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染碎叶病毒的蕉柑苗置光照培养箱内每天16h 光照40℃,8h 黑暗30℃处理10d,再用16h 光照35℃,8h 黑暗30℃处理7d.取0.2mm 的茎尖进行茎尖嫁接,获得无碎叶病的苗木,已感染碎叶病毒的新会橙苗用同上方法处理后再用16h 光照40℃,8h 黑暗30℃处理42d,取茎尖嫁接,也获得无毒苗.在玻璃室中7~8月间自然高温处理已感染碎叶病毒的蕉柑苗10d 以上和新会橙苗24d 以上,从其上采0.2mm 的茎尖进行茎尖嫁接。也获得无碎叶病毒的苗木.  相似文献   

2.
Koizu.  M 宋瑞琳 《福建果树》1991,(2):51-52,14
由碎叶——枳橙矮化病毒引起的嫁接口皱折病状,在日本的一些枳壳砧品种或无性系上发现。近年来,由于大力进行高接换种而引起某些病毒包括碎叶——枳橙矮化病毒(TL—CSV)广泛传播。利用40/30℃(白天/夜间温度)处理60天以上可以脱除碎叶病毒,然而温州蜜柑苗木不耐这种热处理温度。由 Murashige 等发现,经 Navarro 等改进的茎尖嫁接技术能够有效地脱除病毒,类病毒及柑桔螺原体(S.Citrl)但碎叶病毒例外。本文报道了利用茎尖嫁接结合短期予热处理脱除温州蜜柑“Niyu”的碎叶病病毒。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结果树上的芽作为接穗进行茎尖嫁接,最终获得7株茎尖嫁接苗。对所获得的茎尖嫁接苗,应用指示植物腊斯克枳橙、墨西哥来檬和伊特洛格香橼亚利桑那861-S-1分别鉴定柑橘碎叶病、衰退病和裂皮病,用PCR检测技术鉴定柑桔黄龙病。结果表明:1、3、4、5、6号迟熟蕉柑单株不带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和黄龙病,可用作繁殖无病毒苗木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4.
一、发现与分布 Wallace和Drake(1962)报导,在加利福尼亚州,从中国引进的北京柠檬(Meyer柠檬)上,发现除带有衰退病毒——苗黄病毒复合体外,还带有一种过去未曾描述过的病毒。这一病毒在墨西哥来檬(Citrus aurantifolia)和厚皮来檬的(C.excelsa)嫩叶上引起斑点;厚皮来檬叶变小、扭曲、畸形、叶缘有些破碎,根据病害这一症状,特称为“碎叶病”(Tatter leaf)。试验的13株北京柠檬都发现带有这种病毒,其中2株不带衰退病——苗黄病毒复合体的亦带有这种碎叶病毒。  相似文献   

5.
单独采用茎尖嫁接法或单独采用热处理法均难脱除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夏季高温时期采芽进行茎尖嫁接获得的5株茎尖苗全部脱除SDV。夏季高温时期将带毒苗置简易玻璃温室中自然热处理38天,然后采接穗用常规嫁接法嫁接于枳橙实生苗上,获得的9株嫁接苗全部脱除SDV。采用昼(光照)40℃、夜(黑暗)30℃各12小时热处理7至43天,结合茎尖嫁接获得的72株茎尖苗亦全部脱除SDV。  相似文献   

6.
柑桔无病毒树的生长和结果表现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柑桔存在着碎叶病、裂皮病、黄龙病、衰退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等病毒类病害 ,而广东则主要受黄龙病的为害 ,其次是裂皮病和碎叶病 ,近几十年来使柑桔生产屡遭重大损失。广东省柑桔生产近年大滑坡 ,黄龙病的长期肆虐是最主要的原因。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柑桔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据调查 ,广东很多果园因未能种植无病毒苗使黄龙病的发病株率为 10 %~ 30 % ,严重的达 80 %以上 ,且幼龄树发病比重大[1] 。在生产上若柑桔感染黄龙病等病毒病 ,植株要经过一个潜伏期才表现症状 ,但在潜伏期间树体的生长、开花结果往往已受到抑制。柑桔栽培无病…  相似文献   

