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宝成 《种子科技》2008,26(1):71-72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回归自然呼声的日益强烈,中医中药防病理念倍受青睐,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一样需求量大增,对中药材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达国家进口中药检验的指标很多、很严格,高质量、地道的中药材——黄芪则供不应求,而受环境和农药残留污染的黄芪却无人问津。发展黄芪生产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其次是适当使用化肥,按国家中药材生产的GAP操作规程指导黄芪生产,把优质、绿色放在黄芪生产的第一位,黄芪生产是大有可为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净土,是天然的无污染生态区;同时中藏药种植在海拔2600~3800m的高原下生长,才能达到很好的药效。由此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发展黄芪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黄芪是常用的滋补中药材,并且产业效益好。甘南县主要土质类型为黑钙土、黑土、暗棕壤以及草甸土4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非常适合黄芪种植。就甘南县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及中药黄芪的功效、生产环境、栽培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荚膜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是《中国药典》里规定中药材黄芪的源植物。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道地的中药材,以根入药,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在人工栽培黄芪的过程中,黄芪种子硬实成为黄芪栽培中的一个制约因素。黄芪种子的硬实导致种子透水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中药材浸提液对中药材种子发芽率的效应研究,解决在大田育苗过程中由于发芽率不高导致的质量、产量与投入成本相关问题。采用黄芪、黄芩、半夏3 种中药材的12 种浸提液,对5 种中药材种子进行发芽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板蓝根种子达到最高发芽率的浸提液为四年生黄芪热浸提液,发芽率为75% ;使蒙古黄芪与陇西白条党参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两年生黄芩浸提液,其发芽率分别为78% 和80% ;使膜荚黄芪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的是两年生黄芩热浸提液,其发芽率为47% ;使二倍体黄芩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半夏热浸提液,发芽率达77%。  相似文献   

5.
正基本案情2011年4月4日,以广东某公司为甲方,以某农场主吴某某为乙方,签订《委托种植中药材黄芪协议》一份,约定甲方在新疆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提供一年生黄芪种子6.8吨委托乙方种植黄芪5000亩,甲方承诺在乙方按照甲方技术人员要求进行种、管、收的情况下保证乙方净收入不低于当年周边地区种植棉花的净收益每亩5000元,乙方承诺收获的全部产品包括黄芪及其种子  相似文献   

6.
高天啟 《种子科技》2019,(11):26-27
近年来,天祝县充分利用山区土质好、土质资源充足的优势,大力种植藏木香、乌药、当归、黄芪等中药材,中药材的种植在天祝县农民总收入中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而要想实现天祝县中药材产业的良性发展,就要提高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为此必须着手研究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7.
选用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新品种黄芪——陇芪 1 号,展开陇西道地药材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着力解决中药材黄芪种子品种间混杂、性状不一致等问题,从源头上降低或者管控产量、质量下降对中药黄芪药效、药农经济效益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黄芪氮磷钾配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初步摸清了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氮磷钾需求规律和合理配比模型,从而为药农提供合理的施肥方案,指导药农科学院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开发应用黄芪专用肥、促进北京郊区中药材产业化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东部不同产地和春秋季蒙古黄芪化学成分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青海省蒙古黄芪最佳种植区域和采收期,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州县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春秋季采收的蒙古黄芪类黄酮成分和黄芪甲苷含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民和县的蒙古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均值大于其他州县,排名依次为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互相县湟中县湟源县。进一步对民和县硖门镇蒙古黄芪春秋季化学成分含量对比分析发现,秋季黄酮类成分均高于春季,而黄芪甲苷含量显著低于春季(P0.05),同时,秋季采收的黄芪根干重和根直径均大于春季。综合考虑,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蒙古黄芪适宜移栽区为民和县,宜秋季采收。本研究为青海省蒙古黄芪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参考资料,为农业秋季采收提供科学证据,对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鑫  葛慧  王盼 《中国种业》2021,(5):28-31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重要基础,种子种苗的繁育是保障中药材生产质量、稳定中药材市场供应的源头支撑。本文介绍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分析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硒肥对甘肃3种大宗药材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硒肥施用对甘肃定西地区人工栽培当归、党参和黄芪3 种大宗药材关键品质指标和硒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按照基施硒肥的方法,设置了0(对照)、75、150、225、300 kg/hm2 不同用量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硒肥处理下3 种中药材的关键品质指标值和硒含量。硒肥的施用对当归的挥发油、阿魏酸,黄芪甲苷含量影响最为明显,黄芪甲苷含量最大值为0.138%,较对照增加42.3%,当归挥发油和阿魏酸含量最大值分别为1.0%和0.198%,较对照分别增加94.1%和42.9%。3 种药材施硒处理硒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当归、党参、黄芪硒含量最大值分别达1.26、0.98、0.37 mg/kg。综合来看,硒肥施用量在75~150 kg/hm2之间,将有助于当地栽培当归、党参、黄芪的品质提升和硒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刘亭亭 《种子科技》2020,(7):103-103,105
