线鱼以全体绯红、体侧有鲜艳的黄色纵带、光彩夺目而得名,是南海北部海区的重要渔获对象。金线鱼属鲈形目 Perciformes 金线鱼科 Nemipteridae、金线鱼属 Nemipterus。本属的种颇多,根据有关资料和我们在底拖网渔获物中的发现,金线鱼有下列各种:一、金线鱼 Nemipterus virgatus (Houttuyn)二、日本金线鱼 Nemipterus japonicus (Bloch)三、六齿金线鱼 Nemipterus hexodon (Quoy & Gaimard)四、波鳍金线鱼 Nemipterus tolu (Valenciennes) 相似文献
10.
长期来,我们对南海北部陆架区进行了常年的浮游动物调查,在已获得的大量样品中,除水母、海樽、浮游贝类等群体类型较大外,其余皆属体长为2~5毫米的中、小型浮游动物。但自1974年我研究所开展“西、南、中沙海域渔业资源探捕调查”以来,用大型浮游生物网由水深350米至表层垂直采集的样品中,和金枪鱼延绳钓钓获的金枪鱼、鲣、帆蜥鱼的胃含物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8-2019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得出南海北部的眼镜鱼(Mene maculata)产量主要来自于灯光围网,占其总产量的93.38%。利用剩余产量模型对围网作业功率在300 kW以上、功率在200~300 kW和功率在100~200 kW的CPUE数据进行了分析。模型计算出南海北部眼镜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151128.99~163139.34 t,平均为155298.09 t。依据处于优势地位的围网作业功率在200~300 kW的CPUE数据的模型评估认为,2019年发生了过度捕捞。该鱼种的总可捕量宜下调为3.6×104t。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利用“北斗”号调查船的SimradEK500回声探测-积分系统在南海北部海域获取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方法对该海域的带鱼科(Trichiuridae)鱼类、蓝圆(Decapterusmaruadsi)、竹鱼(Trachurusjaponicus)、金线鱼科(Nemipterus)鱼类以及大眼鲷科(Priacanthidae)鱼类等5类23种经济鱼类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带鱼科、蓝圆、竹鱼、金线鱼科和大眼鲷科的资源量分别为50.4×104t、16.3×104t、10.4×104t、9.8×104t和9.2×104t,其中带鱼科的资源量密度以冬季和粤西海域最高,蓝圆和竹鱼的资源量密度都以秋季和粤东海域最高,但竹鱼的资源量密度秋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金线鱼科秋季在112°30′~116°E珠江口近海海域自西南到东北出现高度密集分布带,大眼鲷科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分布较广泛,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度密集区。 相似文献
13.
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1997-2000年东海北部(29°30′~33°00′N,122°30′~128°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选取生物量占总生物量90%的前27种鱼类,运用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法,研究了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显示东海北部鱼类组成可分为三个群聚类型,即近海群聚、较深海域群聚和外海群聚。近海群聚的主要种类有凤鲚(Coilia mystu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黄鲫(Setipinna taty)等;较深海域群聚的主要种类有鳀(Engraulis japonicu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等;而竹(竹夹)鱼(Trachurus japonicus)、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黄鲷(Taius tumifrons)、水珍鱼(Argentina kgoshimae)、日本海鲂(Zeus fober)、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remtrionalis)等为外海群聚的主要种类。同时分析了水深、底层温度、底层盐度等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聚的关系,表明影响鱼类群聚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水深、底层盐度。不同群聚间的种类分布是重叠交错的,并没有明显的群聚边界,但密集分布海域各异,不同群聚的种类组成在不同季节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其种类组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南海北部枪乌贼渔情预报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2014年南海捕捞信息网络获取的南海北部200 m等深线以内近海底拖网渔业数据,结合环境遥感数据,构建南海北部枪乌贼类(Uroteuthis sp.)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选取海表水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CHL)等环境因子,采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建模,并分月份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系数,从而建立南海北部枪乌贼类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渔场分布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可从模型中推断各环境因子的最适范围和变化趋势;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ect,CPUE)高的渔场主要分布于HSI大于0.5的海域,其他HSI高的海域可能为潜在渔场。对不同因子权重系数的研究发现,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渔场分布的重要因素。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其准确率达到75%以上。该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权重系数的HSI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南海北部枪乌贼渔场。 相似文献
15.
南海北部陆架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头足类有28种,分隶于3目5科8属;优势种为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杜氏枪乌贼L.duvaucelii、中国枪乌贼L.chinensis;头足类渔获率区域分布自东向西递增,A断面最高(11.95kg·h^-1),E断面最低(7.20kg·h^-1);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平均渔获率为9.53kg·h^-1;头足类60~180m水域分布较多,并密集分布于100m左右水深处;其平均资源密度为127.10kg·km^-2。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主要捕捞种类最适开捕规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南海水产研究所使用elefan技术基于体长数据求得的南海北部50种主要捕捞种类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以Beverton-Holt模型计算最适开捕年龄后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计算其相应开捕体长,再参考实际调查最小性成熟体长、临界体长、拐点体长和Froese-Binohlan经验公式计算的初次性成熟体长范围等数据确定最适开捕规格;部份分海区研究的种类先确定同一种类于各海区的最适开捕规格,再考虑不同海区的适用性确定其在南海北部的最适开捕规格。本文研究了南海北部50种主要捕捞种类的最适开捕规格,结果表明,所求得的最适开捕规格比原广东、广西、福建“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实施细则暂行规定”的开捕规格都大;建议选择19种在以往的生产中和历次调查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产量较高的主要捕捞种类作为南海北部实行开捕规格保护幼鱼幼虾措施的指标种,并提出开捕规格的随机抽样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1999年期间南海水产研究所5次渔业资源调查的底拖网渔获率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30多年间,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底拖网渔获密度的下降非常显著,分别下降72%和81%,其中北部大陆架沿岸、近海和外海分别下降71%、74%和70%。南海北部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均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沿岸和近海过度开发较严重,外海过度开发的强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7~2002年的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水平、现存生物量水平等4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方法:海水水质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A值);营养结构为氮、磷、硅的含量水平以及三者比值判别法,营养水平为营养指数法(E值);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为水平分级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结果表明,海域pH值的均值范围为8.07~8.15,溶解氧的范围为5.67~6.03 mg.L-1,无机氮的范围为3.04~4.15μmol.dm-3,磷酸盐的范围为0.18~0.34μmol.dm-3,均符合中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有机污染指数(A值)范围为-0.411~0.237,营养水平指数(E值)范围为0.10~0.34,表明海水未受有机污染,海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海域Si∶N∶P的比值为14.8∶13.2∶1.11,海水营养结构总体上表现为硅和氮的比例偏低;初级生产力水平范围为5~1级,年平均值为3级,属“较高”水平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现存生物量分别为3级、5级和4级,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本次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9项单因子指数值均低于1.0,而综合指数为0.58,表明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然而,珠江口、粤东和粤西近海有局部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浓度超标,存在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