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技术, 研究了粗角梯天牛Pharsalia antennata雌雄成虫外部形态特征?触角和跗节感器种类及其差异?外部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粗角梯天牛雄性个体体长明显大于雌性; 雄虫触角总长为体长的两倍余, 雌虫触角仅稍长于体长; 雌虫第5腹节明显长于雄虫第5腹节?感器研究表明, 雌雄成虫触角上分布有5类18种感器, 即6种锥形感器?5种毛形感器?5种刺形感器?1种Bǒhm氏鬃毛和1种钟形感器, 其中毛形感器Ⅴ型仅分布于雄虫触角, 锥形感器Ⅵ型和钟形感器仅分布于雌虫触角, 毛形感器Ⅰ型在雌雄虫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存在差异?雌雄成虫跗节表面着生有3类8种感器:毛形感器3种?刺形感器3种和锥形感器2种, 同种感器仅在长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蜘蛛卵黑秆蝇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蜘蛛治虫的研究中,笔者发现秆蝇科Chloro-pidae的蛛卵黑秆蝇(学名未定)的幼虫寄生于蛛卵囊中,取食蛛卵。国内迄无记载,现简报如下: 一、分布:抚州、丰城、万载、上高。 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2.5毫米(见图)。体密布灰白色微毛,头部黑色,复眼棕色,触角第1、2节黑色,较小;第3节粗大,除着生触角芒的周围黑褐色外,其余部分黄褐色;触角芒针状,基部较  相似文献   

3.
棘胫小蠹科和长小蠹科的区别棘胫小蠹科 Scolytidae跗节第1节略短於第2、3、4节之总和(图1、2)。头比前胸窄得多(图33—36)。眼卵形、肾形或分开(图12、13)。长小蠹科 Platypodidae跗节第1节比第2、3、4节总和长得多(图40)。头仅稍狭於前胸(图39)。眼圆形(图39)。  相似文献   

4.
豇豆食菌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 ,幼虫取食长豇豆上锈病孢子 ,采地萍乡。 90年代初曾寄请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赵建铭教授鉴定 ,云可能是一新种 ,过去没有见过。形态描述 (见图 1 ) 成虫 :体长 1 .0~ 1 .5mm,棕红色 ,上有黑色微毛。触角 1 4节 ,黑色 ,串珠状 ,镶有较多长毛 ,各节膨大呈长圆形有细颈 ,雄虫触角稍长 ,第 1 2节比其它节要稍大。复眼黑色 ,顶部愈合。下颚须 4节。翅面密布微毛 ,外缘及后缘有较密的黑色长毛 ,纵脉 3根 ,无横脉 ,R1脉靠近前缘 ,R2 脉在距前缘约 1 / 3处 ,Cu脉完全退化 ,胸部背面及腹部各节生有黑毛。各足第 1跗节最…  相似文献   

5.
粉虱、蚧类的寄生性天敌种类多,为开展生物防治提供依据,现将我省已知11种蚜小蜂记述如下。一、江西已知粉虱、蚧类蚜小蜂种的检索表(蚜小蜂科 Aphelinidae)1.触角5—6节……2触角8节……42.触角5节,前翅有一不显著光滑斜带,前后翅缘缨很长……棒角蚜小蜂触角6节,前翅有一显著的光滑斜带……33.斜带上方有毛7列……什食蚜小蜂斜带的上方有毛3—5列……  相似文献   

6.
栗实象Curculio davidi是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主要种实害虫,严重影响着板栗的品质和产量。为探明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柄节、梗节、鞭节1~6亚节长度存在显著差异。雌、雄成虫触角上均有7类12种感器,包括4种刺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1种叉形感器、2种毛形感器,1种B?hm氏鬃毛、1种腔形感器和1种端指形感器。其中雄虫刺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Ⅰ、叉形感器的长度显著长于雌虫,雄虫鞭节第7、8亚节的锥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虫。  相似文献   

