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岳成 《内陆水产》2003,28(11):29-29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龚塘村四组养鱼户龚响林,2003年在1800米~2成鱼塘中尝试套养黄鳝,当年4月投放20~60克规格本地幼鳝2 900尾、每667米~2投鱼种60千克,最后取得了每667米~2产鱼300千克、出鳝268千克的好收成,每667米~2平均增收2 500元,实现了鱼鳝双丰收。他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谢岳成 《内陆水产》2002,27(11):3-3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华垸村一组农民赵显富,将自家旁屋一块870米2的水田,栽秧养鳝获得稻、鳝种养双丰收。2002年5月份,赵显富投放黄鳝苗375千克(规格10~30克),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和管理,到9月底,他已起捕成鳝1180千克,收割稻谷698千克,比以前没有养鳝多增收稻谷180千克,除去投入成本开支16700元,纯收入达20000元。稻田养鳝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的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生长要求;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  相似文献   

3.
谢岳成 《齐鲁渔业》2003,20(2):39-39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华垸村1组农民赵显富,将自家屋旁1块1.3亩的水田,栽秧养鳝,获得稻、鳝种养双丰收。2002年5月份,赵显富投放黄鳝苗375 kg(规格10~20 g),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和管理,到9月底,起捕成鳝1180 kg;收获稻谷692 kg,比以前没有养鳝增  相似文献   

4.
胡秋姣是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办湖村5组一名普通农家女,1996年3月,承包村里养鱼水面1.05公顷,其中鱼种池0.15公顷。近几年来,她订阅了10多种科技报刊,并采用报刊上介绍的技术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提高养鱼产量,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2000年产鱼14220千克,其中轮捕9860千克,一般每667米2产量在1000千克左右,纯利达2000元。由于常年轮捕上市,价格也高,一般花白鲢的均价在3.6元/千克,优质鱼8.0元/千克。其具体办法如下。1“宝塔式”放养鱼种,适时套养火片为了做到成鱼常年可以捕捞,适时套养鱼种。胡秋姣放养鱼种时,除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5.
稻、鱼、蛙共生就是在田中种稻,水里养鱼,浅水区和田间空隙地养蛙。鱼蛙在田中活动能够起到松土、除草、除虫作用,使水稻少用或不用农药。鱼、蛙的粪便和残饵可为水稻提供养料。因而这种模式节约农药、化肥成本,生产出的粮食无污染,可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我中心3年来开展了稻、鱼、蛙生态养殖试验,稻、鱼、蛙生态养殖,每667米2产水稻500~600千克,鱼100~200千克,美蛙400~600千克,每667米2利润约为6 000元。具体技术介绍如下。1 田块标准这种模式要求稻田保水性好,水源充足。稻田内开挖的鱼沟、鱼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6.
正1现状沛县依托江苏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全县沿湖地带开展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截至2019年全县稻鱼养殖面积累计达到2 053.3 hm~2,水稻单产500 kg/667 m~2,水产品100 kg/667 m~2以上,和单一种植水稻的模式相比效益增加1 000~2 000元以上。根据稻鱼种养产业的发展计划,2020年,全县新增稻渔面积  相似文献   

7.
1990—1993年进行稻鱼高产模式研究,确立了“田凼结合养鱼”这一稻鱼高产模式,分析了“鱼凼”与“鱼溜”,“鱼池”的基本区别,提出了“鱼凼”建设的标准和稻鱼高产配套技术。4年共实施面积288.52hm^2,产鱼363.35t,稻谷4055.43t。总产值533.20万元,每hm^2平18970.4元,其中1993年实施面积76.72hm^2,产鱼157.2t,每hm^2产2149kg,稻鱼总产值201.1万元,纯收入129.42万元,每hm^2平16869.15元,投产比1:2.81。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福建山区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发展山区生态渔业,2013年将南平的邵武市、武夷山市、松溪县、光泽县及浦城县等五地分别作为稻鱼共作、稻鳖共作、稻鳅共作以及稻虾轮作等4种模式的稻田生态种养技术的示范,示范面积共73.33 hm2.结果表明,各示范点由于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效应,在不施用农药和渔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和稻谷产量不减的基础上,均产出了生态、健康的稻米与水产品.水稻单作模式的稻谷产量为495.7 kg/667m2,利润为439元/667 m2;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稻谷平均产量为517.2kg/667 m2,水产品平均产量为60.6 kg/667m2,平均利润2 183元/667 m2,增加了利润1744元/667 m2,是水稻单作模式的5.0倍.稻鳖共作、稻鱼共作、稻虾轮作以及稻鳅共作四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分别是水稻单作模式单位利润的34.7倍、5.0倍、3.4倍和1.7倍.稻鱼共作模式中武夷山示范点稻谷产量比水稻单种模式增加18.7%,平均利润是水稻单种模式的10.2倍.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生态高效的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村渔场有养殖水面650亩,其中精养成鱼池450亩。近几年来,该场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促进了成鱼增产和经济效益提高。1993年产成鱼36万kg,其中轮捕19.5万kg。由于常年轮捕,使花白鲢的均价达到3.0元/kg、优质鱼5.0元/kg。他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0.
依托乡水产工作站搞好渔业服务谢岳成(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水产工作站)我乡位于洞庭湖边域,与洪湖接壤,有46个自然村,336个组,17860户,54000人。可养水面13600亩。为可耕面积的26%,是典型的商品鱼基地乡。1991年成立了乡水产工作站,负...  相似文献   

