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王某和刘某是夫妻。去年冬,刘某在车祸中致残,经县公安交警大队调解,肇事司机赔偿刘某残疾者生活补助费3.6万元。前不久,刘某因与丈夫感情不和,双方经过协商同意离婚。但是,两人对财产的分割产生了争议,焦点就是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前年冬,我在一次车祸中受伤,造成左腿残疾,因司机刘某对事故负主要责任,通过当地公安交警部门调解,刘某除赔偿了医药费外,还支付了 1.2万元的残疾人生活补助费。最近,我与丈夫因感情不和,双方同意离婚。但是在分割财产时,却对这笔残疾人生活补助费发生了争议,我认为这笔钱是因我在车祸中造成残疾所给的生活补助,应属我的个人财产,而我丈夫却说这钱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应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请问:残疾人生活补助费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   黄春丽 黄春丽同志:   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刘某为做水泥生意,从张某手中借款6万元,言明三个月后返还。债务到期后,刘某以亏本为由拒不还债。他家有一幢价值20万元左右的私房,张要求其卖掉房子还债,亦遭拒绝。之后,刘某便与妻子李某离婚,双方约定私房为其妻李某所有,所欠债务由刘某一人承担。这样,张找刘、李二人均讨不到债。张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刘某及时清偿债务并承担利息。法院审理后,查明刘某所欠债务系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故依法作出判决:刘某所欠张某的6万元借款及利息由刘、李两人共同承担。刘某与李某已离婚,并约定房…  相似文献   

4.
律师同志:今年3月,我被劣质高压锅炸残。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商家赔偿我残废者生活补助费4.6万元。前不久,丈夫起诉与我离婚,并要求将该4.6万元补助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请问: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是夫妻共同财产吗?谢红同志:我们认为,该4.6万元残废者生活补助费是属于你个人财产,而不属夫妻共同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2条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2)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  相似文献   

5.
同事刘某买房缺钱向我借了2万元,约定1年后还,但没有写借据,也没有其他人在场,只有一位同事李某听我说过这件事。事隔2年多,刘某拒不还钱,称其2万元早已偿还。我想去法院告他,他却说到了法院还是这句话。李某说他愿意出庭说明他听我说过刘某找我借钱一事,但听说应当在2年内起诉,而且要有借据才行。请问,我能打赢这场官司吗?  相似文献   

6.
王辉 《湖南农业》2005,(7):27-27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藕团村龚永祥来信说,1994年11月份一位台湾老人回大陆定居,不久,一个妇女向这位老先生求婚,双方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就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2002年5月,双方自行解除了同居生活关系,2005年7月15日,该妇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分割该台胞的58500美元存款。这58300美元存款的构成是:5万美元是该台胞从台湾回大陆老家定居时存入的,2万多美元是台湾寄来的养老生活补助费。双方同居期间,没有任何其他共同收入和生产经营收入,生活全靠台湾的汇款维持。龚永祥问:①从1994年11月以后男女未办结婚登记手续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并于2002年5月时双方又自行解除同居关系了,应不应判“准许女方与男方离婚”?②台胞的这58300美元银行存款是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共同所有呢?还是属男方一方财产?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简介】夫妻财产约定应以书面形式刘先生和王女士于1999年结婚,婚后不久,刘某就对妻子说:"现在都流行财产约定,咱们也来个财产约定吧,你挣的钱归你,我挣的钱归我,咱们分头立户,各自存钱,谁也不干涉谁。"妻子王某表示同意。此后,两人真的就各存各自的钱了。3年后,刘某的户头上有3.5万元的存款,而王某只有1.5万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14,(19):54-54
【案例】王某婚前将10万元存款转至李某账户内.但结婚不到一年.双方就请求离婚.王某要求李某返还婚前财产。李某辩称.存款已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消耗完毕.请求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 【评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参照上述规定的立法精神.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已正常消耗的.一方不得主张另一方予以补偿或者返还。  相似文献   

9.
现在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可是有不少人缺乏契约意识,只凭口头协议办事,往往造成纠纷无法解决。某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张某说曾给刘某2000元现金托他代买彩电,刘某还写了收条。可彩电没有买到,要求刘某还钱,刘某却说已经把钱退还了。刘某还说,钱退还后也想到要回收条,但张某说当时没找到,因是熟人,也就没有坚持要。现在张又拿着收条向我要钱,这实在是坏良心。我国民事诉讼中有一条原则叫“谁主张权利谁举证”。在此案中,原告和被告双方各执一词,办案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和调解,但是没有什么进展。由于原…  相似文献   