7.
一种专食杂草的甲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果酸模是农田中常见的一种杂草,1997年笔者发现该杂草上有一种甲虫取食,虫量大时,全株叶片被吃光,只留叶脉,导致整株枯死。经鉴定为蓼蓝解胫叶甲(Gastrophysaatrocyanea)。据文献记载,蓼蓝角胫叶甲是一种寡食性昆虫,寄主为蓼科植物,是蓼科杂草的重要天敌,为了保护和利用这种食草昆虫,现将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报道如下:1、形态特征(见图1)成虫体蓝黑色,腹末节黄褐色,椭圆形,体长5.O-5.snun,宽3mm,怀卵雌虫体稍大,腹部肥大腹端外露于鞘翅,触角11节,端部6节明显加租,前胸背板模宽,基部比鞘翅路狭,具小圆刻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对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进行观察,发现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分9个亚节。雄虫触角各节均显著长于雌虫,而直径除鞭节5、7、8、9四节外,其余各节均显著大于雌虫。成虫触角感器主要有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hm氏鬃毛3种主要类型。其中,刺形感器具有4种形态,主要分布于鞭节第7、8、9节,毛形感器有2种形态,毛形感器Ⅰ各节都有分布,毛形感器Ⅱ仅有1根,位于柄节腹面,Bhm氏鬃毛主要分布于柄节与梗节连接处。雌、雄虫感器的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雄虫感器密度略大于雌虫。结合感受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触角电位反应数据,对各感受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9.
世界23种斑潜蝇害虫备录及分类鉴定(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琳  汪兴鉴 《植物检疫》2000,14(6):329-334
续上期3 斑潜蝇属 2 3种害虫分种检索表 (成虫 )1 . 翅m -m横脉存在 2…………………………………………………………………………— 翅m -m横脉缺如 ;雄虫阳茎端阳体如图 1 :A甜菜斑潜蝇L .betae………………………2 . 小盾片完全黑色 3………………………………………………………………………………— 小盾片至少部分黄色或棕黄色 (图 2 :C ,D) 5………………………………………………3. 触角第 3节末端呈角状突出 (图 3:F) 4………………………………………………………— 触角第 3节末端钝圆 (图 3:A) ;触角、颜…  相似文献   

10.
顾杰  韩振冲 《植物检疫》2003,17(4):236-236,248
在检疫进口刚果奥古曼原木时 ,发现不少直径 6~ 7mm的蛀孔 ,凿开边材 ,表层下纵深 2~ 3cm范围内大面积布满粉末状蛀屑 ,进而发现大型蠹虫 ,并采集到完整的 3种虫态 ,经室内鉴定为毛额奸狡长蠹 (Apatefo moralisFahraus)。目前我国尚未有分布记录。过去曾有其成虫的简要描述 ,现将所观察到该虫的 3个虫态的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供检疫参考。1 成虫长 1 4~ 1 7mm ;头、前胸黑褐色 ,触角、鞘翅深红褐色 ,翅端近黑色 ;翅基略宽于前胸背板基部。眼卵形 ,显凸 ,小眼细密 ;前额密被发状金黄色长毛丛 ;触角 1 0节 ,第 8~ 1 0节栉齿状 ,末节顶端…  相似文献   

11.
茶尖象甲 Phytoscaphus sp.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婺源个别虫口密度较大的茶园,曾造成过较重为害。鉴于国内尚无此虫为害茶叶的报道,1982年以来,笔者在婺源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作了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6~4.0毫米,被覆淡褐色鳞片。触角黑褐色,柄节端部较基部宽,第1、2索节较长,第3~7节近等长,棒节粗  相似文献   

12.
花椒橘啮跳甲 (CliteashirahataiChujo)在平顺花椒产区普遍发生。与平顺交界的潞城、黎城、壶关及河北省涉县和河南省林州市亦有发生。此虫以幼虫潜食叶肉 ,严重时只留上下表皮 ,叶片焦枯 ,致使被害树萌发二茬叶 ,树势衰弱 ,抗冻能力减低 ,降低产量和质量 ,影响花椒的生产与发展。作者多年来对此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 ,现介绍于下。1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 4 .5mm ,宽 2 .7mm ,卵圆形。头黑色、下口式 ,全身赭红色。触角丝状 ,1 1节 ,长 1 .5mm。足3对 ,黑色。鞘翅覆盖臀部的全部。卵 :长约 0 .8mm ,宽 0 .4…  相似文献   