11.
地处沙洪公路的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渔场是有名的商品鱼基地,今年28岁的青年农民栗四清领头兴起了垂钓业,成为此处的一道风景。肖桥渔场,绿树环抱,鱼池连网,四通八达,环境幽静,气候宜人,交通十分方便。近年来,由于鱼价有所回落,颇有市场头脑的栗四清决定水路不通走旱路,招引外地客商开发垂钓业。每逢周未双休,栗四清的鱼池格外热闹,来自湖南、洪湖和本县各地的垂钓者纷至沓来,他们交上100元钱后,撑起太阳伞,在池边投食直钩,几个钟头可钓5~10千克各色鱼。仅2002年,栗四清钓鱼收入达10000元,特色鱼的价格比市场上要高出1~2元。为了吸引垂…  相似文献   

12.
在闽西地区,农村采取“烟-稻、鱼”和“烟-莲、鱼”两种种养模式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值。作者进行了多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烟-莲、鱼”模式,每亩(15亩=1公顷,下同)可比“烟-稻、鱼”模式增收384.6元,且莲田养鱼比稻田养鱼长得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瞭望塔     
芦林渔畜莲五业并举 沟港河湖洲同步发展 柘木乡全方位发展水域经济 秋日来临,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湖区水体经济生机盎然,硕果累累。柘木乡地处洞庭湖边,水面与耕地两分天下。为此,该乡立足本地,对不同的水域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湖区发展网箱养鱼;荒洲荒废水面采取  相似文献   

14.
孙广明 《内陆水产》1998,23(3):17-17
稻田养鱼“四一工程”就是1亩(667m2)稻田实现年产1t粮、100kg鲜鱼,粮、渔收入各过1000元。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科学地利用稻鱼共生原理,从而形成“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的最佳良性生态循环。根据笔者多年实践,要达到上述“四一工程”目标,必须认真搞  相似文献   

15.
今年48岁的陈逢标,是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陡星村村支部书记。2005年初,他从报刊上得知龙虾市场行情好,于是将自己60亩水稻田改造成龙虾池,当年3月份从市场上以4元/斤左右的价格购进龙虾苗种4200斤,  相似文献   

16.
1990~1993年,湖南零陵地区水产站承担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稻鱼高产模式研究”科研项目。经四年的反复实践研究,确立了“田凼结合养鱼”这一稻鱼高产模式。四年共实施4328亩,产鱼363.35吨,产稻谷4055.43吨。其中1993年实施面积1150.8亩,产鱼157.2炖,亩平136.6kg;产稻谷1039.98吨,亩平903.7kg。稻鱼总产值201.1万元,亩平1747.48元,纯收入129.42万元,亩平1124.60元,投产比1:2.81。1993年底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现将稻鱼高产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是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水产工作站一名技术员,从事水产推广工作十多年,又是《北京水产》的通讯员和忠实读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示范表明,与平作种稻比较,在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中,水稻可平均增产10%以上,同时每667m^2平均增收鲜鱼55.8kg,成鸭14.6kg,蔬菜等经济作物47.3kg(按稻田面积计算);稻田肥力提高,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0.1%、57.3%、17.3%和18.9%;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总收入达到1000元/667m^2以上,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益;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O.5以上,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多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文章最后介绍了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无为县桐城村村民徐承玉,1996年开始用粘土“品”字型结构养殖黄鳝,面积60米2,年纯利1.5万元左右。2000年共放幼鳝220公斤,年底收成鳝550公斤,总收入2.8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4。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养殖已发展到35户,总面积1400米2,产成鳝10余吨,产值40万元,纯利30万元。在其辐射作用下,全县此法养鳝面积已达2万多米2,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现将该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鳝池建造鳝池应建于水源良好的塘沟边,地势最好低于水源,便于进水。池一般建成长方形,面积20米2左右一个。池建半地下式,四周内壁砌砖,砖面用水泥抹…  相似文献   

20.
利用稻田进行黄鳝、泥鳅的生态混养 ,是我县近年来摸索成功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实践证明 ,稻、鳝、鳅兼作可以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 ,而且能形成稻、鳝、鳅之间的生态食物链 ,解决黄鳝的生物饵料供应、鳝鳅的种苗自繁、清除稻田的虫害 ,从而提高稻田种养的综合经济产出率 ,增加经济效益。一般放养尾重 2 5g~ 50g的鳝种 ,经 1~ 2年的稻田养殖 ,即可长成 1 50g以上的个体 ,放养尾重 1 0g左右的鳅种当年即可长成 3 0g以上的个体 ,稻田鳝鳅生态混养年均收益在 1 50 0元 /亩以上。1 稻田的选择与田间工程的开挖用于养殖的稻田应选择靠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