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试验以定薯3号为试材,设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和露地播种5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覆盖栽培马铃薯生育期均较露地种植生育期长,说明覆盖栽培可以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覆盖栽培马铃薯0~30 cm耕层含水量均较露地种植高,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10.53%,较露地种植分别高2.49%、2.66%、3.45%)。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为7.0~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马铃薯单株薯块重和大中薯率均显著高于露地种植,各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下,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9 444.0 kg/hm2,比对照高6 639.0 kg/hm2,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次之(为38 395.5 kg/hm2,比对照高5 590.5 kg/hm2,增产率为17.0%)。说明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要:本试验用定薯3号原种作为种薯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1)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半膜双垄侧播;(3)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4)全膜双垄侧播;(5)露地播种(CK),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比对照生育期都长,说明地膜覆盖可以保留土壤水分,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不同栽培模式下种植马铃薯,土壤0 cm~30cm 耕层含水量均比露地种植土壤含水量高。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土壤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 、10.53%,比对照不覆膜种植(CK)分别高2.49%、2.66%、3.45%;在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个数为7.0个-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马铃薯单株重和大中薯率普遍高于露地种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和对照间差异显著。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种植产量最高,为2629.6 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442.6kg,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种植产量第二,为2559.7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372.7kg,增产率为17.0%;对照产量最低,为2187.0kg/667m2。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这两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块茎产量和土壤质量降低等问题,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传统旋耕作(T)、深翻(S)和立旋深松(L)。结果表明:深翻和立旋深松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与传统耕作相比,深翻和立旋深松块茎产量分别增加347.39kg·667m~(-2)和623.08kg·667m~(-2);深翻和立旋深松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与传统耕作相比,深翻和立旋深松显著降低了10~20cm和20~40cm土壤容重;深翻和立旋深松降低了土壤萎蔫系数,特别是收获期20~40cm土壤萎蔫系数分别比传统旋耕降低3.53%和13.22%,同时深翻和立旋深松提高了0~10cm、10~20cm和20~40cm田间持水量。综上所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深翻和立旋深松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土壤质地,是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窦超银  于秀琴  于景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41-12443
[目的]为了保障和提高半干旱区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粮食生产,增强春小麦对旱情的抵御能力。[方法]研究不同播种期对春小麦生长和耗水规律的影响,通过作物形态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确定半干旱区春小麦适宜播种期。[结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春小麦生育期缩短,苗期最为明显;叶面积指数、千粒重和全生育期耗水量等均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减小,早播产量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到6 907.5 kg/hm2和6.2 kg/m3。[结论]建议在辽西半干旱区采用适时早播种植春小麦。  相似文献   

5.
<正>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果树栽培中的的抗旱栽培,一直是工作者关注并侧重研究探讨的实际问题,果树抗旱栽培对于提高半干旱地区果实栽培的产量、质量、效益至关重要。果树的抗旱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到果树栽植建园的成败,因此,在年平均降雨量在500 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要特别关注和探讨果树栽培中的抗旱技术应用。果树抗旱栽培是极大利用调控果树树体水分、养分的系统性综合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果树生产中具有  相似文献   

6.
在会宁县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试验观察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式对土壤水分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全膜双垄在M型大垄垄上种植和全膜双垄在大垄垄侧种植两种模式的集雨效果较好,马铃薯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41233.8、38051.9kg/hm^2,较露地宽窄行起垄覆膜方式分别增产64.94%、52.20%。  相似文献   

