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做伞的.小女儿嫁给了染布的。一到下雨天.她就发愁小女儿家的布晒不干,一到晴天.她就担心大女儿家的伞卖不出去,整天愁眉苦脸的.日子过得很痛苦。后来有个人对她说:“你怎么不反过来想啊?”老太婆豁然开朗,从此以后.一到下雨天.老太婆就高兴大女儿家的伞能快快地卖出去;一到晴天,小女儿家的布染得又多又好。她整天喜笑颜开,日子过得很幸福.  相似文献   

2.
马达 《百姓》2004,(8):38
一、选购低腰裤时非常难,因为裤子已不是原来的腰头尺寸,腰头高低差一点点,你就可能套不上或大得野豁豁,非得当场试穿不可,还要穿上后在试衣间蹲落站起、抬膝提腿地试一番才合适.许多低腰裤上没有明示适合人群常规尺码,经常让人吃药.  相似文献   

3.
进口货     
一个卖苹果的喊道:“新鲜的苹果,进口货。便宜卖了啊。”过路人一听“进口货”。便你一斤、他一斤地买上了。有人拿起一个尝了尝,说:“这不是很平常的苹果吗,你怎么说是进口货呢?”卖苹果的人说:“您这一张嘴,它不就成了‘进口’货了吗?”  相似文献   

4.
学做生意     
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却想干一番事业。父亲告诉他:“要干成一番事业,没有知识不成。”他说:“我就做生意,知道2比1大、3比2大……就成了。做生意目的是要赚钱,贩1得2,贩2得3,这不就赚了吗?”父亲奈何不得他,反正家里有钱,赚不赚不在乎,就给他三匹马出去做生意,权当“学费”买个聪明。这孩子走到半路,碰见一个牛贩子。牛贩子对他说:“愿以四头黄牛换你的三匹马。”他想:三换四,我赚一呢,合算合算,怎么不干。这样,他的三匹马换成了四头黄牛。来到牲畜行,看见一群可爱的羊,便问羊主怎么卖。羊主看了看他的牛…  相似文献   

5.
北方一些城市聪明的鸡蛋商贩,把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分开卖,拆零拆出了大市场。爱吃蛋黄的消费者买蛋黄,爱吃蛋清的消费者买蛋清,各取所需,各得其便,消费者因此而得到了实惠,卖方更是因反传统创造了“分开卖”而赚到了以前赚不到的钱。 同样,一只鸡能被内蒙古草原兴发  相似文献   

6.
照 顾公司来了几位客人 ,老马陪他们到茶馆小憩。几杯龙井下肚 ,不觉已是傍晚时分 ,准备结帐走人。收银台前 ,小姐问老马 :“公费还是自费 ?”“业务上的客人 ,当然公费。”老马不假思索地回答。小姐报之一笑 :“若是自费 ,价格上可以照顾 ,公费就对不住了。要发票吗 ?”老马说 :“没发票 ,如何报帐 ?当然要。”小姐又一笑 :“若是不开发票 ,价格上也可照顾。开发票 ,就不好照顾了 ,很抱歉 !”“照顾”来“照顾”去的 ,就把老马给“照顾”糊涂了 ,他迷惑不解 :小姐到底是照顾我 ,还是照顾她的钱袋 ?印 象J城是个小城方 ,生活着一帮小文人…  相似文献   

7.
北方一些农民把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分开卖,拆零拆出了大市场。爱吃蛋黄的消费者买蛋黄,爱吃蛋清的消费者买蛋清,各有所爱,各得其便。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卖方也赚到了以前赚不到的钱。同样,1只  相似文献   

8.
爹爹终于愿意找一个伴儿了,远在深圳打工的朱丽娟想:不知爹找了个什么样的人。她赶紧上街给爹和后妈买了一点礼物便归心似箭地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女儿诧异后妈怎么像个姐2001年5月1日,朱丽娟回到江西宁冈那大山深处的家时已是傍晚时分。一进屋,只见父亲正坐在厅堂里抽旱烟,厨房里似乎有人在弄饭,朱丽娟想:那在厨房里忙乎的大概就是后妈吧。她叫了一声“爹”,然后进了自己的房间,打开提箱,正准备将为父亲和后妈买的礼物往外掏,这时父亲带着一个女子也进了屋。只听父亲对那女子说:“春英,这就是我女儿丽娟。”又向朱丽娟…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南阳市高新区四福井村,有一位叫张红的年轻农家女,人称“南阳女蝎王”。1995年,张红高考落榜后,开始养殖蝎子,由于经营有方,现已成为百万富翁。她的致富经验主要有三条:一是积少成多。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张红的财富就是靠一分一角、滚雪球般地积累起来的。她说:“1998年,是活蝎市场利润最丰厚的一年,许多养殖场及养殖大户对那些来买几十条、几百条蝎子的小客户不理不睬,而我则来者不拒,几十条的生意照做。这一年,我每天光是往南阳城区的200多家小诊所和酒店送蝎子就赚了8万多元。这8万多元钱是我…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一家鞋店为了解除顾客试鞋时“金鸡独立”、“隔台观花”的烦恼,专门设置了“试鞋厅”,舒适的坐椅、脚垫、不同鞋号、式样人你试穿、挑选。选中者只需将样鞋编号告诉售货员,便可买到称心的鞋。仅此一项便民之举,使该鞋店整日顾客盈门。湖北谷城县一位农民,为了解除人们刮丝  相似文献   

