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干旱地区酿酒葡萄成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葡萄成熟过程中,果实重量呈双"S"型变化,含糖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含酸量在达到较高水平后,持续下降,最终含量受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白色与红色品种的适宜采收成熟度:含糖量与糖/酸分别是190~204g/L、17~22,190~210g/L、17~25。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葡萄种质资源稳定的SRAP-PCR分析体系,为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基础.[方法]45份葡萄资源叶片为材料,利用单因素法对影响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最佳SRAP-PCR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50 ng,Mg2+ 1.5 mmol/L,引物0.2 μmol/L,dNTPs 0.2mmol/L,TaqDNA聚合酶0.5U,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0μL.[结论]优化后的葡萄种质资源SRAP-PCR反应体系,利用该体系能够扩增获得清晰、稳定的条带,可以用于葡萄遗传多样性及种质资源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5~ 1 997年对葡萄新品种爱格丽及对照品种赛美容、雷司令的酿酒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爱格丽含糖量高 ,含酸量适中 ,不同年份的成熟质量稳定 ,果实品质优于对照品种 ;2爱格丽干白葡萄酒的总酚、铁、铜等含量低于对照 ,其挥发脂和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酒 ;3爱格丽干白葡萄酒具浓郁的玫瑰香味、优雅的花香和热带水果 (甜瓜、芒果 )及干果香气 ,口味醇和柔美 ,协调爽净 ,酒体丰满。酒质优于雷司令和赛美容干白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目的】建立并优化葡萄种质资源稳定的ISSR—PCR体系,为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22个葡萄种质资源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葡萄基因组DNA,并利用单因素法对影响ISSR反应体系中的各个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为:模板DNA30ng,dNTPs0.3mmol/L,引物0.5μmol/L,Taq DNA聚合酶1.0U,反应体系为25.0μL。【结论】优化了新疆葡萄种质资源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各个影响因子,利用该体系能够扩增获得清晰、稳定的条带,可以用于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黑莓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莓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发酵菌种、接种量、SO2用量、主发酵温度对黑莓果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Y3酵母为酿酒菌种,接种量为0.007%,SO2用量40 mg·L-1,主发酵温度23℃,后发酵温度16℃,陈酿3个月,澄清剂PVPP(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1.7 g·L-1,可获得宝石红色,澄清透明,酒香纯正,具典型黑莓风格的果酒. 相似文献
12.
以巨峰葡萄为材料,利用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在28℃的条件下进行葡萄酒发酵试验,测定了主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精度并用气相色谱测定了发酵和陈酿过程中芳香物质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巨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规律均是增加趋势,发酵各天对甲酸乙酯的含量无显著的影响(p>0.05),对乙酸乙酯、正丙醇、异丁醇、乙酸异戊酯和异戊醇有显著的影响(p<0.05).在陈酿过程中,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和乳酸乙酯的含量均是增加的,异戊醇的含量是降低的,正丙醇和异丁醇的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陈酿各天对甲酸乙酯、乙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乳酸乙酯的含量无显著的影响(p>0.05),对正丙醇、乙酸异戊酯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刘延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6):191-196
通过对澳大利亚葡萄和葡萄酒的考察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 ,介绍了澳洲葡萄酒业的总体情况、主要产区和酒厂及设备和工艺。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了验证沙棘米醋的醒酒效果,采用灌胃法将鸡和大白鼠随机分成四组,一组作对照组只给灌50°白酒,其他三组作实验组分别灌4%的沙棘米醋,2%的沙棘米醋,1%的沙棘米醋,比例均为1∶1,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沙棘米醋具有醒酒作用;2%~4%的沙棘米醋醒酒效果比1%的沙棘米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18.
在控制条件下,以CaCN2(0,1.50,2.00,2.50mol/L)、H2CN2(0,0.12,0.24,0.36,0.48mol/L)、硫脲(0,0.13,0.26,0.39,0.53mol/L)处理黑虎香和霞多丽葡萄的双芽枝条,研究各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葡萄休眠枝条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萌芽整齐度指标上,CaCN2优于H2CN2和硫脲,但最大萌芽率之间差别较小。对单一药剂,促进萌发效果随药剂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最大萌芽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陕西渭北高原的山地(海拔1 152 m,1 096 m)和平地(海拔818 m)酿酒葡萄园的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小气候因子,调查了各试验点葡萄物候期、产量因素、植株生长量等生长特点,并经单酿试验对葡萄酒进行了成分分析及感官鉴定。结果表明,温度、≥10℃活动积温均为平地高于山地,山地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相对湿度5~8月呈递增趋势,之后有所下降,各点差异不明显。海拔最低的平地葡萄园总日照时数最少,海拔较低的山地葡萄园则最高。总降雨量山地大于平地,在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平地的物候期较早,单株产量较高。植株生长量和果实糖酸比,平地葡萄园大于山地,在山地上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单宁含量山地高于平地。山地葡萄酒感官质量显著优于平地,而山地上又以海拔较低处的质量优于海拔较高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