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民 《海洋渔业》1982,(3):138-138
<正> 日本水产厅最近确立了第二次沿岸渔业准备开发计划,总事业费为3.900亿日元,主要用来开发和增加沿岸渔业资源,和大力发展钢制人工鱼礁。钢制人工鱼礁既经济,加工又容易,且能组合成大型,结构复杂的鱼礁。其特点:(1)通常制成立方米大小的  相似文献   

2.
李庆怀 《海洋渔业》1994,(5):232-232
<正> 从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竟把濑户内海水产品产量从年均25万吨提高到年均70万吨;美国从1964年开始到80年代末,把原来水质贫瘦、资源贫乏的东部海区渔业产量意推进到年均180万吨,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把产量提高如此大的幅度呢?不是水域环境的自然改变,更不是捕捞力量的大量增加,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投放了人工鱼礁进行增殖的缘故。 人工鱼礁,是人为地在海底设置一定形状的礁状物,吸引和增加鱼类及其它动植物,以达到提高渔获量和繁殖保护水生生物的目的。鱼礁可用混凝土、石、木、铁等多种类型的材料制造而成;可制成M、N、C型、圆筒型、三角型、方型等各种形状。按其主要作用可分为:资源保护礁、海洋牧场礁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展人工鱼礁业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我国,人工鱼礁作为一种改善我国沿海水域生态环境、增殖和恢复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正在被人们逐渐认识。然而,我国要发展人工鱼礁业,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不仅需要国家从政策上、法律上、技术上、资金上给予扶持,还需要对人工鱼礁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并且对其建造、投放和使用加强规范和管理,以达到我国能够利用人工鱼礁来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工鱼礁的发展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鱼礁是人们为了诱集并捕捞鱼类,保护、增殖鱼类等水产资源,改善水域环境,进行休闲渔业活动等而有意识地设置于预定水域的构造物。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人工鱼礁最早的国家,人工鱼礁建设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就此作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鱼礁增殖河北渔业资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全世界只有3%海洋资源处于未开发状态,21%的渔业资源可以少量提高捕捞努力量.而52%的资源目前处于充分开发状态,16%的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7%的资源遭到完全破坏,仅有1%的资源从衰竭状态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6.
海州湾人工鱼礁养护资源效果初探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20 0 3年 7月至 2 0 0 3年 12月在连云港海州湾投放了第一批人工鱼礁 ,2 5 0个单体大礁 ,75 0个小礁体 ,30只船礁 ,共计 135 30m3 (空方 )。为了探讨海州湾人工鱼礁投放后鱼礁区的渔业资源养护情况 ,对该海区进行 6个航次的调查 ,投礁前调查 3次 ,投礁后调查 3次。调查结果表明 :人工鱼礁投放后鱼礁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均有所增加 ;鱼礁区CPUE比投礁前增加 1倍左右 ,其中鱼类的CPUE增加最多。鱼礁区比对照区相对应时期的CPUE要高许多 ;优势资源种类也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日本人工鱼礁研究开发的最新动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日本的鱼礁建设历史悠久。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 ,日本的人工鱼礁建设进一步形成制度化 ,由民间自发行为提升为国家事业 ,近几年每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 60 0亿日元 (约合 3.6亿元人民币 )用于鱼礁建设 ,建礁体积每年约 60 0万空方。在建礁决策、礁址选择、礁体建造、效果调查等方面更趋科学化、合理化、计划化、制度化。1 政策与投入面对 2 0 0海里海洋专属经济区划界 ,远洋渔业萎缩等问题 ,日本渔民急剧减少 ,水产品进口连年增加 ,而政府又希望国民每天的食物中有 40 %的蛋白质来自水产品。因此 ,保护沿岸海域的渔业资源显得愈来愈重要 ,人…  相似文献   