7.
柑桔碎叶病是由一种曲杆状病毒引起的病毒病 ,主要危害以枳及枳的杂种为砧木的柑桔树。现有报道指出 ,柑桔碎叶病已在全国各柑桔产区普遍分布。一些本地早、早桔、朱红、柑、蕉柑、兴津早温、宫川早温、北京柠檬、文旦柚、红心柚、冰糖橙、大红甜橙、雪柑、暗柳、新会橙、改良橙 (红江橙 )、森田脐橙等品种中鉴定到碎叶病[1] 。最近笔者又从天草、茂谷柑、贡柑、砂糖桔等品种中发现了碎叶病 ,感病的地区有南宁、桂林和柳州。感病树表现为枳砧嫁接口附近接穗肿大 ,结合处环缢 ,呈黄褐色界层 ,植株矮化 ,受强风等外力推动 ,砧穗结合处容易断…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脱毒方法有多种,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热处理,即将苗木保存在高温下采穗,嫁接在无毒实生砧木上,以获得无毒苗。一般认为以昼温40℃、夜温30℃为宜。但有的品种不能忍耐这一温度,且需要处理20天至数月的较长时间。为此,我们对各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不同繁育方式获得樱桃苗木的病毒携带情况,为今后樱桃苗木最适繁育方式的选择以及苗木无毒化栽培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随机采集中国樱桃实生苗、樱桃砧木扦插苗、甜樱桃实生苗的样本各30份,樱桃砧木组培苗60份,采用RT-PCR法对6种病毒进行检测。【结果】6种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经序列分析证明,6种病毒片段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病毒核苷酸序列有较高一致性。本实验田间随机取样的中国樱桃实生苗、樱桃砧木扦插苗、樱桃砧木组培苗、甜樱桃实生苗的带毒率分别为86.67%、70.00%、0%和76.67%。中国樱桃实生苗样本植株带毒率为86.67%,单独侵染PNRSV的比例较高,为53.33%;樱桃砧木扦插苗的样本中樱桃坏死锈斑病毒(CNRMV)、李属坏死斑病毒(PNRSV)和樱桃绿环斑驳病毒(CGRMV)检出率分别为36.67%、26.67%和20.00%,这3种病毒樱桃扦插苗田间携带率较高;甜樱桃实生苗的田间带毒率为76.67%,其中95.66%为樱桃病毒A(CVA)单独侵染;从两个不同产区所取樱桃砧木组培苗(共60份样品)未检测到樱桃常见6种病毒。【结论】中国樱桃实生苗与砧木扦插苗的田间带毒率均较高,分别为86.67%和70.00%。甜樱桃种子不可默认为无病毒携带,反而极易感染与传播樱桃病毒A(CVA),并非无毒苗最佳繁育材料。  相似文献   

10.
1990年调查发现我所实验场的实生桃苗普遍长势弱,生长慢,须根少,並长出大量根结。经鉴定属爪畦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侵染所致。采用恒温热水处理病苗根部疗效显著。试验设30℃30′、40℃25′、45℃20′、50℃15′、60℃10′及不加热作对照6个处理,每处理8株,重复4次;3月6日从病圃取回2年生桃病苗,用自来水洗净根部泥土,分别置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优化葡萄试管苗脱毒体系,以携带葡萄蚕豆萎蔫病毒(GFab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灰比诺病毒(GPG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和葡萄病毒E(GVE)共5种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方式和时间以及热处理后茎尖和腋芽培养对脱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方式影响试管苗的存活率和脱毒效率,以38℃/光照8 h+32℃/黑暗8 h变温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38℃/光照16 h+32℃/黑暗8 h变温处理以及38℃恒温/(光照16 h+黑暗8 h)处理。取38℃/光照8 h+32℃/黑暗8 h热处理10、15、20、25、30和40 d的试管苗1.5 mm左右的茎尖和茎尖下第1、2腋芽接种培养,茎尖存活率高于腋芽,繁殖成苗后检测,均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其中热处理10 d的平均脱毒率为52.38%,25和30 d的脱毒率均达100%;随热处理时间延长,接种茎尖和腋芽的存活率下降,故热处理时间以25 d为宜。  相似文献   

12.
塑料薄膜日光温室番茄越冬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地区处于辽东半岛南端,气候比较温暖.以金州区为例,1984~1986年年平均气温在9.7~10.3℃之间,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在-5.9~-6.8℃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16.9℃。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我们用塑料薄膜日光温室(不加温)进行番茄越冬生产试验获得了成功,并通过市级技术鉴定。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选择向阳背风、土层比较深厚和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PH值6~7的地块建造温室。如图: 温室一月份晴天中午,室内最高温度达到30℃;最冷天气早晨揭苫前室内温度有时下降到-2℃(短时间)。 塑料薄膜温室保温性能强于玻璃温室,特别是10~11月份气温尚…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开始,我们先后应用指示植物对天草、不知火等10个从日本引进柑桔品种的原材料感染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柑桔碎叶病毒(CTLV)、柑桔衰退病毒(CTV)、柑桔鳞皮病毒(PSV)的情况进行了鉴定;2002年4—5月应用A蛋白DAS—ELISA法检测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原材料不带裂皮病、碎叶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但都带有衰退病毒强毒系,津之香的原材料带有鳞皮病。对带病的品种植株,  相似文献   

