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住河南新野县城郊乡南张营村的齐老汉是远近闻名的种菜老把式,茄子、辣椒、大白菜、豆角、黄瓜、西红柿这些蔬菜啥时种,咋管理,齐老汉说得头头是道。人们种菜有问题经常向齐老汉请教。可是自打前年开始,老汉渐渐落伍了,看到乡亲们建起了一个个塑料大棚种反季节蔬菜,人家的菜不但新鲜、产量高,而且还能卖上好价钱。老汉他暗自思索,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城里人吃菜的习惯也改变了,得先去城里餐桌上看看,这样,种菜心里才有底。  相似文献   

2.
2012年任老汉种了10亩西芹,10多年来任老汉忙着种菜连北京都没去过,今年怎么也得去买自己菜的首都看一看。8月中旬,西芹成熟了,任老汉从村头请来5个铲菜工,帮助铲菜装车,按行情铲一斤菜装到车上5分钱,一个劳力一天的工钱是200元。同时喊来一辆拉10吨菜的中型车,拉菜的运费也是按斤算,一般是每斤1角钱,一车菜给车主的运费大概2000元。装好菜后,用从深机井中抽出的13℃以下  相似文献   

3.
净地     
村子里传来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汉,在早年是种田能手,人们都说他老实、憨厚、肯干,种菜菜丰收,种粮粮高产。后来,村里的年轻人利用自己有文化有知识的优势,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使得各类作物果大穗饱,大获丰收。那老汉也引进新技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从而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0,(5):1-1
江苏省徐州市农民洪泉升多年种植蔬菜,近年来,常规菜效益下滑。为了提高种菜的经济效益,他利用送菜的机会到徐州市各家菜市场“转悠”,并跟菜贩和消费者交流,了解市场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蔬菜种植结构,新种植了绿芦笋、茴香等新特蔬菜,亩收益达到万元以上。邻近菜农向他求取种菜效益经,他笑呵呵地说:“效益源自调研来。”  相似文献   

5.
种菜致富情况 只有初中文化的段功明,一直在家务农,刚开始效益不高。后来在《湖南农业》上看到了科学种菜的文章后.进行大胆尝试,于1995年率先在炎陵县开展辣椒、茄子等蔬菜良种商品苗的培育。2011年蔬菜育苗20多万株,产值4万余元;大棚瓜菜种植面积2公顷,产值18万多元。他种植的辣椒、西瓜等作物因采用科学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中山市一位老菜农,为自己种的蔬菜注册了商标。近日,笔者采访了该位老菜农,据他讲,申请商标主要是为了以后打响品牌,好让自己种的蔬菜远销到外地市场。该位农民今年已经年近花甲,虽然只上过小学,但村里人都非常尊重他,喜欢叫他“德叔”。德叔是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曾经因为种菜获得过中山市的表彰。德叔居住在中山市沙溪镇象角村,土地气候都非常适合水生蔬菜的生产,种植通心菜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全村耕地共约有800亩(1亩=1/15公顷),其中就有600亩种植水生蔬菜。由于沙溪镇象角村种植的通心菜质量好,不仅中山,就连相连的珠海、佛…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浏阳市社港镇小源村种菜专业户周天录,1986年开始种菜,因没有资金和技术,种菜效益一直不好。实践中他深深意识到,要种好菜,必须用科技武装头脑,于是他订阅了不少科技报刊,认真研读。通过年复一年的学习,他种菜的技术不断提高,种菜效益也逐步增长,被评为科技示范户,还被镇菜办聘为技术员。2000年周天录被长沙市授予“县乡村优秀实用人才”称号。  相似文献   

8.
周萍 《当代农业》2009,(5):23-23
湖南省浏阳市社港镇小源村种菜专业户周天录,1986年开始种菜,因没有资金和技术,种菜效益一直不好。实践中他深深意识到,要种好菜,必须用科技武装头脑,于是他订阅了不少科技报刊,认真研读。通过年复一年的学习,他种菜的技术不断提高,种菜效益也逐步增长,被评为科技示范户,还被镇菜办聘为技术员。2000年周天录被长沙市授予“县乡村优秀实用人才”称号。  相似文献   

