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东乡县是全国"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肉羊产业是当前东乡县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脱贫成效显著。文章分析了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以肉羊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构建包含良种繁育、品种改良、饲草供应、屠宰加工、品牌营销、支撑体系等环节的肉羊全产业链,提升肉羊产业价值链,为全面提升东乡县肉羊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推动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在龙泉镇马铃薯主产区开展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东乡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东乡贡羊"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拍卖战略合作发布会在临夏州东乡县举行,双方寄希望通过电商扶贫在2018年的春天将美味的"东乡贡羊"送上全国人民的餐桌,从而通过产业扶贫带动群众腰包鼓起来。在发布会现场,东乡县政府与阿里拍卖签署合作协议,东乡县以"东乡贡羊"为标志的区域性特色农畜产品,将正式拉开与阿里拍卖的战略合  相似文献   

4.
陇原传真     
甘肃省挂牌督战产业扶贫突出问题聚焦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甘肃省近日决定对未摘帽的宕昌县、西和县、礼县、通渭县、岷县、东乡县、临夏县、镇原县8个贫困县,以及未退出的394个贫困村和17.5万未脱贫人口,紧扣产业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级挂牌督战.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凭借技术、人才优势,在产业扶贫实践中探索出"科技支撑、多方联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凝练出促进甘薯产业增值增效的基本经验.然而,科技支撑产业扶贫也存在技术主体供需失调、技术项目运行方式单一、贫困户技术采纳内生性能力弱、产业主体利益联结松散等问题,限制了产业扶贫效果.提出提升农业科技供给能力,形成多元扶贫机制,提高技术扶贫项目收益,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盘活农业科技资源,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临夏州农科院在对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进行调研,指出马铃薯是东乡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73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4%。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如何应用马铃薯脱毒技术,加强脱毒种薯的推广,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干旱、贫穷的东乡县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以科技谋发展,以项目促发展,走产业化道路,把东乡县的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7.
东乡县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支农政策,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坚持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形成了以马铃薯产业、全膜玉米为主,特色种植协调发展的格局,科技水平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的发展势头。文章就东乡县农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发展机遇、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畜牧业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有效利用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华中农业大学“生态猪养殖及产业化扶贫”科技团队根据近几年来的扶贫实践,总结出贫困地区生猪产业扶贫的有效模式:顺应市场、因地制宜,构建“构树生态猪”全产业链扶贫路线;建立“公司+科技+扶贫户(合作社)”合作模式、“互联网+畜牧业+扶贫”服务体系、“种、养、加、销、游”一体化产业链等;完善政府、企业、高校、农户等多方合作联结机制,保障畜牧产业扶贫有效开展。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实践,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畜牧产业兴农脱贫,做出了有益探索,从而进一步推动后期扶贫工作的开展,确保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乡县推广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彩梅 《甘肃农业》2014,(4):28+30-28,30
东乡县具有适合种植马铃薯的优越自然条件,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东乡县的一项支柱产业,也逐步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渠道。农机部门通过引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示范点建设、规模化种植等措施,使东乡县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以促进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能力为导向,强化农业科技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地位,积极探索科技扶贫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并提出因地制宜做好精准扶贫科技规划、加强院地结对帮扶、树立科技示范样板、发挥人才扶贫效应等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的依托。产业扶贫对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与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实施产业扶贫的关键在于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实现产业扶贫的根本途径,而产业扶贫作为实践活动必然反作用于科技创新理论。本文基于河北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对科技创新与产业扶贫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陕西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陕西省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效,针对陕西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中存在的科技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缓慢、农民素质偏低、集约化经营淡薄等问题,从增强科技资金使用效益、科技项目与示范基地结合、基层农技人员作用及龙头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秦巴山区科技扶贫,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的7种典型模式,即:驻村帮扶带动、示范基地带动、技术培训推动、科技特派员带动、院地合作推动、科技项目带动和产业专家服务团模式,并提出了重视扶贫规划编制、科技扶贫应精准施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进一步做好科技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了强化高职院校在科技扶贫中的作用,增强科技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结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专业的特色优势,探讨了影响科技扶贫的因素,提出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的扶贫模式,为实现三峡库区助推科技扶贫、搭建平台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实施扶贫项目等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作为支撑产业扶贫的源动力,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产品的品质,加强对农业机械的使用,而且还能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水平,延伸其产业链。但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用于支撑产业扶贫时,仍然存在诸如支撑产业低端化、同质化等问题,较完善的支撑产业扶贫的科学技术和成果推广体系还较欠缺。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支撑农村产业扶贫的作用,在当下对农业科技支撑产业扶贫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相应的对策非常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东乡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通过“三年倍增计划”发展和壮大马铃薯产业,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对巩固东乡县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东乡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吉林省永吉县农村产业项目扶贫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农村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并总结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提高扶贫成效的途径和方法。分析认为,永吉县产业扶贫项目在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效果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产业趋同效应、抵抗风险机制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农户参与度较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扶贫项目建设是推动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永年区针对1947户、7572名贫困人口数量多、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在扶贫产业培育、支持、发展上,通过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强化经营主体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方式、加强科技培训服务等措施,努力提高扶贫产业的覆盖率和带动率.  相似文献   

19.
脱贫攻坚工作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文章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帮扶海南省白沙县青松乡拥处村为例,总结了该院在科技支撑热区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完善扶贫长效机制、打造扶贫示范样板、激发农业科技扶贫活力等进一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管理》2019,(6):64-67
农业科研单位拥有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特别是科技扶贫工作的主力军。文章阐述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提出了"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推广项目+"、"首席专家+帮扶负责人+帮扶专家组+困难村"、"院地开放合作"等科技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得出加快政策创新、加强科研创新、加强以贫困地区需求为导向的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科技精准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