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配合红壤丘陵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优,特推荐特用型甜糯玉米红血糯:一季亩产青果穗4000根左右,约750公斤,除副产品外,仅卖青果穗亩产值在2.000元左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大面积生产一季也可亩获千元以上收入;如双季种植,效益更为显著;间作套种可明显提高土地产出,增加农产品总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村百事通》2001,(11):22
红血糯属优质鲜食型甜糯玉米,春季、秋季种植皆适宜.全生育期 98~ 103天,青棒采摘期约 80天.株型披散,株高 190厘米左右,穗位约 50厘米.穗长 16厘米,穗粗 (直径 )3.8厘米,穗行数 14行,行粒数 38.2粒,无秃顶,千粒重 200克,小籽粒型.青果穗籽粒新鲜血红色 ; 糯性强 ; 品质优,赖氨酸含量高,香味纯正 ; 甜度高,糖分含量 30% 左右,甜度保持期长 ; 食用品质佳,口感好,商品外观极佳.667平方米 (1亩 )产青果穗 750公斤,市场价 2.6~ 3.0元 /公斤,销路好,供不应求.采收青穗后的秸秆鲜嫩质优,牲畜特别喜吃,每 667平方米收获青秆 1.5~ 2.0吨,获益在 200元以上 .…… 相似文献
3.
特用型甜糯玉米红血糯采用高效种植模式栽培 , 每 667平方米 (1亩 )可产青果穗 4000个左右 (约 750公斤 ), 产值在 2000元左右 , 纯收入在 1500元以上 . 并且该品种可进行双季种植或间作套种 , 能明显提高土地产出 , 增加农产品总量 ,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相似文献
4.
在天山北麓冲洪积扇扇缘带农区,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五因素(密度、氮磷用量、有机肥、中耕次数及灌水次数)五水平(1/2)实施方案,研究该地带玉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措施,以期对玉米生产起一定的指导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密度7万株/ha,灌水次数4~5次,N·P用量350kg/ha,中耕次数2~3次,有机肥50t/ha,产量约达15t/ha为较理想的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鲜食甜糯玉米具有很高的营养品质和经济价值,其用途和食用方法有类似于蔬菜的性质,常被称为蔬菜玉米。据测定分析,甜糯玉米籽粒中营养成分含量高于普通玉米,含70%~75%的淀粉,10%以上的蛋白质,4%~5%的脂肪,2%的多种维生素,籽粒中蛋白质、VA、VB1、VB2均比稻米多,脂肪和VB2的含量最高,黄色玉米还含有稻麦等缺乏的胡萝卜素。因此近年来种植范围在逐年扩大,各地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品种,良种。 相似文献
10.
11.
12.
14.
杨福田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6,(13)
为适应朔州市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我们近年来引种了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选育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并获得了成功。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备种种子的大小要一致,完好无损,最好从当地种子公司选购鲜糯一号、晋品甜一号等品种。预防玉米黑穗病可用12.5%的速保利按种子量的0.4%拌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二、播种1.播期玉米一般是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朔州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玉米。2.播种量机播每亩3~4千克,点播每亩2~3千克。如种植面积不很大,最好采用点播方式,这样可节省种子,降低成… 相似文献
15.
16.
甜糯玉米属于特种玉米,因其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甜糯玉米栽培技术不同于其他玉米品种,因此合理科学的栽培技术对于甜糯玉米生产十分重要,对于产量和质量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工作实践,对于甜糯玉米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希望对甜糯玉米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1土壤准备
玉米喜肥,不耐盐碱,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种植地块应具备一定的灌排条件。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纯氮2.6kg,纯磷2.1kg,因此,玉米产量达到500kg/666.7m^2,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在1.2%以上,碱解氮6.0×10^-6以上,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 相似文献
19.
甜糯玉米钱江糯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农业科学》2017,(11)
甜糯玉米新品种钱江糯3号是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经品种比较试验、筛选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具有抗病抗逆性好,品质优良,稳产高效,适应性广等诸多优点,于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江省及周边省份种植。介绍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杨玉琢 《新农村(黑龙江)》2013,(14):92-92
按照发展高产高效抗逆性玉米生产为切入点,增强科技创新,以种植者增收为核心,全力打造一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真正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经多年来玉米生产的实用技术措施和产量结果的综合评析,总结出玉米实现全程机械化,实现高产的综合栽培技术配套模式,可概括为:“一创新、三做好、三合理、四防、两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