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鱼病是当病原作用于鱼类机体后,引起鱼体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扰乱鱼类生命活动的现象。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与致病生物侵入鱼体的种类、数量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鱼体本身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关,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下面介绍影响鱼类发病的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供养殖生产者参考。一、影响鱼病发生的因素1、环境因素(1)水温:鱼类是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体温随外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外界水温突然变化,鱼类难以适应,就会产生死亡。如1龄鲤鱼水温若相差12℃~15℃,就会出现假死状  相似文献   

2.
余丰 《水利渔业》2006,26(3):72-72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引起催产亲鱼死亡的主要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亲鱼在产卵生殖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加上催产药物的副作用,使亲鱼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如果鱼体受伤严重.各种病原体会趁机侵染鱼体,引发疾病,导致亲鱼死亡;二是亲鱼的体质差。性腺发育状况欠佳。或是催产时水温变化幅度较大,以及催产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当(剂量过高或过低),亲鱼不能正常产卵或发生难产.并由此引起自身生理活动失调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何杰  杨阳 《海鲜世界》2008,(1):45-46
一、观赏鱼疾病的发生原因 导致观赏鱼发病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致病的机理是:当外界不利因素对机体的胁迫超过了机体的负荷能力时,鱼类就开始表现出各种症状。不同的致病原因会引发出不同的症状与之对应。家庭饲养热带观赏鱼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佟春光  王煜  张建  李恩铭  菅娜  张玲 《科学养鱼》2012,(5):78-79,93
北方由于天气寒冷,大批热带观赏鱼需采取汽运、空运等运输方法,会因气温、水温、水质的差异造成大批死亡,导致高额经济损失,而那些名贵娇气的鱼种根本不能通过长途运输这一关,这就导致北方地区热带观赏鱼价格高、品种少,已远远不能满足民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族业的发展,观赏鱼巳成人们又一个宠物养殖的热点。观赏鱼类的养殖环境一般较狭小,最为普遍的是室内水族箱中的养殖,鱼类的活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水环境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观赏鱼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观赏鱼的“白点病”的防治成为养殖爱好者的一大难题。因为鱼类患白点病后失去了其观赏价值,如不及时治疗,还会继发感染水霉病及细菌性疾病,最终导致鱼体死亡。白点病是由纤毛虫类的小瓜虫寄生鱼体皮肤及鳃上引起的。虫体寄生后,体表或鳃上有白点出现。严重时,鱼体象披了一层乳白色薄膜,在鳃上寄生的虫体吸收…  相似文献   

6.
减少催产亲鱼的死亡,是鱼苗生产者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笔者发现,引起催产亲鱼死亡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亲鱼在产卵生殖过程中体能消耗很大,加大催产药物的副作用,使亲鱼体抵抗能力下降,如果鱼体受伤严重,各种病原体会趁机侵染鱼体,引发疾病,导致亲鱼死亡;二是亲鱼的体质差,或是催产时水温变化幅度较大,以及催产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当(剂量过高或过低),亲鱼不能正常产卵或发生难产,并由此引起其自身生理活动失调而死亡。因此,在生产上要重点抓好亲鱼的产前培育和产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竖鳞病又叫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是鲤、鲫、草、鲢、鳙等鲤科养殖鱼类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竖鳞病主要流行于冬末初春,一般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感染,病情严重时可引起患病鱼的死亡。竖鳞病是鲤鱼、鲫鱼的一种常见病,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带来严重的损失。一、病原研究发现,引起竖鳞病的细菌有: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在水温低的季节,尤其是越冬之后的鱼,体质较差,抵抗力也弱,容易患病。鱼类受伤后,容易局部立鳞。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认为:①可能是两种养殖水体的水环境不同,使河豚鱼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鱼体系统功能紊乱。②河豚本身就有残食习性,而在拉网、运输过程中,河豚难免不被咬伤,这样就会导致各种致病病菌从伤口入侵,往往这时水温又偏低,非常有利于水霉菌生长。水霉菌除了自身吸取鱼体的营养外,还为其它病菌入侵打通了道路。所以我们认为那些死亡河豚的肠炎表现是病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肠部引起的,不是原来就有的。因此,我们认为河豚受伤后真(细)菌的综合感染再加上其因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共同构成了河豚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大黄鱼(Pseudosclaenacrocea(Richardson))属石首鱼科,俗称黄花鱼,其养殖周期一般为两年,生长期适宜水温为13℃-30℃。经多年试验证实,该鱼对低温的忍耐程度较差,当水温降至8℃,即停止摄食;水温降至7℃以下,鱼体活力减弱并逐渐死亡。因此,若在北方养殖大黄鱼必须  相似文献   

10.
观赏鱼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中草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赏鱼 (如金鱼、热带鱼 )一般都养在水族缸中 ,其所处的水体范围较小 ,与外界环境因素交换条件较差 ,因此极易感染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防治由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观赏鱼疾病 ,目前都使用人药、兽药、甚至是农药。人药和兽药中有相当一部分药品是抗生素 ,这类药物一方面能抑制和杀灭病原体 ,但另一方面病原体多次接触抗生素后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药效减弱 ,甚至完全失效。若增大剂量 ,则易产生药物残留 ,乃至破坏水族缸内水体的生态环境。此外 ,有些农药能在鱼体内累积 ,给鱼体自身的生长埋下隐患。采用中草药可以避免上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认为:①可能是两种养殖水体的水环境不同,使河豚鱼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鱼体系统功能紊乱。②河豚本身就有残食习性,而在拉网、运输过程中,河豚难免不被咬伤,这样就会导致各种致病病菌从伤口入侵,往往这时水温又偏低,非常有利于水霉菌生长。水霉菌除了自身吸取鱼体的营养外,还为其它病菌入侵打通了道路。所以我们认为那些死亡河豚的肠炎表现是病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肠部引起的,不是原来就有的。因此,我们认为河豚受伤后真(细)菌的综合感染再加上其因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共同构成了河豚鱼死亡的主要原因。二、暗纹东方疾病的预防河…  相似文献   

