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方芳 《农家致富》2008,(4):32-32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严格无菌操作程序在食用菌菌种生产和栽培袋制作过程中,从培养基灭菌到接种和培养菌丝,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培养出高纯度的食用菌菌种和熟料栽培的菌丝,这是获得食用菌栽培成功,减少用药的最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常压灭菌灶造价低、容量大,一直是各地食用菌栽培者离不开的灭菌设施.但由于土灶灭菌时间长,常有烧干锅的现象发生.笔者从事食用菌栽培时间较长,曾帮菇农建造了不少灭菌灶,现介绍一种既能知道锅内水位,又能快速补充热水的简易常压灭菌灶(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3.
二、消毒与灭菌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有,土壤里、水中、空气里、人体上、动植物体上以及培养食用菌的培养料、设备、工具上都有微生物存在.对食用菌来说,其中相当部分是有害的,我们通常将这类有害的微生物统称为杂菌.人工栽培食用菌,要求丰产、稳产、优质,排除杂菌的危害和干扰,彻底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栽培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湿热高温灭菌和微波灭菌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及水分的含量,2种子实体间相差不大,而总糖、粗纤维、粗灰分、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总糖、铜、铁和钙在湿热高温灭菌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中的含量较高,而粗纤维、磷、锌、硒、VB1及VB2含量在微波灭菌培养料栽培的子实体中较高.试验证明,微波灭菌培养料栽培平菇对其营养价值没有不利影响,硒、VB1等营养成分还有明显提高,微波灭菌技术可以在平菇培养料灭菌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产业已由家庭分散经营逐步过渡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此必须建造一些大型、超大型土灭菌灶。但由于灭菌仓容积大,加之食用菌栽培袋比较软,相互堆积挤压,造成仓内蒸气循环不畅,容易形成灭菌死角, 致使部分栽培袋灭菌不彻底。笔者用圆钢、角钢等焊接成灭菌钢篮(见附图),作为盛装栽培袋的容器,能保证灭菌仓内空气畅通,确保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主料生产食用菌。本文介绍了秸秆基料化栽培平菇和黑木耳(挂袋栽培)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料配方、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科学挂袋(黑木耳)、采收标准、采收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6,(5)
正降低成本使用食用菌液体菌种,每袋菌种成本仅几分钱,只有固体菌种的五分之一,用液体菌种接种,比固体菌种接种工作效率提高4~5倍。工艺更简便液体菌种没有级别之分,也就是说液体菌种既可以作为母种接原种,也可以作为栽培种直接接栽培袋,简化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8.
根据普通病人肠内营养制剂的设计原理,以牡蛎肽为蛋白质来源,麦芽糊精为碳水化合物来源,添加一定量的玉米油、鱼油、海水螺旋藻、果蔬粉等成分,研制获得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研究了干热灭菌、微波灭菌和辐照灭菌3种灭菌工艺对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灭菌工艺。结果表明,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为淡绿色均质固体粉末,溶解性较好;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为16%、9%、75%,各项营养指标评价与进口制剂相当,其灭菌工艺最优选择为辐照剂量8kGy,其次为微波功率640W、110s的微波灭菌。  相似文献   

9.
木腐类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要解决的第1个关键点是将培养基无菌处理,传统的做法是用土灶、常压灭菌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这种方法灭菌周期长、耗用燃料多、环境污染严重并且灭菌不彻底,传统灭菌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食用菌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大规模的设施化食用菌生产中大多采用脉动真空高压蒸汽灭菌,这种灭菌方法灭菌彻底、周期短、耗能低,已被越来越多的食用菌生产者所采用。  相似文献   

