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径材是我国极为紧缺的战略物质,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是培育大径材的理想珍贵树种,通过5年的试验研究,形成了从立地条件选择、壮苗培育、造林、幼林抚育管理和密度控制等配套的秃杉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技术,提高了林木生长量,30年可培育出径级达40cm以上的大径材,超过国家行业标准LY/T 1951-2011《秃杉速生丰产林》中大径级用材林的生长量指标,比原标准缩短培育周期10年以上,在我国珍贵树种大径材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珍贵大径级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探讨了珍贵大径级材在安徽省培育的意义及有利条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珍稀大径级材树种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珍稀大径级材在安徽省培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有利条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途经、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旨在为安徽省珍稀大径级材的培育,提升森林质量,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珍稀大径级材树种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珍稀大径级材在安徽省培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有利条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途经、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旨在为安徽省珍稀大径级材的培育,提升森林质量,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用较少的林地通过科学育林、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和技术创新来解决我国用材林,尤其是大径级用材林问题。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尤其是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已定为国家林业中长期发展重要目标,加强秃杉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国家林业行业标准《秃杉速生丰产林》的编制对秃杉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原木和锯材的进口主要是优质大径级用材。而现在随着各国对大径级、珍贵木材产品需求的增长,大径级、珍贵树种用材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世界木材市场的竞争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红松大径级用材林近自然培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是地带性森林植被阔叶红松林的建群种,其木材力学强度适中,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材质强韧,不易开裂、变形,耐腐朽力强,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通过近自然经营可以达到低成本培育大径材近自然林的目的.文中分析了我国红松大径材林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红松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木材利用价值方面阐述了大径级用材林近自然培育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刘军  刘佳 《热带林业》2023,(1):17-21+25
海南省具备发展国家储备林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具有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用材林的优势。针对现有林分特征,设计了4个现有林改培模型和4个中幼林抚育模型,并从适用林分、改培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方面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技术模型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打造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标杆工程,为海南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汪清林业局选定4块样板林,分别对采育林后续经营、低质低效林改造、红松果材林培育、珍贵树种大径级材林培育4种经营模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采育林后续经营样地平均胸径增长量比对照高0.23 cm,公顷蓄积增长量高3.70 m3,平均年生长量高1.85 m3;低质低效林改造经营样地平均胸径增长量比对照高0.20 ...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吉林省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特点,提出了适宜培育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的主要林型和树种,并论述了采育改培、抚育改培、补植改培、管护改培、全面改培、综合改培六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红豆树等6种珍贵用材树种的生长特性和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浙江龙泉和庆元两地在较好立地上营造的21 36年生红豆树、江南油杉、伯乐树、闽楠、刨花楠和乐东拟单性木兰6种珍贵用材树种的片林,以研究其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树是一个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大、径生长速生持续期长、木材基本密度中等及其径向均匀性较高的珍贵用材树种,平均年轮宽度达到0.8 1.2 cm,36年生时按宽度和面积计算心材比例分别为60.57%和37.47%。因红豆树分叉干特性明显,在栽植的第2年就应及时修枝抹芽和施肥,以培育树干通直、心材比例高的优质干材。江南油杉和闽楠等其它5种珍贵用材树种皆较少分叉干,其树干通直。闽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木材密度中等,虽然其生长速度较慢,但生长势很强,年生长量稳定,加之树冠窄小,适宜长周期大径材的培育;伯乐树生长速度中等,木材密度略低,但其径向均匀性较高,宜作为优质的工艺材来培育;树冠窄小的乐东拟单性木兰生长速度中等,但其木材密度大、径向均匀性高,是优良的珍贵用材树种;江南油杉是个早期生长快而后期生长慢,木材密度中等的针叶树种,可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延长速生期和提高木材密度的径向均匀性;刨花楠虽然生长速度中等,但其木材密度却较低,浸水有粘液,不宜作为珍贵用材树种培育。  相似文献   

12.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及木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间伐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和间伐方式(间伐1次,间伐2次)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等的影响研究,第1试验区大径材培育林分在第7年和第14年进行了2次间伐,第2试验区中径材培育林分仅在第12年时进行1次间伐。结果表明:22年生大径材培育林分和19年生中径材培育林分不同间伐处理之间树高、总断面积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显著增加了林木胸径的生长,大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3.78%和9.69%,中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2.28%和7.02%。间伐显著促进了林木单株材积的增加,2组试验林分活立木材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第1试验区22年生林分不同间伐强度之间活立木材积的差异不显著(P>0.05),第2试验区强度间伐活立木材积显著低于对照(P<0.05),中度间伐林分活立木材积与对照和强度间伐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组试验林分总蓄积和出材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在3种间伐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间伐强度不能有效增加林分活立木材积和林分出材量,间伐次数对林分出材量及出材规格有重要影响。试验区杉木大径材培育以2次间伐,总间伐强度50%左右较为适宜,而中径材培育则以1次中度间伐(约25%)为宜。  相似文献   

13.
九龙江流域杉木大径材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九龙江流域不同经营密度 (稀组、密组 )杉木林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稀组的林分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均高于密组 ,可提前达到大径材培育目标 ;密组尚未达到大径材培育目标 ,必须适当延长主伐年龄。最终保留林分株数应定为 1 1 0 0株·hm-2 。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国内外珍贵乡土用材树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湖南省珍贵乡土用材树种研究与发展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内湖南省珍贵乡土用材树种研究与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依据17龄意大利214杨随机区组设计的不同密度,根据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用林业统计软件进行蓄积计算,用不同密度下的立木蓄积量来确定最佳的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4m×6m试验密度尽管单株蓄积不是最高的,但公顷蓄积是最大的,为260.74m^3·hm^-2,该密度林分林木符合大径材标准的株数最多,为87株。因此4m×6m密度是较为丰产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6.
从种子来源、圃地选择、技术措施、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建设培育大径级珍贵用材林种苗基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培育大径级珍贵用材林种苗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兴沟林业局大径级珍贵用材林树短缺的现状及地理、气候条件,确定以水曲柳、红松为主要培育对象,其基础是抓好种苗基础建设,本文从种子来源,圃地选择,技术条件,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培育大径级珍贵用材林种苗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云南珍贵用材树种的产材类别品性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具有高价值用途,并有稳定的高市场价格(达普通松杉材价3倍以上)"的珍贵木材衡量标准,又依其木材品性,将云南产的珍贵木材分为16类,并列出其产材的36种珍贵用材树种。进而对其木材的材性和用途、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各产材树种的分布和生长环境作记述。依据云南珍贵用材树种产材的多样性和广域性特点,提出了在云南各个气候带中都可发展珍贵木材产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以靖安县为研究对象,从作业级层次提出了杉木大径材的经营模式,在现有18地位指数以上的杉木林地选取目标树,然后通过合理的抚育间伐、林地施肥等后期集约经营管理措施,不断调整林分密度,使目标树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左右,最终培育成大径材。这对于指导南方集体林区县级开展森林经营,促进区域森林持续经营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