9.
《农民致富之友》2005,(9):38-38
北京市延庆县下屯乡的朱铁柱种了三亩蔬菜。为了种好这三亩菜,他买了4立方米鸡粪,施足了化肥,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种植的品种有:西红柿、圆白菜、绿菜花、白菜花、白萝卜、反季节大白菜等。他根据市场需要,调节种植时期,多施有机化肥,合理施用有机化肥,各种菜适时播种,适时管理。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11,(6):20-20
在人们印象中.种菜是拿着小锄.刨点土种点菜,看着绿苗钻出土,看着蔬菜逐渐成长起来.这是件美妙的事。现实中.你想找到这种种菜的方式并不容易。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了解到:目前,阳台蔬菜已广泛受到市民的青睐。生菜、芹菜、小青菜、茼蒿、甜菜等几十种叶菜都可在自家阳台上、院子哩亲手栽种。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定陶县杜堂乡宋楼村的张云新,种植棚菜已有10年的历史了,被人们称为“蔬菜专家”,当笔者询问他多年以来种菜的成功经验时,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记录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天的天气变化、蔬菜的生长情况、防病治虫等。他坚持每天写“种菜记录”。正是靠着他的这一股韧劲,种菜的收益也逐年提高。他从不断记录中摸清了蔬菜防病治虫的方法、市场价格的规律和严格的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创出了新型的棚菜管理模式,年增收6万余元。  相似文献   

12.
现在种什么菜才能赚钱 ?这的确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但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市场缺什么,你就种什么。乍听起来,这样的回答似乎太笼统,其实不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种菜就是离不开市场的导向。   首先来看一看全国总的蔬菜市场的变化。 90年代以来,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增长。 1997年菜田播种面积达到 1100万公顷,蔬菜总产量达到 3.13亿吨,人均占有鲜菜量为 253公斤,大宗蔬菜已表现出区域性、季节性滞销,价格下滑,种菜的比较效益有所下降。因此,农民才提出了种什么菜才能赚钱的问题。两年前,农业部农业司 …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1999,(11)
绍兴县安昌镇的向前、星光、上沙、决心等村有晚稻收获后种植菜蕻的传统。1998年全镇种植面积达1300亩左右,其中向前村1000多亩水田有500多亩种上了菜蕻。菜蕻主要销往柯桥、齐贤、湖塘、安昌以及萧山等地。冬种菜蕻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门路。冬种菜蕻的品种当地叫“油冬儿菜”,种植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种在蔬菜地里,收获后第二年种黄瓜、南瓜,以后再种2~3批用于腌制青菜;第二种是在晚稻收获后的田里种植,第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通阳村69岁农民蒋守惠,种植大棚蔬菜有好多秘诀。第一个秘诀: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以前蒋老汉种菜也不"精",后来从报刊上得知中国农科院良种繁育中心向全国供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熊飞 《农村百事通》2007,(16):12-12
蔬菜大上市后.价格明显下滑.“缺时价高没菜卖.多了价低卖不动”.有不少农户抱怨如今种菜难赚钱。笔者从湖北省竹山县南门村程红荣的菜地经过时.和老程聊起种菜。他的一番话,让人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不少城里人在阳台、楼顶、小区或城市近郊种菜,有的是把这当作一种乐趣,体验田园生活,有的则是为了减少在市场上购买蔬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种的菜药肥更少、味道更好。后者所反映出来的,是部分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不能有效对接的尴尬在钢筋水泥、逼仄的城市空间里,一些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竟开始自己种菜。在城里种菜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个号称"蔬菜大王"的企业家叫孙斌,不仅钱赚得多,而且"速度"快.同样是种菜,别人辛苦一年不过收入数万、十几万元,他仅靠种植一季蔬菜就能获利近千万元,靠的就是"南菜北种"的独特经营手法.  相似文献   

18.
<正>天刚蒙蒙亮,前郭县白依拉嘎乡新艾里村村民修龙就起来干活了,他把一捆捆新鲜的蔬菜搬运到来收菜的货车上。蔬菜都搬完后,立刻有人把卖菜的钱交给他。他看着自己手中的钞票,盘算着种菜的收入,看着自家院子内马上就快成熟的下一批蔬菜,黝黑的脸上绽出了灿烂的笑容。在修龙家偌大的院子内,没有一处是闲地。除了留出一条供家人行走的小道,其余地方都被他合理利用起来。院子两侧扣上了地膜,种的是西红柿和辣椒;屋后空  相似文献   

19.
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前垟蔬菜专业村东面,有一幢新建的6间4层楼房,这是1994年获得区“一优二高”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的朱友正的家。朱友正现已过不惑之年,自从1989年告别赌场后,就与妻子一起一心扑在责任田里种植蔬菜。开始种植露天菜,第二年搭起了两个大棚,种植大棚蔬菜。几年来他尝到了种菜的甜头,大棚菜种植面积年年增加,经济效益也不断上升。近年来,种菜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1995年种菜收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今天,江苏东海农村亦在演绎着一桩桩令人感兴趣的新鲜事。上网可售菜东海县浦南镇是反季节蔬菜基地。过去,菜农种菜、售菜凭跟风, 别人种什么我就种什么,往往造成蔬菜销路不畅。前几年该县建成"农业信息网站",对外发布蔬菜产销信息, "网上售菜"大大方便了蔬菜外销。浦南镇每年有10万吨左右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销往全国各地, "网上售菜"开通后每年可增加收入数千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