8.
话说人工鱼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人工鱼礁建设是指在自然海区营造适宜于水产经济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从而吸引野生或人工放养的海洋生物定居,促进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海洋渔业资源的增殖与养护。青岛崂山湾公益性人工鱼礁区位于崂山湾南部海域,建设周期三年(2012年~2015年),工程建设采用了混凝土和废旧渔船两类鱼礁体,共建设三处人工鱼礁群,每处人工鱼礁群使用海域200 hm2。项目建设期间需要采取多项安全防治和环保治理措施,后期管理工作也要同步展开。该项目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迅速发展,近海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本文介绍了人工鱼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在天津近岸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建设的可行性,并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人工鱼礁的效果进行了简要归纳,为天津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生生物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爽 《齐鲁渔业》2014,(6):20-21
1人工鱼礁建设的必要性 1.1人工鱼礁建设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人工鱼礁能改善近海水域生态环境,为稚鱼以及鱼类提供栖息、索饵和产卵场所,增殖并保护渔业资源。因此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底森林”,可使渔业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修复。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人工鱼礁建设状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世纪 90年代以前 ,人们判断渔业先进国家的标准是年渔业总产量多少和捕鱼技术是否先进 ,但在 90年代中后期 ,这些观念已经改变 ,谁对本国渔业资源保护得好而且能增殖 ,谁就是渔业先进国家。 90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渔业资源衰退的威胁 ,纷纷加大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渔业要渔牧化。日本提出了海洋牧场的设想 ,我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也提出海洋水产农牧化的建议 ,而人工鱼礁的建设则以先锋队的形式开始了海洋水产农牧化的征程。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有各种措施 ,人工鱼礁建设是有效措施之一。目…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总体情况及评价1.1基本情况“十五”期间,山东省沿海各地十分重视人工鱼礁投放,特别是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人工鱼礁建设。据沿海各市统计,截  相似文献   

14.
人工鱼礁是21世纪中国兴起的渔业生态修复工程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物品的特性及其经济特点决定了人工鱼礁产品、服务的多样性。本文以现代公共物品经济学分析了我国正在进行的人工鱼礁建设,初步分析认为人工鱼礁物品划分为公共性人工鱼礁、私人性人工鱼礁、俱乐部性人工鱼礁和拥挤性人工鱼礁等4类,其物品各自特性表征出的投资主体、决策程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和渔业修复功能等不同。本文在讨论分类人工鱼礁经济学基础上,初步提出当前我国人工鱼礁建设的5个建议:分类指导建设;区域规划先行;资源增殖为主;注意投入导向;规范建设程序。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沿海建造人工鱼礁,可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增加海洋生物量,为经济鱼虾类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基地,从而增加渔业资源,促进捕捞生产稳定地发展。世界各国在当前传统渔场普遍因捕捞过度而引起资源衰颓,和第三世界沿海国家宣布200海里专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苏联对如何提高沿海和滨海水域生物群产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10余年来,广东省海洋渔业生产也与其它行业一样,突飞猛进地发展。1988年广东海洋捕捞产量为90万吨,到1998年达到195万吨多,平均每年递增8%。近10年来机动渔船数不断增加,1988年机动渔船总功率为116.3万千瓦,到1998年,为221万千瓦,平均每年递增6.6%。这两项数字表明海洋渔业生产确实发展很快,但是对于海洋捕捞业来说,这并不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工鱼礁开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鱼礁(Artificial Reef)是海洋牧场(Oceanran ching、Pasture of the sea或称海洋农牧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鱼礁即人为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是改善近海渔场或建立新渔场的一项重要事业。  相似文献   

19.
日本美国人工鱼礁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的制作和放置来吸引和增殖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人工礁体修复海洋环境的作用显著,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了人工鱼礁的研究和建设,其中美国和日本的人工鱼礁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20.
人工鱼礁树     
<正> 海洋中的鱼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饵料场所,人们按照鱼类的习性,设计制造各种不溶性物体,投放到海底,以附着大量的饵料生物,并形成某些经济鱼类所喜爱的栖息环境,以吸引鱼类聚集于物体周围,达到增加捕鱼量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