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1个玉米品种在平凉旱塬露地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平凉市旱塬区露地条件下,以富农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1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五谷704折合产量最高,为12788.89 kg/hm2,比对照增产11.86%;其次是武科9号,为11727.78 kg/hm2,比对照增产2.58%;陇单5号位居第3,为11577.78 kg/hm2,比对照增产1.26%。五谷704较对照增产幅度较大,抗旱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平凉市旱塬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谷子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非常严重的情况下,6个参试品种中有3个品种比对照长农35号增产,增产幅度为1.6%~10.7%,其中,张杂谷10号产量居首位,平均为7 017.0 kg/hm2,比对照增产678.0 kg/hm2,增产率10.7%;抗旱性、抗倒性强,对黑穗病、白发病等主要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张杂谷5号产量居第2位,平均为6 604.5 kg/hm2,比对照增产265.5 kg/hm2,增产率4.2%;抗旱性、抗倒性较强,高抗白发病。张杂谷10号和张杂谷5号这2个品种花期集中,灌浆速度快,产量性状好,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6.4%.这3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均抗锈病、青枯病,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2-2004年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区进行的7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杂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585 kg/hm2,比对照增产26.5%;其次是华协1号,折合产量为2 950 kg/hm2,比对照增产4.1%,互丰010、912折合产量均为2 915 kg/hm2,均较对照增产2.8%。青杂2号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南州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沿岸川水地大面积种植,华协1号、互丰010、912等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青杂3号因生育期短,表现早熟,可作为海拔2 800 m以下白菜型油菜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条件下谷子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六盘山区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条件下,以陇谷6号为对照,对7个引进谷子新品种进行品种鉴选试验,就其生物学性状、抗逆性以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杂谷3号、陇谷11号、晋谷29号等为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其在旱作雨养条件下平均产量超过4 500 kg/hm2以上;且较对照陇谷6号增产,张杂谷3号表现最好,产量达5 328.55 kg/hm2,增产幅度达到13.62%。  相似文献   

6.
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在安定区旱作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定区海拔2150 m的旱区对引进的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9月中旬前成熟,其中武科早304折合产量最高,为8 737.4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186.9kg/hm~2,增产率为15.7%;武科早303折合产量8 611.1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060.6 kg/hm~2,增产率14.0%;金穗607、金穗606分别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3.7%、12.4%。建议这4个玉米品种在安定区海拔2 100~2 300 m区域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崆峒区采用宽幅匀播技术对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宁麦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7 1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凉44号增产1 138.9 kg/hm~2,增产率19.11%;宁麦5号、平凉45号、陇原034折合产量分别为6 994.4、6 350.0、6 338.9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平凉44号增产17.33、6.52%、6.34%。综合分析产量及抗性等因素,宁麦9号、宁麦5号、陇原034、平凉45号可作为当地旱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8.
7个高粱新品种(系)在泾川县的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泾川县高平镇对引进的7个高粱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折合产量以吉杂129号最高,为8171.43 kg/hm2,较对照品种晋杂12号增产20.34%;平杂10号次之,为8028.57 kg/hm2,较对照品种晋杂12号增产18.23%;沈杂10号为7847.62 kg/hm2,较对照品种晋杂12号增产15.57%.3个品种(系)在试区的田间表现生长整齐,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9.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点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7个品种(系)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8010-24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3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6.53%;其次是3213,折合平均产量2 37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5.72%;承9835居第3位,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张98-7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汾豆93号折合平均产量2 3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3.28%;国安3号折合平均产量2 26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0.57%;陇黄2号折合平均产量2 2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8.40%。以上7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0.
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品种区试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区域试验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葵杂7号平均折合产量4 62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10.4%,丰产性最好,稳产性一般。陇葵杂6号平均折产量4 45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6.5%,丰产性好,、稳定性最好,适应性好。XKY1502平均折合产量4 31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3.0%,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九洋562平均折合产量4 39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5.0%,丰产性一般、稳定性差。这4个品种(系)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1.
