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泡桐是我省农桐间作、四旁和城市绿化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近年发展很快,育苗面积逐年增加,1982年全省泡桐育苗面积已达30多万亩.为解决和减轻育苗和粮食争地的矛盾,我们于1980-1982年在安阳县天喜镇公社三仓大队的冬小麦地进行了泡桐埋根育苗试验.当年苗高3.79米,地径5.85厘米,亩产成茁570株,出圃率72.4%.小麦亩产372斤、大豆112斤,和对照地比较,亩木和小麦产量均无明显差别.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总产值平均比对照地提高3.88-6.42倍.为便于生产上应用,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属太行山东麓丘陵河谷台地,  相似文献   

2.
<正> 1982年6月和8月由省农技总站组织开展了夏、秋两次全省范围的调查,初步查清了我省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同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参加棉花枯、黄萎病调查的达98413人.对我省北部、东部平原、南阳盆地和西部丘陵棉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调查98个植棉县,1303个公社,23531个大队.调查棉田923.5万亩,占全省棉田总面积1,100万亩的84%.全省发现有棉花枯、黄萎病的95个县,占植棉县数的96%;有病公社934个,占植棉公社的67%,有病大队9,016个,占植棉大队数的32%.全省共发生  相似文献   

3.
泡桐是豫东沙区速生树种,它对固沙和农田防护起着很大作用。目前,豫东地区部分县已普遍实行了农桐间作,发展早的,已开始采伐利用。实践证明,那里发展农桐间作快,那里就能够很快的改变落后面貌。为了持续不断利用泡桐资源,使其早日成栋成材,我们于1978年5月21日到6月15日,在睢县进行了泡桐林带的萌芽更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于后:一、调查地区情况:调查以睢县尚屯公社梁庄大队为重点,还调查了东郊公社保庙大队及尤吉屯公社尤吉屯大队。该区地势平坦,排灌系统良好,  相似文献   

4.
泡桐是我县重要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群众喜爱栽植。现在全县已栽植泡桐树820万株。近几年来泡桐丛枝病发生普遍,不仅泡桐大树发病严重,泡桐苗期也有一定数量的丛枝病发生,直接影响着泡桐生产的发展,所以,开展对泡桐丛枝病的试验研究,是生产上的迫切要求,是科研上的重要课题。一、试验内容与方法本试验是在禹县褚河公社余王、阁街,小刘三个大队泡桐试验林中进行的,面积为500亩,共7202株,均为1977年春定植,  相似文献   

5.
地膜复盖栽培是一种新技术,1983年在王店公社朱庄、营子、安岭、垮陈三个大队进行了泡桐地膜复盖育苗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从三个大队的试验结果看:“复膜的平均苗高为4.49—5.46米,比对照高20%左右;平均地径6.5—8.5厘米,比对照增加25%左右,苗木出圃率一般提高12%。现将朱庄大队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省铝石煅烧炉、铝厂和磷肥厂的周围,造成废氟污染饲草,发生类似氟中毒的牛、羊病例,发病率越来越高.为确诊病性,查明原因,我所与登封县畜牧局协作,对耕牛疑似氟病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现报导如下:登封县大冶、王村、徐庄三个公社是铝石开采和煅烧的集中区,铝石煅烧炉有67处,自1980年以来,不断发生耕牛疑似氟病.1981年,两个公社,发病107头,1982年,对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力生产力,增加粮食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与省作物学会、临颍县科委协作,在1980—1981年调查、试验,1982年在裴墩大队125亩试验示范田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1983年以该大队为重点,在台陈、巨陵公社开展大面积夏谷开发研究。此项开发性研究,由省、县、社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一起,采  相似文献   

8.
<正> 1980年我们在郑州郊区沟赵公社西连河大队的试验田里,进行了棉花不整枝地膜覆盖高产试验.盖膜时间是自播种后开始,分为三个处理,即盖20天、40天及60天,以不盖为对照,共四个处理.重复四次,采用拉丁法设计.以消除纵横方向的误差,测定处理效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从1960年开始,我们分别在郑州原河南农学院试验农场林站,禹县褚河公社余王大队、阁街大队、小刘大队建立泡桐试验基地,进行了插根育苗、播种育苗、造林密度、施肥灌水、平荐接干、剪梢接干、修枝间伐、农桐间作、丛枝病防治、品种对比、丰产栽培等二十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作物在现有产量水平下氮素化肥用量和简化施肥方法的途径,我们在1980年秋播时进行了本试验.一、方法和经过试验在6个县的16个公社(大队)农科站(队)进行.根据群众经验及科研成果,将不同水平的氮肥以不同分配方式作基肥、苗肥和拔节肥,从中找出较为合理的省工、省肥的施肥方案,并评价腊肥的增产作用.各处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解农村每年大量死鸡的原因,以寻求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提供适宜的预防接种时机,我站于1980年7月上旬,分赴郾城、鲁山、禹县、叶县等县进行调查.共调查9个公社,17个大队的21个生产队,对594户社员(2970口人)进行了访问.至调  相似文献   