7.
根据试验研究和示范总结,规范了板蓝根栽培的选地整地、施肥、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8.
定西半干旱区板蓝根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板蓝根播种期4月1日、4月15日,5月1日、5月15日、6月1日、6月15日、7月1日和7月15日8个处理,10月20日统一收获板蓝根。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的要求,对板蓝根进行干燥后测产;并对板蓝根药材进行粉碎,利用HPLC法同时测定板蓝根中总核苷类(鸟苷、尿苷、腺苷)和(R,S)-告依春的含量,分析不同播种期对板蓝根总核苷类含量、(R,S)-告依春含量以及药材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板蓝根适宜的播种期。结果表明:5月15日播种的板蓝根总核苷类含量(0.176%)最高,4月1日播种的板蓝根(R,S)-告依春含量(0.368%)和产量(0.336 kg/m2)最高。综合比较不同播期下板蓝根总核苷类含量、(R,S)-告依春含量和产量的动态变化,认为板蓝根的适宜播期为4月1日。本研究结果为板蓝根的适时播种及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春季栽培的青花菜优秀为材料,进行不同播种期和不同覆盖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宁波地区,春季青花菜适宜的播种期为12月20-30日,小拱棚+地膜双层覆盖栽培青花菜花球单球重量大,花球形状圆整,蕾粒细腻,商品性佳,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不足影响酿酒葡萄生产的现状,从灌水量、灌溉方式、灌溉时期对酿酒葡萄水分管理进行了分析论述,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水资源,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品质,促进酿酒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糜子不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的研究,为糜子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糜子产量与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结果]建立的回归模型N、K、P肥对产量的影响达0.05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糜子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为氮肥>磷肥>钾肥。[结论]通过方程模拟寻优得出,糜子产量大于4 986 kg/hm2的栽培方案为:施纯氮量91.41~107.97 kg/hm2、施纯磷量77.11~97.78 kg/hm2、施纯钾量76.09~95.14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期和栽培架式对香炉瓜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调查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栽培架式对香炉瓜的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播种和采用花架栽培,既促进了香炉瓜的生育又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14.
对板蓝根在6种不同栽培密度下结籽期的物候、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减小栽培密度会提前板蓝根的物候期;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板蓝根结籽期产量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5.
观察播种期和花期避雨栽培对观赏菜花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30日播种,单株种子产量最高,花期打顶避雨栽培能提高种子的千粒重,避雨栽培能显著降低种子的破损比例和已发芽种子的比例,适当提早播种可降低种子小籽的比例.观赏菜花采种栽培的最佳播种期为9月30日左右,最佳栽培方式为花期避雨栽培,适当打顶.  相似文献   

16.
以球茎茴香“球玉一号”和“扁玉一号”为试材,研究了山东地区春秋两季不同播种期对球茎茴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同,对球茎茴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过早或过晚播种均对产量和品质不利。秋季球茎茴香栽培的最佳播种期为7月上中旬。春季球茎茴香栽培,以2月初到2月中旬为宜。在山东地区秋季栽培,球茎茴香的产量与品质均明显优于春季,宜进行球茎茴香的秋季生产,春季栽培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开展了干旱半干旱区互叶醉鱼草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互叶醉鱼草在干旱半干旱区极易存活,耐寒耐旱,适应性强,观赏性好。根据园林绿化用途不同,建议采用不同的栽植密度,同时建议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防治黑斑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崔丽红  黄蔚 《浙江农业科学》2012,(7):984-985,989
研究不同播种期对青花菜植株生长、花球熟性、主花球产量和商品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秋栽培适宜播种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最佳播种期在8月7日左右。过早,现蕾期气温高花球生长快,散花早,产量、商品合格率均低,供应期短;过晚,现蕾期气温低,花球无法正常生长,甚至滞长,供应期虽长,但产量、商品合格率低。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玉米是浙江重要的高产杂粮作物,是浙江山区和半山区农民主要的食粮之一。在党和政府号召增加复种指数,扩种高产作物以增加粮食生产的方针下,扩大玉米的栽培面积和推行双季玉米成为浙江增产粮食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玉米播种期与其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关系可以提供合理调整玉米播种期,夏好地配合耕作制度,争取一年三熟和推行双季玉米的理论依据。此外,在浙江常有秋旱的气候情况下,研究玉米迟播的临界期对补救晚秋失时播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玉米播种期的研究,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曾在杭州(1951)和义乌(1954)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宁南干旱半干旱区谷子(Setaria italica)生产中合理施磷、充分利用潜在的磷素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更好指导当地谷子科学施肥.[方法]设施纯磷0(CK) 、45、90、135、180、225 kg/hm^2 6个处理;一次性基施尿素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结果]在宁南干旱半干旱区,在基施定量的氮肥和钾肥的基础上,增施一定比例的磷肥,谷子产量发生明显变化,施纯磷0、45、90、135、180、225 kg/hm^2 6个处理产量分别为4 855.80、5 018.10、5 220.45、5 471.55、4 915.80、5 773.95 kg/hm^2,施纯磷135、225 kg/hm^2处理与0kg/hm^2处理差异极显著;6个处理间农艺性状差异不大;施纯磷45 kg/hm^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为16.61 kg/(hm^2.mm),施纯磷225kg/hm^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0.50 kg/(hm^2.mm).[结论]在宁南干旱半干旱区,施纯磷225 kg/hm^2、纯氮139.2 kg/hm^2、纯钾67.5 kg/hm^2组合,谷平增产效果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