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传染性鼻气管炎脓疱性外阴、阴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成年牛、犊牛中都有感染发病.我们先后发现新生犊牛至5周龄以内的犊牛流行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毒中和试验等综合诊断,确定为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即牛(α)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的牛群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呼吸道为主,伴有眼结膜炎、脑膜脑炎和流产等临诊症状。本文简要概述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特性、临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结合国外对该病的防控策略,为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被称为坏死性皮鼻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年龄的牛感染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后表现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年龄较小的牛会表现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年龄较大的牛呈现隐性感染或持续性感染,患病牛长时间或终生携带病毒,污染周围环境后造成病情反复流行,病情难以控制、难以消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会严重影响牛群正常生长与采食,需要掌握该类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并进行严格诊断,然后构建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该文分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以流鼻涕、气管和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及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又名为红鼻病、坏死性鼻炎。该病还可引起牛的脑膜炎、结膜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流产、阴道炎、包皮炎等疾病,并且可造成病牛长期带毒,持续性感染,抑制牛群的生长发育,降低牛的体重和产奶量,危害牛群的健康繁殖。目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应加强牛场平时的饲养管理,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定期检验检疫,从而降低牛场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Ⅰ型牛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牛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气管炎、体温升高以及母牛流产等症状,发病较为严重的病牛还可能会出现死亡。本病原的传播范围广,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使得养殖场遭受经济损失。本文将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进行归纳总结,以为养殖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主要症状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发热性传染性疾病。本病最多见于传染性鼻气管炎,并常伴发结膜炎、流产和脑膜炎。其次是以局部过程为主的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或龟头皮包炎。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的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上报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也被列为二类疫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可降低牛的肥育率、繁殖率和产奶量,给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该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家养牛和野生牛引起的一种病毒性  相似文献   

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文中介绍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各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的分离鉴定、免疫学检测和核酸分子检测,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为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症,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牛交媾疫,传染性脓疱外阴道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  相似文献   

1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1型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鼻腔发炎,体温升高,妊娠母牛出现流产等症状,发病严重时还会引发牛死亡,给养殖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地防控该种疾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延缓育肥牛群的生长和增重,使患病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乳,感染种公牛的精液带毒,给养牛业造成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是牛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对养牛产业危害较大,加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对预防和控制本病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综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延缓育肥牛群的生长和增重,使患病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乳,感染种公牛的精液带毒,给养牛业造成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随着我国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IBR的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近几年国内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笔者通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IBR的文献进行汇总,对当前国内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新疆部分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情况,试验从新疆石河子、奎屯、库尔勒、沙湾、阿克苏地区的五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月龄以内犊牛鼻液126份,其中发病犊牛86份,相同日龄健康犊牛40份,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原,PCR方法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 D基因,并挑选不同地区的9株病毒进行序列分析比较其同源性。结果表明:ELISA方法检测的感染率为19.84%,PCR方法检测的感染率为47.62%,g D基因序列同源性为77.80%~99.80%。说明新疆部分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较为普遍,且多数毒株之间基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北方牧业》2012,(15):23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1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BHV-1),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成员。病毒在pH6.9~9.0时稳定,在pH4.5~5.0下可被灭活。病毒在4℃可保存1个月,37℃存活10天左右,多种消毒剂均可使病毒灭活,如0.5%氢氧化钠、0.01%氯化汞、1%漂白粉、1%酚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为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症,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牛交媾疫,传染性脓疱外阴道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  相似文献   

19.
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传染性鼻气管炎——脓疱性外阴、阴道炎病毒(IBR/IPV)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牛的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疱疹病毒,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寒冷、疲劳和抵抗力降低时,很容易发病,吸入粉尘、过冷的空气和刺激性气体时也会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