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振兴乡村战略"的提出,促进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各类乡村文化旅游层出不穷。因此,要重点加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要意识到乡村文化旅游的优势,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市场调研,分析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本文主要对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概括,并重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2.
阳朔县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乔  杨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80-20582,20654
在解析乡村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概述了阳朔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3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综合分析了阳朔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资源、产业、市场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阳朔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环境、行政管理、经营方式、信息滞后及利益分配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阳朔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其在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方面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理顺部门关系,完善旅游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宣传促销,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3.
张丹 《农技服务》2009,26(9):142-143
柳州市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坚实、客源市场丰富等优势,也存在对乡村旅游认知尚浅,新的公休假制度实施带来了机遇,新型产品的开发亟需解决,以及如何满足距离远近两方客源的需求是给乡村旅游带来的新挑战。通过转变政府的观念意识、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品牌设计侧重需求宣传等可以促进柳州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头洲村作为广西"百年清官村",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旅游开发,但江头洲村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本文以江头洲村为例,分析用特色文化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文旅融合发展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江头洲村作为"百年清官村"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显著,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特色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对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不高,缺乏财力、物力、人才和政策的支撑,游客季节性显著等。针对问题,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视角,提出大力打造"百年清官村"文化旅游高端品牌,完善旅游市场六要素,开发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产品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永生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6):214-216,220
秦东地区位于陕西省东部,是我国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独特性,但优势却没有发挥出来,还存在旅游结构单一、开发程度滞后、总体水平薄弱等问题。从产业化角度培育秦东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才能合理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塑造陕西东大门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6.
黄翠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43-4644,4673
论述了融安县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包括自然环境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经济环境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和人文环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促进融安县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包括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区位因素,充分利用农副产品、打造品牌优势,充分利用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化旅游经济发展基础,充分考虑人为因素、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并从旅游资源开发质量、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宣传及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旅游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阳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晋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11-113
作者对信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区位、政策、市场及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出信阳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信阳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振兴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8.
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87-6989
乡村旅游即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乡村风貌、农村生活与农俗风情为主要载体,以农业和乡村为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镇江市客源市场充裕,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为镇江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农业旅游的开发,不仅能推动镇江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改善镇江的旅游产品结构,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简析了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镇江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同时资金投入不足,旅游项目缺乏,宣传促销不到位。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镇江市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系列对策,即,做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突出当地旅游品牌特色,打造精品线路,规范管理,加强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黄翠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99-8502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日益发展,民族乡村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中的重要产业。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特点突出,极具开发的优势,同时也面临开发劣势、机遇及威胁。笔者对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构思,以期通过探索融水县乡村旅游活动促进融水县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客流量市场较为庞大,交通十分便利,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最佳城市之一。北京乡村依托丰富的山水生态景观资源,把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开发乡村民宿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发展。通过对北京乡村民宿旅游发展背景的分析发现,北京乡村民宿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具备良好的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乡村民宿旅游的主要类型,指出乡村民宿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存在服务质量堪忧、缺乏实地考量以及品牌建设薄弱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乡村民宿旅游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议,即完善民宿管理制度,提高村民经营水平,与环境融为一体,以及深挖文化资源、走品牌化建设道路等。  相似文献   

11.
泛漓江流域以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为中心,具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和条件。加快发展这一地区的乡村旅游对于丰富桂林旅游地的旅游内容,减轻漓江风景区旅游承载压力,以及提高漓江流域群众生活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SWOT-AHP法,从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区位优势、资源开发深度、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周边旅游市场竞争等20个指标,对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应采取依靠优势去削减威胁的ST发展战略,以实现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村民自主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遵循自由民主的原则,有助于调节乡村旅游开发中资源不足、资源开发不充分与乡村可开发旅游资源闲置的矛盾。基于光泽县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光泽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以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主体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并提出光泽县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对策,以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刘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47-4249,4288
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乡村旅游市场的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二手资料的收集,对济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客源;形成市场、政府、社会三元一体的运营系统,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展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完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4.
胡粉宁  丁华  郭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37-10538,10586
从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其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从而对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7个主类进行类型结构及数量、质量评价,并从乡村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角度,对其分布组合进行评价。总结了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认为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级别较高;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占有绝对优势,具有开发潜力;民俗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突出,地域分异明显;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资源组合状况良好,各资源区特色突出。以期为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是甘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村社区居民和社区其他相关组织进入到乡村旅游建设发展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管理经验优势和组织优势,来开发、管理和控制社区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其社区自身受益,更能够形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乡村资源为基础的各种乡村旅游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单一发展、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障碍。基于SWOT模型,分析了福建连城梅花山发展乡村旅游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基础,从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加强旅游社区参与和健全旅游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梅花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梦微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436-1439
为了探求乡村旅游开发对桠溪镇生态环境的影响,运用结构式访问的方法对国际慢城桠溪镇六个行政村之一的高村进行实地调查,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对桠溪镇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客观方面包括环境现状(空气、水、土壤)和污染因素(生活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排泄物污染、秸秆焚烧污染),主观方面包括村民对环保的主观意识。从中找出其生态治理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同时发现其“治之得宜”之处,进行经验总结与分析,从而对一般性的乡村旅游开发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虽然桠溪镇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桠溪镇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具有启示意义。基于研究对一般性乡村旅游开发提出建议,即政府应在政策上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对村中客流量的调控必须要以景区环境的承载力为前提;乡村旅游开发应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放大自身优势;乡村旅游应坚持生态优先,重视可持续性发展与低碳发展;乡村旅游应坚持可持续理念,杜绝盲目追求短期GDP增长;应注意提升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杨载田  邓运员  刘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15-1617,1717
从交通区位条件、建设大南岳旅游的发展契机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方面分析了白果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认为其旅游资源的特点在于乡村田园山色与丹霞风光交相辉映;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且多具传奇色彩;三大红色旅游资源品牌交相辉映。强调了白果古镇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进行科学定位,塑造品牌,突出乡村主题,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46-147
该文简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以及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同质化现象严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专业化乡村旅游人才缺乏、营销推介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全域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包括全域统筹,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错位发展,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创意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市场等.  相似文献   

20.
秦东地区是陕西省的"东大门",也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优势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还存在着旅游结构单一、开发程度滞后、总体水平薄弱等问题。从政策工具角度研究秦东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策略,能够在开发乡村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秦东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