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能繁母猪存栏自2014年开始持续下降以及环保政策下部分地区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断崖式下跌影响,2016年生猪出栏连续第2年大幅下降,生猪产品价格均创新高.受玉米等饲料原料成本下降影响,养殖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外猪肉价差持续扩大并保持高位,猪肉进口量剧增,一定程度上了弥补了国内猪肉供给的不足,尤其下半年供需偏紧局面显著改善,猪价开始稳中有降.2017年猪肉产量预期稳中有增,进口量将继续保持高位,猪价将会稳中有降.受益于养殖成本下降,生猪养殖仍将会保持较好收益,有利于产能的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2.
2016年,由于国内供给不足,我国生猪价格大幅度上升,并在年中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在饲料成本有一定下降的情况下,养殖业全年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国内高涨的市场行情拉大了猪肉的国内外价差,导致猪肉进口量大幅度上升,达到了2015年的两倍.为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在2016年出台了生猪生产"十三五"规划,并加大了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2016年生猪产业也进一步融入互联网经济,基于互联网的生猪交易有了新进展.在国际市场,2016年欧美市场走势出现分歧,美国疲弱,欧盟复苏.预计2017年我国生猪供给会有回升,需求总体保持平稳,猪肉进口量会略有回落,价格也会有一定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起,我国从猪肉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2017年由于我国供给增加,国际价差缩小,我国生猪产品进口量有所下滑,但仍保持高位,出口量增加。随着猪价回落,国内外猪肉价差不断缩窄,但仍存在较大空间。2018年国内猪肉供应量恢复速度加快,猪肉进口量将继续下降,预计仍高于2015年水平。  相似文献   

4.
猪肉     
《农村养殖技术》2006,(17):39-40
2006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存栏下降,产量略有增加,生猪养殖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益亏损.鲜冷冻猪肉出口、进口均减少;加工猪肉出口、进口均增加;活猪出口减少;猪杂碎出口量、进口量均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跌;产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小于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国内城镇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5.
2021年猪肉供给由阶段性供给偏紧进入宽松状态,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三季度能繁母猪产能开始小幅调减.2021年末生猪存栏仍呈现高位,2022年猪肉生产仍将惯性增长,但猪肉进口量预期将明显下降,猪肉供给将继续小幅增长.2022年上半年猪肉供给充裕特征明显,下半年供需将向基本平衡转变,带动猪价季节性反弹,全年猪价将窄幅...  相似文献   

6.
2004年第3季度我国生猪产量增长,养殖热情高,生产效益良好。鲜冷冻猪肉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加工猪肉出口增加,进口下降;活猪出口增加;猪杂碎出口、进口都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4年第3季度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产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涨幅低于生猪价格上涨幅度。美国猪肉产量增加,而价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8):61-61
近一段时期,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不仅推高了CPI,也引发不少上市企业竞相投资或增资生猪养殖业。多家券商在近期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仍维持高位,生猪养殖企业全年盈利水平将超预期。在猪肉  相似文献   