在泾川县旱塬区对引进的9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庆豆105、中黄39、中黄41、小康1号、中黄42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产量表现优,较对照品种晋豆19增产幅度大。其中以庆豆105折合产量最高,为3388.9 kg/hm2,较对照晋豆19增产432.51%;中黄39折合产量为3277.8 kg/hm2,较对照晋豆19增产415.05%;中黄41折合产量为2914.1 kg/hm2,较对照晋豆19增产357.90%;小康1号、中黄42较对照晋豆19分别增产296.01%、251.57%。这5个大豆品种可在泾川县旱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留膜免耕栽培技术条件下,陇西县对引进的11个谷子新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张杂谷3号、0210-1-2-2、张杂谷5号、0412-1-2-1、029-5-5-3田间长势整体,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较对照陇谷11号增产明显,折合产量分别为7040.50 kg/hm2、6947.10 kg/hm2、6887.70 kg/hm2、6819.60 kg/hm2、6804.60 kg/hm2,较对照陇谷11号分别增产13.1%、11.6%、10.6%、9.5%、9.3%。建议将筛选出的田间长势整体、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这5个谷子新品种(系)在陇西县及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的品比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ZH6331折合产量最高,为2 75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32.5%;其次是SB733,折合产量为2 6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9.0%;GK1108折合产量2 54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2.4%,居第3位;XF6606折合产量2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0.2%,居第4位。4个杂交油葵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ZH6331、SB733建议在环县适宜区域推广种植,GK1108、XF6606可以在环县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4.
泾川县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泾川县太平乡何家村旱塬地对引进的9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塬035折合产量最高,为7 421.3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22.22%;宁麦9号、兰天22号、西农928、陇育4号折合产量分别为6 971.5、6 446.8、6 221.9、6 146.9 kg/hm2,分别较对照兰天10号增产14.81%、6.17%、2.47%、1.23%。以上5个品种(系)在试区条件下田间生长整齐,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兰州点总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1年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兰州点的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0725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000.00 kg/hm2,较对照增产16.13%;8010-40折合平均产量1983.33 kg/hm2,较对照增产15.16%;中黄30折合平均产量1927.78 kg/hm2,较对照增产11.94%;国安2号折合平均产量1853.89 kg/hm2,较对照增产7.64%.上述4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表现好,适宜套种,适宜在兰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6个玉米新品种在定西旱作农业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定西市安定区旱作农业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6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6个玉米新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其中以强盛51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6 247.2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2.1%;金穗701次之,折合产量为15 869.4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8.6%;金穗612、金穗185、玉源7879分别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8.8%、17.9%、17.3%。这5个玉米新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双穗率高,丰产性及适应性好,可在定西市旱作农业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在平凉市崆峒区海拔1596m的旱塬区选择了10个晚熟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陇单4号、奥玉3202、金凯3号、金穗5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籽粒产量分别为11167.5kg/hm2(排列第一)、10779kg/hm2(排列第二)、10389kg/hm2(排列第三)、10056kg/hm2(排列第四),分别比对照豫玉22(9834kg/hm2,排列第五)增产13.6%、9.6%、5.6%、2.3%,均值得在崆峒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在平凉市崆峒区海拔1596m的旱塬区选择了10个晚熟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陇单4号、奥玉3202、金凯3号、金穗5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籽粒产量分别为11167.5kg/hm2(排列第一)、10779kg/hm2(排列第二)、10389kg/hm2(排列第三)、10056kg/hm2(排列第四),分别比对照豫玉22(9834kg/hm2,排列第五)增产13.6%、9.6%、5.6%、2.3%,均值得在崆峒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7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天祝县寒旱区引种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天祝县寒旱区水地条件下,对引进的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绵油30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5 38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48%,可在天祝县岔口驿地区种植;绵油11号、陇油10号、蓝海油3号折合产量分别为4 605.0、4 485.0、4 45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27%、24%、23%,可在岔口驿地区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吉林省延边地区中熟品种区和中晚熟品种区适合种植的高产品种,特选吉杂97等9个高粱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吉杂97增产21.9%的品种有吉杂359(产量为10180kg/hm2),比对照增产19.8%的品种有吉杂304(产量为9810kg/hm2),比对照增产16.2%的品种有吉杂357(产量为951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