12.
<正> 泡桐是我省优势树种,每年育苗面积三十余万亩,占全省育苗一半以上,由于其技条生长属于假二杈分枝,干形低矮,全省多数一年生苗高2米左右,大部需要平茬,二年才能出圃.不仅降低了泡桐的经济价值,而且延长了苗木生产时间.近年来,广大林业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培育高干壮苗,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临颍县固厢公社小师大队二亩予选一号泡桐,当年平均高5.14米,地径7.49厘米.午阳县吴城公社三队一年生兰考泡桐平均苗高4.9米,地径7厘米.为总结泡桐高干壮苗育苗技术,给泡桐苗木规格化,标准化提供依据,1979年以来,我们在分析我省埋根育苗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对临颍、许昌县和许昌市郊  相似文献   

13.
<正> 大豆是我省农民群众喜爱的油料作物,近两年来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为了解大豆主要病虫发生情况,以提出防治对策,我们于1980年8、9月,到开封、中牟、扶沟、沈丘、汝南、平舆、正阳、延津、封丘等县(14个公社,17个大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1980年我省大豆病虫害发生总的情况是:发生面积大,范围广,病虫害种类多,  相似文献   

14.
在邗江县湾头公社田庄大队进行的IR_(24)百亩连片高产栽培试验,采用“小群体、壮个体”的栽培技术途径.1980年试验面积101亩,平均亩产1066.29斤,通过经济核算,每亩产值144.23元,比一般大田增加21.83%;每生产百斤稻谷成本6.51元,比一般大田减少9.83%;每亩纯收入67.13元,比一般大田增加39.16%.1981年试验面积101.19亩,理论产量平均达1189.23斤,由于成熟期和  相似文献   

15.
1973年我省偃师县大口公社韩村大队贫下中农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泡桐叶能诱集地老虎,为了更好地发挥它在农业生产上对害虫的防治作用,1975—1977年我们在室内进行了地老虎不同令期对棉叶、桐叶不同饲料取食趋性观察,在田间对泡桐叶诱集能力、持效时间、桐叶的选择、田间适宜摆置数量、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观察,均取得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6.
泡桐是我县广大群众喜爱栽植的一种速生用材树种。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绿化祖国”的号召下,我县泡桐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大部分集中在颍河两岸和四旁,也是农田防护林网的主要树种,全县共栽植泡桐一千一百万株,颍河两岸已成为我县泡桐林基地,现在泡桐长势喜人,开始陆续成材,对国家作出了贡献。一九六三年开始,禹县农林局和河南农学院在褚河公社余王大队林场,营造泡桐试验林,开展了多项泡桐试验研究。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说明,培育速生优质泡桐林,主要应采取以下六点技术措施。现简要总结出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责任制,我省在41个县、近300个公社、2500多个大队因地制宜地试行了畜牧兽医技术承包.实践初步证明,这是个好办法.承包办法:公社畜牧兽医站和大队防疫员为一方,生产队和养畜户为另一方,大队为监证单位,签订合同.承包内容:公社畜牧兽医站对参加承包的大小家畜,实行包防  相似文献   

18.
198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现为宜州市)三岔公社合寨大队(现为屏南乡合寨村委会)的果作等6个生产队85户农民,以户为代表,经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第一届果作村民委员会。198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宜山、罗城两县建立了全国第一批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森林科学付主任莱萨德博士应邀来华,六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到我省禹县,参观考察我院和禹县等单位合作研究的泡桐研究基地。莱萨德博士,在我院付院长、付教授蒋建平、讲师李荣幸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技术人员陪同下,到禹县褚河公社余王大队、阁街大队、小刘大队泡桐试验点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在参观过程中,莱萨德  相似文献   

20.
<正> 新乡市郊区牧村公社玉河大队,是一个大蒜高产单位.1982年全大队65亩大蒜平均单产3400斤,其中1.5亩高产田单产鲜蒜头5042斤.这个大队的大蒜只所以能够高产,其主要原因是长期进行科学实验,掌握了大蒜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了一套栽培技术措施,因而使大蒜,不断获得高产.如1980年的高产田亩产鲜蒜头4370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