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轼咏茶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枪旗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技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  相似文献   

2.
咏湖心岛茶     
湖上青螺七二峰 ,心香着意化神功。岛随佳品传名远 ,茶待贵宾情更浓。咏湖心岛茶@黄雪睛  相似文献   

3.
咏茶诗话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栽培和利用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特别是不少文人墨客在饮茶之余,写诗作赋,吟咏茶叶。早在唐代就出现了不少吟咏茶叶的诗歌。“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蛾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敷花前北窗下  相似文献   

4.
咏茶宝塔诗     
正~~  相似文献   

5.
咏碣滩茶     
沅陵碣滩产名茶,雾满群峰景色佳。胡后回朝宫廷饮,睿宗越海赴瀛涯。田中笑忆千年客,总理钟情老紫砂。两国交流追古昔,香茗见证友谊花。  相似文献   

6.
阳璐西 《福建茶叶》2016,(3):384-385
通过分析茶文化在宋代兴盛的背景及原因;对咏茶文学在宋代发展时受到的一些影响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咏物文学、宋代社会风气等因素,并围绕咏茶文学代表性人物苏轼展开了对宋代咏茶文学的分析,旨在加深对当时咏茶文学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何抗 《福建茶叶》2022,(5):283-285
中国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多种文化特色相结合,其中茶文学是茶文化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宋代咏茶文学艺术不但表现出了比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并且也展示出了宋代文学群体的美学追寻和审美能力等,所以,宋代咏茶文学拥有不可小觑的探究价值.本篇文章在对宋代茶文化的进步和咏茶文学创作的背景所进行的探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咏茶诗四首     
曾庆辉 《茶叶通讯》2011,38(2):16-16
手捧茶壶对朝阳,自升炉火煮三江。红颜不共曾郎老,幸有佳茗伴我香。  相似文献   

9.
武夷茶诗是武夷茶文化的一个方面,为数甚多,此只就少见引用的,选录阅人十家之作十三首,聊添茶兴。魏杰《武夷杂咏》(四首选一首)杰字拙夫,自号鹤山樵者、桃岩居上,清陶县人。诗见《逸园诗钞》卷四:武夷深处是仙家,九曲溪山遍种茶;最是一年春好景,情歌日日来新芽。叶在衍.《武夷茶市》在衍室名“花南砚北之斋”,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闽县人。诗见《唐风集》页十拔尽新芽谷雨天,许多异种说岩前;泰西也有卢金榜,岁岁争输百万钱。伊秉经《清夫寄至新茶》秉缤字组似,号墨卿、默庵,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土,宁化县人。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宋代咏茶词存在的背景,并从描物、抒情、言志三个方面进行了宋代咏茶词的审美鉴赏,同时就品鉴咏茶词,促进当代茶文化旅游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经历了470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在这个过程中茶文化自身不断完善,同时对每个时代的文学领域也产生着巨大影响。茶文学诗词是茶文化与文学的整合,茶文学在唐宋两代发展最为兴盛。本文就以宋代的咏茶文学为例,对其发展与价值进行几点讨论。  相似文献   

12.
张文莉  张建兵 《福建茶叶》2016,(12):316-317
咏茶诗词,是中国茶文化与诗词文化结合的产物.唐宋文人的诗词创作与茶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而咏茶诗词本身,不仅彰显出了唐宋文人所具有的文学风采,同时也体现出了唐宋文人依托于茶所表现出的审美追求乃至人生理想.本文在对唐宋时期咏茶诗词的兴起与繁荣景象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分别对唐代与宋代咏茶诗词所具有的审美追求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储光羲(707~760),兖州人,一说涧州(今江苏镇江)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官太祝,转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曾受职,后被贬官,死于岭南。注释①(?)粥:指烧煮的茶。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粥.”②当昼:指中午。④炎晖:炎热的日光。④淹留:停留:滞留。茶粥  相似文献   

14.
王昌龄、储光羲咏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龄(约698—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调氾水(今河南荥阳西北)县尉。因世乱返乡,道经毫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相似文献   

15.
正茶香酒熟田千亩,云白山青水一湾。若是老天容我懒,暮年来共白鸥闲,这是郑板桥《书七绝十五首》中的自况之词,栩栩然一位徜徉白云青山边的世外隐士形象,他夜月酒醺,春雨品茗,天机潇洒不杂尘念,与海滨白鸥无间相对。郑板桥(1693—1765),清代江苏兴化人(今属江苏泰州),是书画诗词均甚有成就的才子,是一位热衷于品茗的文人。在友人的眼中,郑板桥的身影也总是与茶联系在一起,清代沈廷芳《题郑板  相似文献   

16.
陈楠 《福建茶叶》2016,(5):303-304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竞相挥洒创作,呈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咏茶诗词作品,其中又以苏轼的咏茶诗词为典型代表。苏轼的咏茶诗词准确再现了当时的茶礼、茶俗、茶艺等,承载着丰富的茶文化信息。本文从茶叶、茶艺、人生与心境四个方面对苏轼咏茶诗词中的意境美作出详尽分析,展示出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和淡雅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7.
黄晓芳 《福建茶叶》2022,(1):261-263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咏茶诗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咏茶诗词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咏茶诗词推广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传播,只有在个别的地区,咏茶诗词文化会有所交流和发展.另外,在学术研究方面,对咏茶诗词文化的挖掘也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仍然是一种小范围的研究,咏茶诗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待进一...  相似文献   

18.
本期刊登刘岳耘同志介绍的清代陶澍《咏安化茶》诗四首,对于湖南和安化茶史的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线索。其中指出清嘉庆间,由于茶园缺乏培育,采制不图改进,以致地利日尽,产量日少,品质下降,对现代的茶叶生产也大可借鉴。陶氏写的五言古体诗,用典较多,个别诗句较为深奥,除刘文中已经诠释的以外,有一些词句一般读者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咏茶诗词从先秦开始到清末结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蕴,它不但是古代先民的浮世绘,记录着先秦百姓的日常生活;还体现着平静温和的文人气息,代表着文人的独特心理。既包含着礼仪天下的友情观,也蕴藏着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隐居梦想。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拥有着独特情趣的文学味道。中国咏茶诗词囊括着强大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各种传统文化互相融合渗透的结果,从一个侧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20.
茶对我国影响深远,至今能对我国的社会、文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茶的发展产生了茶文化,茶文化又涵盖了无数的人文哲理,无论是对当时还是现在其传递的人文精神都给予人们一定的启迪。基于此,本文从苏轼咏茶诗为重点来探讨其咏茶诗中带给人们的人文价值向度的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