12.
李跃 《科学养鱼》1988,(2):15-15,23
闭口病是鱼类不适应水质、水温、饵料及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厌食症,是革胡子鲶鱼苗阶段的常见病之一。镜检鱼体表面及内脏均不见病原体,故认为仅是鱼体不适应外界变化,引起消化系统生理机能失调所致。发病鱼体消瘦,游动懦弱,常垂直悬于水表层或5付着不动,最终死亡,死亡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3.
黄鳝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家青  杨晖 《淡水渔业》2001,31(4):42-43
近几年我县连续因疾病引起黄鳝死亡 ,给许多养殖户造成的损失很大。为此 1998、1999、2 0 0 0三年间 ,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养殖户开展了疾病调查、防治专题研究 ,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总结如下。1 发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 1 发病的原因物理因素 :变温动物黄鳝若在水温剧变或长期超出其适应范围 ,就易造成死亡 ,所以在黄鳝苗种培育、养殖、运输时 ,换水温差最好不超过± 2℃ ,黄鳝在养殖期间 ,水温高时要采取防暑措施 ;当水温长期低于 10℃时 ,应采取保温措施。化学因素 :当水中溶氧过低时 ,黄鳝对饲料利用率低 ,生长缓慢 ,体质逐渐减弱 ,抗…  相似文献   

14.
王雪良 《科学养鱼》2007,(12):55-56
鳜鱼发病的原因与养殖环境、病原体数量及鱼的体质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用药物控制病原,而忽视了对环境的改良和鱼体本身抗病能力的提高。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养殖户在议论:某某用什么药病害控制得不错或治疗得很好;某某换换水病就好了;某某不喂食死亡就停止了等等。于是很多人就去效仿他们,结果收效并非象想象的那么好。其原因在于防治较好的一些养殖户池塘养殖环境比较好,鱼体的抵抗力较强,能经受得起外界环境的刺激,反之则不行。由此看来:单纯地以药物为主控制病害是不科学的,是没有保障的,当环境恶化、鱼体抵抗力差时,即使有灵丹妙药也难以起效。因此,必须从改善环境、增强鱼体质和控制病原三方面同时着手,才能有效地防治病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许多家庭都喜欢在室内放置生态鱼缸,养上几条观赏鱼,既美化了环境又增添生活情趣。但是观赏鱼经长期驯化变种而来,比较娇贵,所处环境也相对稳定,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引起疾病。在鱼病的防治上,应立足于“防”。加强饲养管理,给观赏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体健康,以减少鱼病的发生。1.加强水质管理了解饲养鱼对水质、水温的要求,使水温、水质符合饲养鱼的要求。用水要经过选择,自来水必须除氯;禁用雨水;放养密度要适宜,以保证水的质量;饲养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水质变化,要勤排污、除粪、换水;换水时,新、老水的温差不要超过5℃,…  相似文献   

16.
<正>血鹦鹉是热带观赏鱼中最为畅销的品种,具有易养殖、体色红艳、价格适中等特点,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血鹦鹉最适生存水温25~30℃,低于20℃血鹦鹉游动缓慢。血鹦鹉为紫红火口与红魔鬼的杂交品种,鳃部存在缺陷,属于高氧鱼,因此血鹦鹉的活体运输就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市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一直从事血鹦鹉繁育养殖,每年养殖血鹦鹉鱼2000万尾以上,其产品远  相似文献   

17.
革胡子鯰属于热带养殖鱼类,不耐低温,当外界水温下降到8℃即停止摄食,而水温低于4℃即会停止活动,甚至死亡.革胡子鯰在两广地区普遍养殖,且有不断扩大之势,由于两广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终年气温较高,冬季最低气温基本都在4℃以上,而水温略高1℃-3℃,革胡子鯰也能自然越冬,但在有的特殊年份,冬季极端低温会在0℃以下,这时的水温就可能低至革胡子鯰的耐受极限,出现大批死亡,给生产造成毁灭的打击,影响到第二年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8.
鱼类越冬期间,由于不摄食及在越冬前营养不良,体质极弱,极易在外界环境突然变化(如水温、水质、氧气、底质)和疾病侵袭下大批死亡。 越冬安为一种鱼类越冬前使用的营养补剂、专为鱼类越冬而准备,越冬安能调整鱼类越冬前体质,调节鱼体微循环,增强鱼体抗应激能力,提高越冬鱼的体质,减少越冬期间鱼体死亡。  相似文献   

19.
自2004年以来,日本鳗鲡在养殖越冬过程中,常发生腐皮病,导致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流行于水温低于20℃的季节,一般于12月至翌年5月流行,流行高峰1~4月,当水温高于23℃时不发生,引起的死亡率一般达1%~5%。传播速度快,一般池塘出现个别病鳗后1周内感染大部分鱼体。由于近年在鳗鲡养殖越冬过程中一般不加温,水温常低于20℃,导致本病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20.
一、鱼类疾病诊断依据1.判断是否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非病原体导致的鱼体不正常或者死亡现象,通常都具有与病原性疾病明显不同的症状:①因为饲养在同一水体中的鱼类受到来自环境的应激性刺激是大致相同的,鱼体对相同应激性因子的反应也是相同的,因此,患病鱼体表现出的症状比较相似,病理发展进程也比较一致。②除某些有毒物质引起鱼类的慢性中毒外,非病原体引起的鱼类疾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鱼类失常甚至死亡。③查明患病原因后,立即采取适当措施,症状可能很快消除,通常都不需要进行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