11.
夏天穿皮袄     
正在东北工作的福生托人给他在老家的爸爸捎回一件皮大衣。正值三伏天气,福生爸为了显摆就穿着皮大衣,在巷里走来走去。村西头的狗头爸见这么热的天,这老兄咋地穿上皮衣在村里转,就好奇地问:"大热天的你穿皮袄干甚,不嫌热吗?""我娃给我买的,你管得倒  相似文献   

12.
舞会偶遇     
史振亚 《新农业》2005,(8):33-33
普希金年轻的时候并不出名,在彼再堡参加一个公爵家的舞会时.他邀请一位年轻漂亮的贵族小姐跳舞。这位小姐傲慢地看了普希金一眼,冷淡地说:“我不能和一个小孩子一起跳舞。”普希金没有生气.微笑地说:“对不起!亲爱的小组,我不知道您正怀着孩子。”说完他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然后离开舞厅。  相似文献   

13.
一、要“因病选药”。可以选购以往使用感觉疗效比较好的药物,如果不清楚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店的药剂师、营业员。尽量买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品。  相似文献   

14.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个“好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孩子奠定自尊和自信的基石。所以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坏孩子”的标签。如果孩子出现不适宜行为,父母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孩子本人一分为二地评价,可以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不能因为一件事否定孩子整个人:“你不是个好孩子。”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不能说:“你再这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相似文献   

15.
常听到农民朋友谈到他们在集镇商店或市场购物时被营业员或个体摊主在没有验钞设备情况下没收“假币”,且不给任何收据,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心存疑问却不敢有异议。因为如有异议,营业员或摊主便以罚款或送交派出所为名相威胁。  那么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没收所谓的“假钞”呢?没收假钞要不要给个手续呢?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假币没收只能由银行职能部门来执行,其他单位或个人执行没收假币的行为均属违法。至于那些以农民缺乏真假鉴别能力来蒙骗群众,或以补偿自身损失等原由来没收或处罚的就更不应该了。  所以,当你遇到有人…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个“好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孩子奠定自尊和自信的基石。所以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坏孩子”的标签。如果孩子出现不适宜行为,父母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孩子本人一分为二地评价,可以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不能因为一件事否定孩子整个人:“你不是个好孩子。”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不能说:“你再这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相似文献   

17.
长途旅行的人大都有过“站“火车的经历。郑芝兰“站“过一次后,竟从中发现了商机——郑芝兰是四川万源市郊的农民。2005年5月到广东打工,不久因公婆生病,买一张站票就上了回家的火车,一路上站得腰酸腿痛。车到南昌,有位乘客一上车就打开随身携带的折叠小凳子,悠然自得地坐了下来。于是有人说:“如果有人卖凳子,我宁愿出10块钱也买一个。”  相似文献   

18.
玩笑     
鳄鱼皮鞋 顾客:“我要买一双鳄鱼皮鞋。” 店员:“好的,女士,请问您那条鳄鱼要穿多大尺码的鞋?”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商水县固墙镇有一李姓经营农机的个体商户,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聪明才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成为该县农机市场的佼佼者.他的秘诀有三:一是无中生有法,当顾客急需一种商品,然而这种商品不但本店没有,在其他门店也买不到时,他便把顾客的姓名、住址及所需零件的名称、规格和数量记下,千方百计为其进货,而后送货上门.二是欲擒故纵法,如果顾客在他的店买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便推荐顾客到另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去买.这种"推"顾客的做法赢得了"上帝"的好评和竞争对手的敬佩,不但没把顾客推走,反而使顾客与日俱增.三是抛砖引玉法,顾客每买一件东西,他会不厌其烦地介绍与其所买商品相近的其它商品.这种渗透性经营方式会使消费者把没准备买或没想起来买的商品顺便买下.  相似文献   

20.
智者的眼睛     
《饲料博览》2009,(10):79-79
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个题考考大家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如果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商界奇才含笑不语,最后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大家愕然。商界奇才说:“那样的情况,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的。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