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母猪果豆腐果苷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采收原料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是有效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采用乙醇提取法对不同时期采集的母猪果果实进行豆腐果苷提取,结果表明:在同一年里采集的果实,于2月、4月、8月采集果实的豆腐果苷含量不同,分别为0.33%、0.55%、0.80%;不同年份采集的母猪果果实,其豆腐果苷含量也有差异,2004年8月采集的果实的豆腐果苷含量为0.63%,2005年8月采集的果实的豆腐果苷含量为0.80%。建议生产中在8月份采收母猪果果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榕树果的营养成分,为榕树果野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野生榕树果的总酸度、有效酸度、粗脂肪、果胶、粗纤维、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C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榕树果中粗纤维、果胶、蛋白质、总糖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4.611%、2.644%、2.224%、1.676%和1.292%,维生素C的含量为0.057 15 mg/g。与6种常见蔬果的营养成分含量相比,榕树果的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相对较高,而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低。[结论]榕树果的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鸡蛋果     
鸡蛋果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黄循精目前世界上栽培的鸡蛋果有紫鸡蛋果和黄鸡蛋果两大类,另外还有紫、黄鸡蛋果间的杂交种。紫鸡蛋果原产南美洲的巴西至阿根廷一带;黄鸡蛋果可能原产澳大利亚。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鸡蛋果分布。我国鸡蛋果的引种工作始于20世纪初,190...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研究旨在建立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大果黑果枸杞嫩茎作为外植体,以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初代、继代以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适合大果黑果枸杞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 MS+ZT 0.2 mg/L+IBA 0.01 mg/L,在此培养基上,腋芽的生长状况良好,萌芽率高达88.73%,且玻璃化的情况很少;同样, ZT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效果要优于6-BA,适合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ZT 0.15 mg/L+ IBA 0.01 mg/L,在此培养基上,组培苗的生长速度快,其增殖倍数可达5.83倍,组培苗基本没有玻璃化现象,且苗生长健壮;适合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 MS+IBA1.0 mg/L,生根率可达100%。[结论]适合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炼苗移栽的基质配比为腐殖土∶珍珠岩=1∶1,在此基质中培养的苗木均长势良好,成活率高达92.37%。[结论]该研究为大果黑果枸杞的规模化生产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普兰店市同益乡苹果烂果病普遍发生,其中富士苹果烂果率高达6.8%,国光烂果率达0.57%,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在总结生产中防治该病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病害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以下防治方法,供广大果农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棚早春番茄易出现尖顶果、桃形果、指形果、疤果、裂果、空洞果等畸形,畸形果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使其经济效益大幅下降。据调查:畸形果植株达30%-50%时,一般造成减产10%-15%,经济收入减少15%-25%。番茄畸形果的产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低温、光照不足:畸形果的出现,根本问题出在番茄花的最初形成期,即花芽的分化期。番茄在第1-3穗花芽分化期,  相似文献   

7.
采用酸水解法测定蒜头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发现,蒜头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根据其精确分子量推算,得出每个蒜头果蛋白分子的各氨基酸残基数约为503个。其中酸性和碱性氨基酸残基含量分别为23.06%和13.32%,说明蒜头果蛋白是一种酸性蛋白质;亲水作用较强的氨基酸残基占总氨基酸残基数的50.3%,说明该蛋白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比较好,便于用0.9%生理盐水溶解其干粉样品,为蒜头果蛋白作为药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农村百事通》2007,(6):82-82
“果大多”多功能:不需要环剥,少摘夏梢,对叶盛,无病虫害,花粉充足的果树,即使花少些仍能强迫95%以上的果树丰量坐果,控梢保果,小年变大年!根深叶茂,叶黑厚大,果匀质优,大甜艳丽!本品无毒,绿色,不杀虫菌,但会产生顽强的获得抗病抗逆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长白山钙果蛀果害虫的主要种类和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于花后一周开始悬挂诱捕器诱捕成虫,当诱到第一只成虫时地上部喷施药剂,以后每隔20 d喷施一次药剂,直到果实成熟前1个月为止,试验结果表明:梨小、李小是危害长白山钙果的两种主要蛀果害虫。梨小食心虫有3次羽化高峰,其中以第一、三羽化高峰期较长,第二个高峰期峰值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李小食心虫第一、三两个羽化高峰期峰值较高,持续时间较短,第二个高峰期峰值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药剂防治以地上部喷施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同期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0.
以龙葵果和蓝靛果为原料,经前期处理后先确定两种果汁的混合配比,经鉴定结果确定最佳配比为1:1.选择以混合果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三个因素为单因素实验,以感官评价评分为实验数据,并且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方.以黄原胶,卡拉胶,瓜豆胶三种稳定剂分别单独进行实验,并且测定沉淀量,经试验结果表明,龙葵、蓝靛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混合果汁添加量为14%,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0%,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06%,稳定剂的种类为黄原胶,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1.
何金旺 《广西农学报》2007,22(A01):46-48,51
通过分析影响罗汉果果实大小及品质的主要因子,提出选择种苗、科学管护、控制单株挂果数量、重施壮果肥和适熟采收等5项技术措施,于2005年在桂北三江侗族自治县罗汉果生产上推广应用44.02 ha,当年项目区罗汉果的大果率和大中果率分别达36.83%和86.11%,比采用常规栽培的对照区分别提高了21.24和28.13个百分点,增幅分别达136.24%和48.52%,共为果农增收80.95万元。  相似文献   