10.
【案情】2008年3月,村民李某将自家栽种在自留地田头的一棵杨树以1000元价格卖给刘某,刘某当场付了买树款,约定第二天砍伐。第二天,刘某前去砍伐杨树时,发现这棵树已被他人盗伐。刘某要求李某返还买树款,遭李某拒绝.理由是该买卖合同已成立,树木已交付。双方为此产生纠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1.
问:在两年前,华某向我借了8万元做生意.因投资失误,大亏一笔。我多次要求他偿还债务.也只要回了1万余元.为此.我告诉华某,如果3个月内不偿还借我的钱.我将向法院提起诉讼。最近,我得知华某要将自己的一些财产赠给他的好朋友.便怀疑他的行是为了逃避债务。我想制止他的行为.可华某却说这是他的财产.爱给谁就给谁。若华某的财产真给了他人.肯定会对偿还债务造成影响。请问:债务人将财产赠与他人.债权人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案例:刘某不幸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死亡.后肇事方与刘某之妻张某达成赔偿协议:一次性赔偿给张某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金、精神损害等共计30万元(刘某系城镇户口).除去丧葬费1万元.剩余29万元由张某保管:另外张某与刘某生育一女.死者刘某父母为王某(母亲)、张某某(父亲),现关于死者刘某的死亡赔偿金张某与死者刘某父母不能达成分割意见.刘某之父母把张某及其女儿一起诉至法院要求分割上述剩余款项.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村触某建房向我借了2万元钱,约定1年后还,但没有写借据,也没有其他人在场,只有一位邻居李某听我说过这件事、事隔2年多,刘某拒不还钱,称其2万元早已偿还。我想去法院告他,他却说到了法院还是这句话,李某说他愿意出庭说明他听我说过刘某找我借钱一事,但听说应当在2年内起诉,而且要有借据才行。请问,我能打赢这场官司吗?读者王春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峡江县两村民因矛盾纠纷对骂.诱使其中一方导致偏瘫。近日,峡江县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宣判,判决骂人者李某赔偿受害人刘某医疗费、伤残补助费、护理费、误工费等的30%,合计1.5万元。  相似文献   

15.
李配银 《农技服务》2004,(12):60-60
我与丈夫结婚十余年来,双方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一直感情不合。从前年起.我们分居。分居后.丈夫未经我同意,干了个体生意.也没有给过家里一分钱的经商收入。前不久.我向法院起诉离婚。丈夫提出要我负担夫妻分居期间他经商所欠下的3万元债务,他说这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下的债务,应当共同承担。不知我有没有分担这部分债务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正>【案情】刘某约几位老友到某钓鱼场钓鱼。在垂钓过程中,因渔竿触到上方的30千伏高压线,致使刘某当场被电击身亡。事后,刘妻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鱼池承包人钱某、区供电公司赔偿刘某因触电致死的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共计24万元。法院审理认为,钓鱼场承包人钱某明知钓鱼场上空高压线会对垂钓者具有  相似文献   

17.
孙爱民 《新农业》2005,(3):57-57
2004年5月28日,张某因通行问题与邻居刘某发生口角,继而发生厮打。厮打中刘某致伤张某.张某出院后因赔偿问题向法院起诉。在诉讼中刘某向法院举出证人朱某在打仗现场,能够证明张某伤非自己所为。庭审中朱某出证,陈述自己是在打仗现场.但双方怎么打仗没有注意到,谁打谁也没有注意到。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0,(12):54-54
【案例】陈某向法院对叶某提起买卖合同返还财产诉——并提出价值37万元的财产保全申请,并以价值70万元的汽车作担保。法院当日扣押叶某挖掘机一台。经审理.法院驳回陈某诉讼请求,叶某要求陈某赔偿因挖掘机停工等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7月21日,江西省宜春市中级法院终审。调解了二起因离婚引发的宅基地纠纷案,刘某与邓某对婚姻关系的解除、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时约定由邓某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一次性补偿刘某3.5万元。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嫁到某村后,一直没有分到承包地.2009年9月,丈夫的承包地因修高速公路而被征用,由此获得土地补偿费10万余元.最近,我们夫妻感情破裂,双方协议离婚,但在分割财产时产生了分歧.我主张这10万余元补偿费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丈夫反对.请问:该笔土地补偿费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