14.
密度调控是容器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以木荷1年生轻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分盘密度(25株/盘、30株/盘、36株/盘和81株/盘即不分盘)开展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密度下容器苗生长、生物量、N/P吸收及苗木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各分盘密度处理下容器苗苗高、地径符合合格苗要求,而不分盘容器苗高径比超出合格苗的要求范围;不分盘处理下容器苗苗高最高、生物量最大,但其苗木分化程度高,不整齐;36株/盘处理容器苗地径、根冠比指标最优,苗木分化程度低,较整齐;随分盘密度增大,苗高、高径比逐渐增加,两者均在不分盘时达最大值,分别为72.84cm和122.08cm,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容器苗茎、叶、单株生物量、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及苗木分化亦随分盘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加;单株和茎叶N/P浓度和含量同时随分盘密度增大而提高,此现象表明养分充足时苗木的较快生长并未致使养分的稀释;容器苗质量并不仅仅依据苗高、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相对不分盘,分盘处理容器苗质量关键指标地径、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根冠比、根系养分分配占比和合格苗产量均得以显著提高,在36株/盘时容器苗地径、根系生物量、根冠比及根系N、P分配占比均最大,合格苗产量亦最高。因此,分盘密度因影响容器苗生长和分化、N/P吸收分配及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进而影响苗木质量;木荷1年生优质容器苗培育,应实施分盘育苗,较佳的分盘密度可为30~40株/盘。  相似文献   

15.
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及应用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无病毒苗木可以克服目前柑桔上发生较重、难以用化学药剂预防或防治的黄龙病、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等(类)细菌性或(类)病毒性病害,实现柑桔苗木的无毒化栽培。因此推广和应用柑桔无病毒苗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 目前世界上繁育无病毒苗木的最佳方法是茎尖嫁接脱毒或热治疗,即选定良种优株,进行茎尖嫁接,经鉴定、证实茎尖嫁接苗无病毒后,用作母本扩大繁殖。此方法出苗周期需3~4年。 如要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无病毒苗木,常采用指示植物鉴定技术,即选定成年良种优株,按其需要选择不同的病害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16.
1、热处理的八朔柑花粉授粉 采集八朔柑花粉,将其分成四组,各组按如下之一种方法处理:40℃处理30分钟;40℃处理60分钟50℃处理30分钟,50℃处理60分钟(以下简称40℃×30′40℃×60′50℃×30′50℃×60′)。之后,将热处理后的花粉分别授到八朔柑未成熟花(长度约为成熟花的一半)的柱头上,每处理均授30朵花,授粉后套袋一周。  相似文献   

17.
苹果无病毒苗木组培快繁流水线生产包括转接进瓶、增殖快繁、促发生根、温室炼苗和大田移栽。皇家嘎拉在改进的MS增殖培养基上28天增殖20~25倍。在改进MS生根培养基上生根数平均每棵达7条,长度达5cm。采用弥雾装置炼苗,炼苗成活率高达98%。采用营养土配方和弥雾装置,移栽成活率由70%提高到90%。100m~2组培车间年产苗木30万株。  相似文献   

18.
脱除柑桔碎叶病病毒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碎叶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引起重视的一种病毒病害。它主要为害以枳壳或枳壳杂交种为砧木的柑桔树,其症状表现为嫁接口附近的嫁接穗部肿大,接合处呈环状隘缩,树冠叶片黄化等,严重的病树表现出衰退、矮化、遇强风或用手轻推病树,嫁接口部位易折断,造成柑桔生产上的重大损失。自1962年在美国加洲的北京柠檬上首先发现此病以来,相继在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和我国的台湾、浙江、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均有报道柑桔不同品砷植株感染碎叶病。我省柯冲等从1985年以来对福建省柑桔  相似文献   

19.
正本基地创建于1996年,是一个集科研、技术推广、苗木繁育为一体的大型苗木繁育基地(原东港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占地面积20 hm2,温室10栋。主要繁育果树苗、草莓苗、蓝莓苗、绿化苗,年出圃优质苗木500万株。2014年可供如下苗木。  相似文献   

20.
(1)起苗。若苗圃土壤较干旱,在起苗前7天左右应浇水。起苗时,沿苗行一端,在两行苗木中间向下深挖土层,深度为30~40厘米,然后将苗木自下向上托起。这种方法具有起苗快、伤根轻的优点。 (2)包装。包装是苗木邮寄成败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为:①将干枝截留50~60厘米后打成捆,打捆时应注意去除“伤、病、弱”苗。②根系要均匀地蘸满泥浆,待泥浆晾半干后,放在湿棉布上,根系周围用湿细锯木屑填充(湿布和湿细锯木屑的含水量以用单只手用力握紧不向下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