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八十年代前半期世界渔获量进一步增长,从1980年7,200万吨增至1984年8,000万吨。近几年来世界渔获量的增长速度每年不超过1-2%。1975-1983年世界渔获量的种类组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部分有价值的传统经济鱼类逐渐减少,而部分非鱼类捕捞对象相应的增加,世界渔获量中上层鱼类的比重占三分之二,其中灯笼鱼科和钻光鱼科的中上层鱼类占优势,它是当今发展海洋渔业的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几乎世界渔获量的一半是由小型中上层鱼类组成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包括太平洋鲱鱼、西鲱、远东拟沙丁鱼、沙丁鱼、鲥鱼、油鲱、印度鲭鱼、鲭鱼和毛鳞鱼等。这些小型中上层鱼类的显著特点是鱼群密度大,在全世界各地渔场均可捕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捕捞技术的发展和鱼类资源状况的变化,中上层鱼类的产量亦随之提高,约占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五分之三。1979年世界海洋性鱼类产量为5514万吨,鲱、沙丁、鯷类鱼占1564万吨。1979年日本海洋性鱼类总产量817.07万吨,其中日本鲐为159.07万吨。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近几年来中上层鱼类的世界渔获量接近3500万吨。世界各国对该鱼的加工方向与苏联渔业有明显的不同。各国渔业中2000万吨以上的中上层鱼类主要用于生产饲用鱼粉,且用大量新鲜状态和冻结状态的鱼类投入生产。作为饲用目的主要饲养人工繁殖鱼类和毛皮兽。如1984年日本用150万吨的冻拟沙丁鱼投入生产饲用粉以饲养人工繁殖的鱼类。  相似文献   

5.
前言小型中上层鱼类占捕捞渔获量较大比例,估计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50%,其中地中海地区占60%左右。小型中上层鱼类组成中,极大多数是鲱鱼类,例如,南斯拉夫渔获量组成中沙丁鱼占70%,西班牙渔获量中中上层鱼类占56%,其中鲱鱼占46%。法国沙丁鱼占传统罐头产品的三分之一,鲐鱼也占三分之一。资源丰富的小型中上层鱼类给加工利用带来许多问题,从经济角度上来看,与其它  相似文献   

6.
据日本《水产经济新闻》1976年1月5日报道:1973年世界总渔获量为6500万吨。今后世界海洋中能增产多少呢?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72年发表的由杰·艾·加伦德编写的《海洋渔业资源》一文来分析,世界海洋鱼类的渔获量可望达到2亿吨。其中,大型中上层鱼类、底鱼、集群性中上层鱼类约为1亿吨,头足类约1千万吨、南极燐虾5千万吨,合计在2亿吨以下。按品种分:金枪鱼等大型中上层鱼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汕头~台湾浅滩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容纳量、初级生产力和资源生物含碳率及其转化为基础,根据鲐黪鱼类体内含碳率的测定结果,估算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和鲐黪鱼类群聚资源量,并运用Gulland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结果显示: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量为33.75万吨、最大持续产量16.875万吨:渔场鲐黪鱼类群聚资源量20.25万吨、最大持续产量10.2万吨。近十年来全渔场实际年捕捞量在5.5—10万吨之间,中上层鱼类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我国传统的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的逐渐衰退和枯竭,马面鱼产量的急剧下降,东海区中上层鱼类的产量已达40万吨左右,仅次于带鱼占海洋捕捞产量的20%,成为海洋捕捞业的支柱。但由于大量的捕捞力量投入中上层鱼类的生产,致使中上层鱼类也出现了充分利用和过渡利用的迹象。一些资源专家和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加强对中上层鱼类的保护,实施最小可捕标准制度,以防重蹈底层鱼类的覆辙。现就实施最小可捕标准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后的效果等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70年代初,当挪威的围网渔船剧增,滥捕大西洋——斯堪的纳维亚鲱时,几乎超过了资源的承受能力。自那以后,实行了限额捕捞制度。但就世界范围而言,小型中上层鱼类仍然是一种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要很好地食用这些小杂鱼是相当困难的。只是随着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各种鱼糜制品、鱼油和鱼罐头进入市场,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合理开发利用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才成为海洋水产工  相似文献   