13.
(五) 虫虻亚科Asilinae属检索表 1.触角芒简单(图88);后足基节后区膜质……6 触角芒羽状(图89);后足基节后区骨化……2 2.触角第3节短,几乎与第1或第2节等长,节芒长,羽状毛1列或2列……3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瓢虫科的分类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瓢虫科在昆虫分类系统中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Polyphaga),扁甲总科(Cucujoidea)。该科区别于鞘翅目其他各科的主要特征是: 1)典型的跗节为隐四节式,第二节宽大,第三节特别细小,第四节特别细长,第三、四节连接成附爪端节,自第二节的下陷或分裂中伸出;有些种类第三节退化或与第四节愈合,因而跗爪端节仅有一节。但在四节瓢虫亚科(Lithophilinae)中,跗节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6月,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室从南京口岸送检的来自美国桧木(Juniperus virginiana)中检出落羽杉大树蜂(Urocerus taxodii(Ashmead))活体成虫数头,为国内首次截获。落羽杉大树蜂在我国无分布,是一种危险性林木害虫。形态特征:雌成虫黑色,翅深黑色,触角除柄节、梗节及鞭节最末端一节黑色外,鞭节前部分为白色。复眼后各有一块白斑。后足胫节端部具2个端距。腹部1~9节黑色,尾突红棕色。雄成虫除了腹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黑卵蜂科2种,跳小蜂科2种和蚜小峰科1种,有的对害虫的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3种采自江西,2种来自福建、湖南。标本均保存于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1.稻缘蝽黑卵峰TelenomusnakagawaiWatanabc(中国新纪录)雌蜂体长1.2mm。黑色,触角暗褐到黑色,梗节色较浅。足褐色;腿节色较暗;基节黑色。头攒形,稍比胸窄;头顶颇窄,稍隆起并具钢网纹。额宽,大部光滑。复眼具毛;复眼间距离为头宽的1/2。后单眼间距离是侧单间距离的1.6倍。触角细长,11节;第1索节长稍大于填节,但短于第八第3素节长之和;第3素节长大于宽,第4…  相似文献   

17.
1987年从印尼进口藤枝中检获象甲,经鉴定为象虫科隐颏象亚科的 Rhinostomus meldolae(Pascoe)。该虫成虫体长6~24.5ram,黑色或棕黑色。两眼相近,在喙的腹面几乎彼此接触;在喙的背面被两条窄隆线分离,两眼间距离窄于触角柄节宽。前胸前缘两侧不具眼叶,雄虫喙背面锯齿状,腹面有许多黄色长毛,雌虫喙背面基部刻点密,腹面光滑无毛。触角棒基部角质化部分大约等于端部海绵状部分,两部分之间的缝弯曲。前足基节间距至少为基节直径的  相似文献   

18.
白蛾黑棒啮小蜂触角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白蛾黑棒啮小蜂(Tetrastichus septentrionalis Yang)触角感觉器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白蛾黑棒啮小蜂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虫鞭节7节,雄虫鞭节8节。雌雄蜂触角上存在以下7种感觉器:Bhm氏鬃毛、毛形感觉器Ⅰ和Ⅱ、刺形感觉器、板形感觉器Ⅰ和Ⅱ、乳头形感觉器Ⅰ和Ⅱ、腔锥形感觉器和指形感觉器。指形感觉器只见于雌虫。雌蜂触角感觉器数量、种类比雄蜂多,性二型现象明显。明确了白蛾黑棒啮小蜂触角超微结构,为寄生蜂寄生行为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日立S-3400N型扫描电镜对稻纵卷叶螟姬小蜂Stenomesius maculatus Liao雌、雄成虫触角的形态和感器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稻纵卷叶螟姬小蜂触角为膝状,雌虫鞭节有8亚节,雄虫鞭节有7亚节;其触角上共观察到7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感觉孔、指形感器、多孔板状感器、乳头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有3种亚型,多孔板状感器有2种亚型;雌雄成虫触角在形状和结构上相似,但仍存在一些差别:雌蜂触角显著长于雄蜂触角;雄蜂触角柄节直径显著宽于雌蜂柄节直径,其他各节直径雌蜂显著宽于雄蜂;雄蜂与雌蜂环状节相比,雌蜂多1节,多出的那一节环状节上存在毛形感器Ⅲ型;雄虫棒节上无指形感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扫描电镜对长角扁谷盗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观察,分析了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上共有3类感受器,可将其分为8种,分别是:刺形感器(Ⅰ、Ⅱ、Ⅲ、Ⅳ)、毛形感器(Ⅰ、Ⅱ、Ⅲ)以及B9hm氏鬃毛。比较发现,雄虫触角每节的长度均显著长于雌虫,雌、雄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相似,类型基本相同。结合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锈赤扁谷盗的相关研究等,对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各类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