10.
培养料灭菌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灭菌即将培养料中的杂菌全部杀死.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再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生产造成损失.灭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龟子绿僵菌的液固双相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龟子绿僵菌是重要的害虫致病真菌,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方法对MA4-37菌株进行发酵,研究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及其厚度、浅盘固体发酵、袋装固体发酵对金龟子绿僵菌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优化控制发酵过程。结果表明,液体发酵较适合的培养基为发酵液B(大豆1%、蔗糖1%、NaCl0.5%、MnSO40.5%,用KH2PO4-K2HPO4缓冲液调节pH值为6.0~7.0),采用该培养基时液生分生孢子产量和菌丝生长量均最高,分别达到4.3×109个/L、5.99g/L。固体发酵时,浅盘发酵方法优于袋装发酵,其中采用配方F的固体培养基(碎米600g、大米300g、H2O 50%、KH2PO4-K2HPO4缓冲液0.05%、蔗糖0.5%),厚度在1.3cm时,浅盘培养7d的产粉量可达16.1mg/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芦笋"冠军"花药培养技术。[方法]以杂交一代品种"冠军"为试验材料,研究花药组培过程中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及生长调节剂对愈伤分化成苗的影响。[结果]采用0.1%升汞灭菌5 min,再接种在添加NAA 0.8 mg/L+6-BA 2.0 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先暗培养10 d,再光照培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达16.5%左右。[结论]建立了芦笋"冠军"花药培养技术体系,为开展芦笋全雄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与纯化棉花的优势内生菌。[方法]以棉花幼苗为试材,表面彻底消毒后,取组织匀浆涂布于不同培养基平板,观察培养出的菌落形态、挑取不同形态的菌落,然后进行平板划线纯化、镜检、斜面低温保存和菌种鉴定。[结果]不同灭菌时间对棉花幼苗具有不同的灭菌效果。灭菌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好,杂菌越少。灭菌8 min较合适。分离后在固体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了不同特征的单菌落,其菌落形态和颜色有所差异。有表面光滑的,有表面萎缩的,有周边圆润的,有周边呈不规则形状的。对所标记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部分菌落被染成红色。[结论]芽孢杆菌为棉花内生菌的优势种群,它的分离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金童观赏南瓜离体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消毒时间、外植体来源、激素组合等因素对观赏南瓜(金童)组织培养技术离体繁殖影响的研究,建立了其离体繁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利用子苗获得外植体过程中,南瓜种子用70%酒精表面消毒30 s,再用0.1%HgCl2溶液消毒10 min,可以获得最佳的消毒效果;在再生过程中,顶芽外植体的芽诱导率比子叶外植高;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为2/3 MS+6-BA 0.5 mg/L+3%蔗糖+0.7%琼脂。  相似文献   

15.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从河北省迁西县购入的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分别在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MEA平板培养基上研究灰树花菌丝体的培养特性,并在哈尔滨地区对其进行了用液体菌种代替固体原种的栽培技术研究,包括一级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栽培种制作与培养及出菇管理技术。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菌体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灰树花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浓密,白色,绒毛状至絮状,菌落厚;在MEA培养基上生长较弱,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简单分隔、少数为节状分隔的薄壁菌丝、厚壁的纤维菌丝、圆形至椭圆形的厚垣孢子以及八面体形的晶体等结构。灰树花液体菌种栽培的结果表明:一级试管斜面菌种,灰树花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粗壮;二级液体菌种在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好,10d时菌丝长满培养液,菌丝量也较多。由于采用了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从制种到采收的整个过程共需要75~80d,生产周期比二级种为固体原种的常规方法缩短了40~50d,能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稻曲病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稻曲球上分离到病原真菌,通过柯赫法则鉴定,该病原茵为稻曲病菌.对稻曲病菌的实验室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能够在PDA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其生长温度在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8℃,温度过低或过高均抑制菌丝生长;在pH为4~10的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8;同时测定了不同碳源和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木质素降解酶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裂褐菌为材料,接种于固体PDA培养基和液体(天然与人工)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直径,液体培养基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活性。[结果]裂褐菌接种到PDA培养基后,菌落在24 h内形成,在144 h内扩展到整个平板。30℃时生长较慢,菌落的扩展速度为0.296 1 mm/h,37℃条件下菌种萌发较早,菌落的扩展速度为0.443 3 mm/h。液体天然与人工培养基的Lip酶活在第8和10天达到最大,分别为373.09和278.75U/L;MnP酶活在第11和10天达到最大,分别为396和295.36 U/L。整个培养周期内,天然培养基的LiP和MP的产量均高于人工培养基。[结论]使用天然材料培养裂褐菌的效果优于人工材料。  相似文献   

18.
赵艳  王海新  苏君伟  尤淑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015-2016,2033
[目的]获得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及使长期保存导致生长势退化的试管苗复壮。[方法]设置不同的灭菌方法和不同的培养基进行马铃薯茎尖脱病毒及脱毒苗的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芽外植体灭菌效果以质量分数5%的NaClO灭菌时间2 min与0.1%的HgCl2灭菌时间3 min组合效果最佳;茎尖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GA30.1 mg/L+6-BA 0.5 mg/L+IBA 0.2 mg/L,平均诱导率为58.25%;从MS液体和MS固体2种不同的培养基来看,MS液体培养基可以起到壮苗的作用;从扦插和平铺2种不同接种方式来看,平铺的接种方式可以加快脱毒苗繁殖速度。[结论]为马铃薯的组织培养快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对黑白轮枝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在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轮枝菌在甜菜、甜瓜及梅干培养基生长较好,在Christen培养基上生长很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甘露醇和天门冬酰胺,在3~28℃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3℃,在2℃或29℃时,该病菌停止生长;该病菌的上限致死温度为45℃处理7 h;该病菌很耐低温,在-25℃条件下存放18个月仍具有活性,在pH4~11均能生长,在pH6.5左右时生长速度最快,当pH<3.5或>11.5时,该病菌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