10.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近几年来中上层鱼类的世界渔获量接近3500万吨。世界各国对该鱼的加工方向与苏联渔业有明显的不同。各国渔业中2000万吨以上的中上层鱼类主要用于生产饲用鱼粉,且用大量新鲜状态和冻结状态的鱼类投入生产。作为饲用目的主要饲养人工繁殖鱼类和毛皮兽。如1984年日本用150万吨的冻拟沙丁鱼投入生产饲用粉以饲养人工繁殖的鱼类。  相似文献   

11.
鳀鱼(Engraulis japonica)是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温带水域的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年渔获量50万吨左右,其中日本产20-40万吨,南朝鲜产5-17万吨。我国黄海水域历来有鳀鱼广泛分布,且为我省沿海定置网的兼捕对象,1979-1982年,全省年产量约为7000-10000吨。大连海洋渔业公司的机轮底拖网在黄海作业中。  相似文献   

12.
薛国拉 《海洋渔业》1988,10(3):127-127
鯷鱼为小型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东黄海,其资源量高达300万吨,由于缺乏捕捞手段和经济效益等问题,至今未被很好利用。鯷鱼资源的开发利用巳列入“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尚处在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丁永敏 《海洋渔业》1983,5(1):16-18
缇鱼在全世界分布很广,是一种集群性很高的中上层鱼类。七十年代初期秘鲁曾创造过1,400多万吨的产量记录,以后因海流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衰退到3~6百万吨的水平。日本沿岸年产30多万吨、南朝鲜沿岸年产18万吨、占沿岸鱼产量的第一、二位。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晋江县深沪渔业公社的捕捞作业是以机帆船灯光围网为主的,年产中上层鱼10万担以上。1983年生产各种中上层鱼类11.5万担,占当年水产品总产量的59%。渔汛旺季正值7~9月的高温季节,这一期间的产量要占全年中上层鱼总产量的70%以上。这些鱼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世界渔业生产的变化 从五十年代以来,世界渔总产量每年以6%左右速度增长,1950年为2000万吨,1970年6400万吨,到1972年秘鲁餐捕捞量暴跌为止,以后有一些小波动,但产量继续增加,到1989年达1亿吨的最高历史水平,1990年下降到9700万吨,1991和1992年停滞不前,总的年增长率下降到2.5%。 在过去20年中高值鱼品种、大量底层鱼类(如大西洋鳕、山甲无须鳕、青鳍、黑线鳕和大西洋鲈)由于不断过度捕捞,产量大幅度下降,但中上层鱼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海域辽阔,有闽东、闽中和闽南三大渔场.近年来,在海洋渔业生产中,为了摆脱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捕捞产量下降的困境,改变了单一作业、限制捕捞品种的状况,积极开发利用中上层鱼类资源.1982年,全省中上层鱼的捕捞量超过100万担,比去年的66万担,增长了34%.全年收购的中上层鱼类(鲜干)鱼货近50万担,比上一年增加1.12倍,其中冰鲜鱼的一级品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汤振明 《水产科学》1987,6(3):27-29
拟沙丁鱼是一种资源较为丰富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它具有集群性强和趋强光的习性。适宜使用大小围网进行捕捞。日本的拟沙丁鱼年产量约380-400万吨。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日趋衰退,青黄占,Shi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潜力的实际,用疏目拖网捕捞中上层鱼类资源已成为群众海洋捕捞业已成为群众捕捞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渔业动态     
<正>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8月21~26日在舟山沈家门召开了鲐、鲹鱼加工利用学术会议。鲐、鲹鱼为中上层鱼类,也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鱼类,我国每年产量达20~30万吨。近年来,沿海各省市在捕捞作业的同时,十分重视鲐、鲹鱼类的保鲜和加工。在这次学  相似文献   

20.
总渔获量全世界渔获量,1960年3,950万吨,1985年增至8,400万吨,1972年首次剧降,由于智利、秘鲁鳀鱼剧减,世界总渔获量6,160万吨,中上层鱼类的渔获量,从1960年1,290万吨增为1984年的3,200万吨(同期底层鱼类从860万吨增至1,890万吨),在世界总渔获量中所占比率,以70年代中期的28%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