12.
金叶风箱果和紫叶风箱果的抗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风箱果属的2种彩叶树种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的1年生离体休眠枝条为试材对其抗寒适应性进行研究.采用人工低温冷冻法,对其1年生休眠枝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得出金叶风箱果半致死温度为-42.1℃,紫叶风箱果半致死温度为-43.8℃,紫叶风箱果的抗寒性略强于金叶风箱果,与恢复...  相似文献   

13.
以20年生大红袍为试材,研究中果型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以叶定果的留果量技术。结果表明,中心枝结果母枝按叶果比3∶1定果,留果数2~6个,侧生枝结果母枝和采果痕枝结果母枝按叶果比4∶1定果,留果数2~4个,可获得92%左右的等级果,平均单果重33.4 g,果实大小均匀,外形美观,着色良好,单果重在30 g以上的特级果和一级果约占50%,二级果和三级果约占40%。  相似文献   

14.
凯特芒果属晚熟品种,主要栽种于四川攀枝花和云南华坪地区。果肉溃败病是此区域凯特芒果的主要生理性病害。分析果肉溃败病果与正常果果肉、果核氮磷钾养分差异,结果表明:果肉溃败病果果肉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高出20%以上),果核氮、磷含量却显著低于正常果。过量施用氮、磷、钾肥是造成凯特芒果果肉溃败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探明不同颜色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更好地选择果袋并进行优质生产奠定基础。以10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比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果锈发生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锈发生率表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对照、红袋、白袋、蓝袋、绿袋和黑袋的果锈发生率达到较高水平的时间分别为盛花后97 d、107 d、107 d、107 d、122 d和107 d,对应果锈发生率分别为19.47%、12.48%、12.42%、9.62%、7.59%和0.84%。对照、蓝袋的果皮较亮,黑袋的果皮较暗。对照、白袋和蓝袋的单粒质量均在盛花后107 d达到最大值,其他处理在盛花后122 d达到最大值,且白袋的最大单粒质量最大,为15.57 g,其次是蓝袋。对照、白袋和黑袋的果实硬度较大,绿袋和蓝袋的果实硬度较小。对照、白袋、蓝袋和红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较高,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盛花后97 d达到18%或以上,绿袋和黑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盛花后107 d均达到18%或以上。总之,蓝袋可以显著降低阳光玫瑰葡萄...  相似文献   

16.
柱果铁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柱果铁线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柱果铁线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柱果铁线莲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柱果铁线莲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3.014%。柱果铁线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29.696%),其次是棕榈酸(12.370%)、α-松油醇(8.554%)、4-乙烯-2-甲氧基-苯酚(6.474%)、2-正戊基呋喃(4.063%)。圆底烧瓶的大小、温度及加水量是柱果铁线莲挥发油提取的关键,而添加正己烷有利于挥发油的提取与收集。[结论]该研究从柱果铁线莲挥发油中鉴定出51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研究雪莲果营养浆水工艺技术,为雪莲果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鲜雪莲果为原料,针对雪莲果在加工过程中易褐变、易沉淀等实际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0℃杀青6 min雪莲果出汁率达90.1%,颜色为淡黄色;采用食盐0.06%、Vc0.3%、柠檬酸0.3%、时间40 min,雪莲果汁护色效果最佳;采用0.3g/100ml果胶酶+0.3 g/100ml纤维素酶复配处理雪莲果果汁,果汁澄清状态最佳;雪莲果原汁含量20%,柠檬酸含量0.1%,白砂糖含量9%,蜂蜜含量0.5%的雪莲果营养浆水口感风味及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18.
12种中草药提取物防治杧果采后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浓度为20mg/ml的12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溶液对杧果进行浸果处理,观察其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杧果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八角、荜茇、肉桂、砂仁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效超过68%,防治作用比较显著。12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中,有10种对杧果蒂腐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砂仁、香附子、荜茇、八角对杧果蒂腐病的防效超过了50%。八角、荜茇、砂仁对2种采后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高于商业杧果保鲜剂。  相似文献   

19.
苹果果梗和表面缺陷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苹果果梗与果体的识别方法和果面缺陷的查找方法.根据苹果果梗的特性,提出用分块扫描判断果梗是否存在;分析了苹果的坏损表面与非坏损表面的不同反射特性,以及不同灰度值象素点数的统计特性,找出坏损区域,并从中区分出果梗和果萼.对1 5幅无果梗的图象判断准确率为100%,对90幅果梗完好图象的准确率为88%.试验证明该方法对坏损的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棚室栽培番茄中,常会出现果形不正的变形果,如空洞果、乳头果、开心果、裂果等,降低商品质量,影响效益。造成畸形果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种: 1、空洞果 果实膨大期缺水和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