中药材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重要基础,促进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规范运行,是提供高质量中药材种子种苗的重要举措之一,也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中药材的生产质量。从种子种苗价格不合理、质量不高及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估标准3个方面,阐述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市场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种子与中药材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中药材种子的特点、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以及种子与病害和产量的关系。对于中药材种子的研究要结合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进行,优选出种子的最佳处理方法;中药材产量与种子的质量密切相关,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需有专门的种子田,采用多种生产措施进行培育,优选出成熟度高、无病害的种子供生产使用,同时加强种子的储藏保管,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复合型植物生根粉ABT对中药材板蓝根,黄芪、甘草浸(拌)种的试验,摸索出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的新途径;并对ABT8号和ABT6号进行比较,筛选出根类药材最适宜的生根粉型号。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1月中旬,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2020年,山西将重中之重培育壮大药茶这一产业新动能,将山西药茶打造成为山西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山西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北部盛产黄芪、台党参、款冬花等品种,中南部适宜潞党参、黄芩、连翘、柴胡、远志等品种种植,大宗中药材道地品种连翘、黄芩等年产量居全国前列,资源优势急需转变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6.
芍药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中药材的生产离不开土壤,土壤是中药材生产的基础和主要场所。土壤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和药效成分的形成与累积的同时,土壤质量也对中药材中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等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土壤与中药材品质的关系,对芍药土壤方面的研究内容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陇西县作为全省陇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其中药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这一朝阳产业基础性工作的药材种子繁育仍处于襁褓之中,不能给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打气撑腰、助阵给力,特别是道地药材良种的选育推广工作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技术和体系障碍。基于此,从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生产体系、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助推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中药材种子产业发展的前景及途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庆元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声淼 《中国种业》2018,(12):37-39
阐述了浙江省庆元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庆元县是中药材产业发展新区,近年来种植面积稳步增长,生产效益逐渐提高,截至2017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020.5hm~2,总产量1346t,总产值8334万元。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药复合经营,林下草本中药材面积已达181.7hm~2。产业发展主要采取了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建规范化基地、以政策扶持为拉动向规模化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协作提高技术水平、实施中药材生产标准认证逐步推进标准化工作、逐步拓展药材产地加工及品牌建设工作、推行中药无公害安全生产等工作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建成规范化示范基地215.1hm~2。针对生产存在品种更换频繁,产能和效益普遍偏低、技术和服务落后于生产、中药标准化程度普遍偏低等问题,提出"大力引导发展林下特色中药材、引导发展可药稻(菜)轮作的大宗药材、开展技术创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加强中药材产品品牌创建、药旅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帆  邢美华  王维薇 《中国种业》2024,(1):18-21,31
中药材种质资源作为“芯片”,是保障中药材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更是中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湖北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但是中药材种业发展滞后于生产需求,中药材种业要匹配产业强省的战略目标需要走“高产量、高质量”的现代产业规模化之路。对湖北省中药材种业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并基于“保、育、繁、推”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提出了促进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进路。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了现阶段中药材种子植物检疫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中药材种子生产中有没有申报产地植物疫苗、调运过程中有没有办理调运疫苗等,并结合实际状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规范中药材种子植物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