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倒刺()肠道粘膜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倒刺()(Barbodes sin ensis)又名青波,为江河中下层鱼类,以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在重庆地区已有收集江河鱼种进行江河网箱养殖成功的实例.中华倒刺生长快,食性为杂食性而易于饲养,且品质很好,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江河名优鱼类.本文收集了嘉陵江北碚段的中华倒刺,对其进行了消化能力及肠道粘膜的扫描电镜观察,以便积累一定的基础资料,为中华倒刺开发为名优人工养殖对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简要介绍了刺鲃、中华倒刺鲃及倒刺鲃的生物学、人工繁殖、养殖研究现状。对刺鲃及其相近种类今后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名称中华锯倒刺鲃Spinibarbichthyssinensis(Bleeker),又名青波、青板、乌鳞。属鲤形目、鲤科、锯倒刺鲃属。特征体长而侧扁,腹部较园,头较尖,吻钝,稍向前突出。口端位,呈马蹄形。有须2对,吻须略短,颌须较长。眼中等大小。下咽齿为3行,齿式一般为2.3.5/5.3.2。鳞大,侧线鳞28-36,背鳍IV,9,第三不分枝鳍条棘状后缘具锯齿,背鳍前有一匿于鳞下的平卧倒刺。臀鳍Ⅲ,5,末端可达尾鳍基部。身体背部青黑色略带泥黄色,腹部黄白色或银白色。各鳍略带青灰色,末端略带黑色。地理分布中华锯倒刺鲃只分布于长江  相似文献   

5.
中华倒刺又名青波、青板、乌鳞、黑岩鲤等,隶属于鲤形目、鲤科、亚科、四须属。是广泛分布于长江上游、特别是其支流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中华倒刺肉质肥美、细嫩多脂,为产区上佳食用鱼。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外,中华倒刺因其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饲料来源广等特点,还是一种优良的池塘、网箱养殖推广新品种。近年来,由于无节制的滥捕、工业废水污染、发展水电修堤筑坝造成洄游通道被截断、产卵场被破坏等原因,中华倒刺的捕获量已从70年代中期以前占渔获物比重的13%降至目前的不到0.5%,中华倒刺的天然资源已急剧减少,为…  相似文献   

6.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贺红川 《淡水渔业》2003,33(4):43-45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研究@贺红川$四川省水产学校!合川401520~~  相似文献   

7.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俗称青波鱼,我所始于2003年开展其人工驯养、培育工作.该鱼原为江河野生鱼类,其具有生长快、食性杂、适应性强的特性.为适应淡水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提高淡水养殖效益的要求,我所经数年研究,在驯化培育的基础上突破了人工繁殖技术难关,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人工繁殖技术,为该鱼在的推广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 (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 er) ,地方名青波、青板、乌鳞 ,以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为人们所喜食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深受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 ,由于江河野生资源日益枯竭 ,市价居高不下 ,一些养殖单位都竞相饲养 ,但种苗的数量受到限制 ,仅从江河捕捞的鱼苗根本不能满足成鱼规模养殖所需。开展中华倒刺鱼巴的人工繁殖 ,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中华倒刺鱼巴繁殖生物学在自然水体中 ,4~ 8月是中华倒刺鱼巴的产…  相似文献   

9.
吴雅雅 《水产养殖》2011,32(3):17-18
中华倒刺鲃俗名青波,隶属鲤科,鲃亚科,四须鲃属,倒刺鲃亚属,多生活于长江中上游及其附属水系的江河中。具有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25kg)、生长快、适温范围广(0~36℃)、抗病力强、饵料容易解决、易驯养、成活率高和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一系列适宜养殖和消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光倒刺鲃与中华倒刺鲃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佩贞  朱必凤  刘主 《水产科学》2006,25(5):240-245
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体内短期培养,空气干燥法制备了光倒刺鲃、中华倒刺鲃的染色体。并对其组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倒刺鲃的染色体组型公式是2n=100=18m 30 sm 26 st 26 t,NF=148;中华倒刺鲃的染色体组型公式是2n=100=18m 28 sm 28 st 26 t,NF=146。  相似文献   

11.
丁磊  顾金寿 《内陆水产》2006,31(12):13-13
中华倒刺鲃体长而侧扁,头锥形,吻钝,口亚下位,须2对(吻须短,颌须则长达眼径后缘),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体背青黑,腹部灰白,各鳍青灰色,后缘为黑色,幼鱼尾鳍基有一黑斑,成鱼不明显。其性成熟一般在3龄~4龄。  相似文献   