8.
2020年生猪和猪肉价格较2019年大幅上涨,涨至高位后总体呈现回落态势。生猪养殖保持较好盈利水平,外购仔猪与自繁自养成本、收益差距明显。从短期来看,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是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主要影响因素。中长期来看,资源要素是影响生猪养殖布局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存栏下降,产量略有增加,生猪养殖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益亏损。鲜冷冻猪肉出口、进口均减少;加工猪肉出口、进口均增加;活猪出口减少;猪杂碎出口量、进口量均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跌;产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小于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国内城镇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猪市场在经历了自2003年8月-2005年9月共长达26个月的盈利期后,于2005年的10月份快速下跌至亏损线以下.然而,在活猪价格及养殖盈利快速下跌的同时,猪肉价与活猪价之间的价差却仍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生猪贩运商、生猪屠宰企业以及猪肉销售商盈利可观.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第三季度我国生猪产量增长。养殖热情高,生产效益良好。鲜冷冻猪肉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加工猪肉出口增加,进口下降;活猪出口增加;猪杂碎出口、进口都增加。与2003年同期相比,2004年第三季度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产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涨幅低于生猪价格上涨幅度。美国猪肉产量增加,而价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上半年,我国氨基酸市场在巨大的供大于求,生猪、蛋禽养殖效益欠佳,蛋氨酸进口量持续维持高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价格呈现逐步下滑的态势.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我国氨基酸市场仍将面临供需基本面多空博弈的新态势,而我国不断增加的产能和进口量或将令氨基酸行业景气度较为有限.本文将从氨基酸的进出口量以及国内外市场行情等方面,着手对2012年上半年的氨基酸市场进行回顾,并对下半年的氨基酸价格后续走势进行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我国生猪产业恢复性增长,市场供应相对宽松,猪肉进口量下降;生猪价格步入下行通道,但仍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养殖盈利。农牧企业继续重金投资生猪产业以抢占各方优势资源,预计未来新增产能超亿头。由于环保政策调整,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低效落后产能日趋淘汰、存量产能持续优化、优质产能快速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国内生猪产业"三足鼎立"格局深化。在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猪业将适当"休养生息",新增投资及规模企业布局放缓,存量资源优化和提质增效将成为发展重点,政策与资本共同驱动养猪业生态圈重构。预计2018年,能繁母猪存栏继续恢复,养殖模式探索多样化,养殖成本或难下降,生猪价格波动趋缓,生猪出栏仍将保持盈利。  相似文献   

14.
<正>生猪养殖业正步入景气回升期。随着生猪存栏量锐减,各地生猪收购价同比大幅回升。业内人士预计,鉴于养殖周期达5个月,预计生猪收购价和猪肉价格在5月前仍维持高位,短期内仍有上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殖技术》2006,(17):39-46
2006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存栏下降,产量略有增加,生猪养殖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益亏损。鲜冷冻猪肉出口、进口均减少;加工猪肉出口、进口均增加;活猪出口减少;猪杂碎出口量、进口量均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跌;产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下降幅度小于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国内城镇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16.
2022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我国猪肉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趋势,属于非正常的市场现象。价格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养猪企业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现象,短期内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此外,由于6月下旬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生猪调运不畅,这些因素也推高了生猪价格。此外,2022年上半年猪肉进口量同比大幅度下滑也是造成国内生猪价格上升的原因之一。就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情况看,生猪产能总体稳定,至少2023年一季度,我国整体生猪供给充裕的态势不会改变,后市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后续猪价还会回归到合理区间。同时,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未来国际玉米价格将保持高位震荡的态势,养殖户利润变化不明显,猪价总体将处于成本线以上,生猪养殖将处于小幅到中等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猪肉消费旺季,猪肉价格也往往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但2014年春节前夕,猪肉的价格却打破了逢节必涨的规律,使部分养殖户对后期生猪市场信心明显不足.在需求已经逼近最高峰时,猪价仍是疲软,折射出生猪总存栏数已经处于非常高的水平.生猪存栏增多,市场供过于求,是猪市长期不振的主因;同时,猪肉进口量增加,终端消费低迷,都给生猪行情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猪市场在经历了自2003年8月-2005年9月共长达26个月的盈利期后,于2005年的10月份快速下跌至亏损线以下。然而,在活猪价格及养殖盈利快速下跌的同时,猪肉价与活猪价之间的价差却仍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生猪贩运商、生猪屠宰企业以及猪肉销售商盈利可观。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生猪市场迅速由盈利转入亏损,如此快速的转变是否正常?在活猪价暴跌的同时,猪肉价以及两者之间的价差缘何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业》2022,(4):39-40
2021年,在我国生猪产能恢复、猪价快速回落的背景下,下半年猪肉进口明显减少.国内鸡肉价格保持低位,禽肉进口量亦小幅回落.牛羊肉需求提升,国内产能增加有限,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疫情、亚洲生猪产能恢复等因素导致猪肉贸易进口需求下降,全球猪肉价格指数回落,但消费和进口需求增加支撑牛羊肉、禽肉...  相似文献   

20.
刘艳芳 《中国猪业》2012,7(12):24-25
2012年以来,生猪及猪肉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饲料成本特别是豆粕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养殖收益情况不佳。7~9月生猪价格小幅上涨,但涨幅有限,10月价格又进入回落态势。11月的前两周,价格小幅反弹,但仍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来几个月,市场供给、季节性需求、气候等多因素将共同影响猪价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