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鹌鹑个体小,刚出壳时体重只有7 ̄8g,比鸡、鸭、鹅等家禽驯养时间短,胆小怕惊,有一定的神经质,育雏时应掌握如下技术要点。1运输运输鹑苗的器具容量不宜过大,并隔成小方格,每格放雏不超过50只,且底部要平坦,车速要慢,遇到不平路面或转弯时还要减速。否则,鹌鹑很易向一边倾斜而被压死。如果路途较远,应每小时检查鹑苗1次。2温度刚出壳的鹌鹑体温调节能力差,第1 ̄3天育雏室温度要保持在37 ̄36℃;4 ̄10天35 ̄32℃;以后每周下降2 ̄3℃,直至脱温时室温维持在22 ̄25℃。3湿度育雏前期,由于室温高、鹌鹑的排泄量小,室内容易干燥,应在地面适当洒水,调…  相似文献   

2.
<正>1苗木选择及运输1.1苗木的选择。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最好就近选择,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干形好的良种壮苗,不要选择弱苗、病苗或有机械损伤的苗。1.2起苗。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需保留完整的根系,侧根长20cm以上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尽量减少根系失水。1.3运苗。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保持根部湿润,避免风吹日晒,凡需长途运输的苗木,裸根苗根系要蘸  相似文献   

3.
对于不留种的雄鹌鹑和产蛋率低的雌鹤鹑要采取育肥后处理,鹤鹑的育肥一般采取箱内育肥法,现就此法向大家做以下介绍: 1、淘汰时期 当雄鹌鹑满5周龄时,即可确定是否留种,对于不留种的,便可淘汰育肥.当雌鹤鹑产蛋1~1.5年,产蛋率低于30%时,也要淘汰育肥.  相似文献   

4.
捕获迁飞季节滞留在微山湖地区(苏、鲁、皖三省交界处)的野生日本鸣鹑40只,9雄31雌,采集本地种鹑场家鹑37只,10雄27雌,进行二者正反交.家鹑(♂)×野鹑(♀)组合的F1代未能成活,本研究供试F1均为野鹑(♂)×家鹑(♀)组合的F1代.通过对F1代生殖腺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的杂交F1代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不存在合子后生殖隔离,使通过家鹑再野生化恢复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有效规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梅清 《农家顾问》2005,(4):45-46
1.抓繁殖,育幼鹑 每年春秋两季孵化鹌鹑较为适宜。因此,要抓住这个适宜季节,很抓配种繁殖。每只公鹑每天只能交配一次,多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方法:将单笼饲养的公鹑捉出,放入母鹑笼内,进行自由交配,交配后就捉出,以免浪费公鹑精力和引起母鹑反感。以后每天交配一次。在第一次交配后至少经过4~5天才生出受精蛋,所以应当用7天以后的蛋作种蛋。  相似文献   

6.
周超 《新农村》2015,(3):26
<正>1.雏鹑的科学饲养管理雏鹑是指出雏到21日龄的鹌鹑。(1)饲养密度雏鹑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周龄为150~180只,2周龄为120~150只,3周龄为100~120只。饲养密度过大会影响雏鹑生长;饲养密度过小则会影响养殖效益。(2)饲喂技术饲养雏鹑,一般采用自由釆食或定时定量饲喂方式。出壳1天后,可喂给适量蒸熟蛋黄和碎玉米,1周龄内日喂6~8次;1周龄后可饲喂混合饲料,每天饲喂5~6次(包括夜间2次)。饲料要适当拌湿,手捏能成团而又松散  相似文献   

7.
鹌鹑产蛋期极易发生霍乱病和白痢的危害.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珍禽和野鸟发生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各龄期的鹌鹑都易感染.但育成鹑和产蛋鹑的易感性更高。最急性者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病鹌鹑精神萎顿.羽松嗜睡。食欲下降.腹泻下痢,排灰白色稀便,产蛋鹑停止产蛋.病程短促.几小时或1~2天死亡。防治方法:应坚持接种禽霍乱菌苗.同时密切注意本地区的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8.
<正> 饲养鹌鹑投入小、管理简易、成本低、效益高,是一条致富的途径。现将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育幼鹑。每年春秋两季孵化鹌鹑较为适宜。每只公鹑每天只能交配1次,多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将单笼饲养的公鹑放入母鹑笼内进行自由交配。交配后就捉出以免浪费公鹑精力。以后每天交配1  相似文献   