12.
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倒刺■(Spinibarbus sinensis(Bleeker)),又名清波、乌鳞、清板,隶属于鲤科,■亚科,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是产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严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今后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人工养殖对象。本文将其养殖技术作简要介绍,供参考。l 生物学特性1.l 生活习性 属广温性鱼类,在我国南方地区可常年进行养殖,但水温对其生长影响较大,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当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表现为食欲减弱,水温超过34℃时,基本停食。…  相似文献   

13.
中华倒刺鲃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中华倒刺鲃不耐低氧,喜欢水质清新的水域,白天常成群栖息于二底为乱石的流水中,早晚及夜间则到有水草的浅水处摄食。杂食性,以高等水生植物、藻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为食。适应温度为0~36℃,最适生长水温22~28℃。冬季中华倒剌鱼巴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春季水位上涨后则到支流中繁殖、生长,形成干支流间的短距离洄游。渔民就常利用中华倒刺啬巴的这种洄游习性进行捕捞。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倒刺鲃营养成份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华倒刺鲃蛋白含量15.41%,高于鲫鱼与黄颡鱼,与草鱼和鳙鱼基本相近;脂肪2.12%,高于鲫鱼、草鱼、鳙鱼和黄颡鱼,低于斑点叉尾鮰;肌肉含水量是79.93%,EPA与DHA含量较高。16种氨基酸总量为15.35%,4种鲜味氨基酸为6.07%,优于鲤鱼与草鱼,低于鲫鱼。中华倒刺鲃营养价值适中,具有一定的开发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倒刺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 ,用含粗蛋白质 37%~ 38%的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并辅以其它动植性饲料饲养可达性腺成熟 ,其性成熟年龄雌鱼为 4龄、雄鱼 3龄。适宜产卵水温为 2 0~ 2 8 5℃ ,最佳产卵水温为 2 3 5~ 2 6 5℃。水温 2 0~ 2 8 5℃时产卵效应时间为 10~ 14h ,孵化出膜时间为 39~ 4 8h。孵化出膜稚鱼体长 6 83~ 7 38mm。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安徽开展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于2010年从湖北引进中华倒刺鲃苗种,培育至性成熟后,于2016年5月20日和6月8日分两批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试验,共催产雌鱼40尾,雄鱼31尾,之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缸和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结果表明:全长5 cm左右的中华倒刺鲃苗种,在安徽经过6年池塘培育后可用于人工繁殖,催产率为90.91%~94.44%,受精率为92%~96%,孵化率在80%以上。仔鱼出膜后6~7 d即可下塘培育,两批共下塘鱼苗66万尾。  相似文献   

18.
中华倒刺鱼巴地方名青波、青板、乌鳞,属鲤科,鱼白亚科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干、支流中,其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喜欢生活在流水环境中,它以其肉质细嫩、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得人们喜爱。2003年我们根据中华倒刺鱼巴的习性,结合本地区的气温,进行了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鱼巴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网箱的结构与设置网箱为5m×4m×2.5m的双层结构,内层为无结聚乙烯网,四周网目1.5cm,底层网目0.8cm。外层为3×3聚乙烯保护箱,网目为3cm。网箱设置于黎城湖上游,避开主河道,设…  相似文献   

19.
面积一般300~2000米^2,水深1.0~1.5米。放养鱼苗前土池须进行清塘处理,清塘在放养前7~10天进行,按每亩60~75千克生石灰注水溶化成石灰浆水,将其均匀泼洒全池,再将石灰浆水与泥浆搅均混合,以增强效果.次日注入新水,7~10天后即可放养。用生石灰、漂白粉交替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漂白粉6~7千克)比单独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探讨在自然条件下 ,培育中华倒刺鱼巴鱼苗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放养密度 ,观察记录了鱼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体长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的水花放养密度以 1 50尾 /m2 左右为宜 ,仔鱼早期生长较慢 ,2 0cm后生长较快 ,养殖水温以 2 8~ 32℃为最佳。试验共用鱼苗 5万多尾 ,通过 50天的培育 ,鱼苗体全长从 1 0cm长至 7 5cm ,尾重达 5 3g ,平均成活率达 96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