9.
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杂交F1代的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日本鸣鹑和家养鹌鹑进行杂交试验,观察并测量F1代早期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结果表明:F1代公母鹑生长发育基本上保持同步,在6~7周龄时达到性成熟,此时代谢旺盛,绝对生长强度在降低的过程中突然增大,公鹑为3.51 g/d,母鹑为3.49 g/d。F1代鹌鹑自交,能够产生F2代,充分说明野生日本鸣鹑和家养鹌鹑彼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同一个物种。这可为家鹑再野生化,恢复野生日本鸣鹑群体规模,保护该物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1.雏白痢 雏白痢是常见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鹑精神萎靡。粪便呈白色糨糊状。在病鹑饲料中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恶林均有一定效果。笼内要保持清洁干燥.温度稳定,防止过密拥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石韧 《农家致富》2004,(24):11-11
鹌鹑养殖是江苏靖江市近年强势崛起的一大优势产业。该产业以靖江市鹌鹑协会为纽带,联结全市200多个养殖户,先后办起种鹑场、苗鹑炕坊、鹌鹑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市年栏存鹌鹑300万只,产蛋3200吨,主要销往上海、南京、无锡、南通等地,全市农民从这一产业中年增收12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商品仔鹑养至3~4周龄鹑体成熟后都作为肉食用。淘汰的种鹑也作为肉食用,但也有用这种鹌鹑来生产大蛋作为特级食用蛋的。1.法国迪德克(FM系)肉鹑体型硕大,体羽栗褐色(属野生羽型),6周龄开产,年产蛋率70%~75%,蛋重12.5~13.5克,每只鹑日耗料33~35克,料蛋比4∶1(含种鹑)。(见中插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传统漂盘发苗存在运输效率低,漂盘易损,回收难度大等问题。[方法]进行了裸苗运输研究,以提高烤烟烟苗运输及移栽效率。[结果]裸苗烟框运输运苗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烤烟烟苗运输及移栽效率。[结论]裸苗运输适合在大片的专业化移栽区域适用。  相似文献   

14.
1.青年鹌鹑的饲管 雏鹑在育雏保姆器生活20天后就可上笼饲养,此时的鹌鹑处于由雏鹑向成年产蛋鹑过度的阶段,称为青年鹌鹑。青年鹌鹑已可以通过羽毛和脸部颜色分清雄鹑和雌鹑。此时的鹌鹑羽毛已经丰满,健壮、活泼,具有比较强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苗种要选好首先是选择口碑好的苗场,保证鱼苗质量的可靠性。选苗应选择同一批鱼卵同时孵化出来的苗,如果非同一批卵的苗,生长上会有较大的差异,饵料不足时会有自相残杀的现象;其次,选择活力强的苗,拿鱼苗前先查看鱼苗的活力状态,挑选较强活力的苗,加州鲈鱼苗被驯好可以吃饲料就是好鱼苗了;最后,太大的鱼苗不利于运输,2~3厘米规格鱼苗便于运输也符合被驯吃  相似文献   

16.
张闻  李明 《吉林农业》2003,(1):28-29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对蛋鹑产蛋量影响很大。为了取得种用蛋或商品食用蛋的平衡生产,饲养中应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1、保温增温 温度直接关系到产蛋鹑和种鹑的产蛋力与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月令公母鹑鹌在不同配种比例情况下的受精率孵化率试验和测定了不同月令公母鹌鹑的种用价值。结果表明:母鹌鹑3—13月令,公鹌鹑5—13月令均可种用,其中母鹌鹑3—5月令时孵化率略高于其它月令。配种比例均以1:3.5—1:4为最佳,此比例下的受精率和孵化最高,分别为77.4%和81.6%,因而可减少公鹑的饲养量,有效地利用种鹑,以降低养鹑的经济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鹌鹁的繁殖力强,生长速度陕,鹑卵经孵化16-17天即出壳。初出壳的雏鹑约重8g,经4~5天体重可增加1倍。40日龄的鹑体重为其初生重的20~25倍,到45天左右发育成熟,母鹁开始产蛋。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母鹑1年可产蛋280~300枚,国外最高记录达480枚,有5%的母鹑1天可以产2枚蛋。鹌鹑繁殖周期短,1年可繁殖3、4代,繁殖率高达1000倍。  相似文献   

19.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对蛋鹑产量影响很大.为了取得高产种用蛋或商品食用蛋,饲养中应采取以下5项措施: 1保温增温 温度直接关系到产蛋鹑和种鹑的产蛋力与鹑蛋品质、受精率及孵化率.鹑舍适温在22~24℃,可获最佳效果.允许范围在17~30℃,而超过30℃或低于17℃,其产蛋率则大受影响;若舍温低于10℃或高于37℃,则产蛋率剧降或停产.因此,在严冬或早春时应采取保温、增温措施;夜间在鹌鹑笼上要加盖保温材料,并适当加大笼养密度至90~100只/m2;或者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搭双层塑料大棚(两层薄膜间隔5~10cm),在大棚内养殖鹌鹑.  相似文献   

20.
鹌鹑本是一种野生的鸟类,在动物学分类上它属脊椎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科(或雷鸟科)、鹌鹑属。由于鹌鹑具有体型小、性成熟早,产蛋量高,生产周转快,经济价值高,抗病力强等优点,使现代养鹑业成为一门新兴的家禽饲养业。虽然它不可能代替养鸡业,然而农户、饲养场都可饲养。对饲养蛋鹑的饲养者来说,能尽早的准确地区分雌雄,淘汰多余的雄鹑,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我们所试验观察与文献资料有关的介绍,现总结如下几条,以供参考。 1、从体型上区别 这一点最为奇特,一般的畜禽,雄性都比雌性体型要大,但对鹌鹑则相反,雄鹑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