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才能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是执政为民的前提,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农业实现“五变”趋向“五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执政为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更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群众史观, 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哲学基础;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得以确立和发展; 从群众路线视角求解执政为民理念的实现,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一、坚持执政为民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个代表”主要解决的是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贯彻“三个代表”的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党如果失去了自身先进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丧失了执政的资格。党的这种先进性,应当体现于党的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即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坚持执政为民”,最集中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执政者只有真正做到“多予、少取、放活”,才能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原因是“多予、少取、放活”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要条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多服务农民,少些控制感;多尊重农民,少些优越感;多给农民经营的自主权,少搞一刀切才能真正做到“多予、少取、放活”.  相似文献   

6.
坚持与时俱进,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对农民角色进行定位。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确立并巩固农民的主体地位,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逻辑必然,是唯物史观的伟大理论创新。这一创新主要体现在4个层面上:(1)科学揭示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突破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2)精辟阐明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3)深刻阐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拓展和升华了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理论;(4)把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立党治国的伟大实践,赋予唯物史观鲜明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在这“三个坚持”中,坚持执政为民应当是反腐倡廉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不从根本上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就会影响民心凝聚,影响国家政权性质,危及执政地位,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一、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极大地冲击了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让农民增收致富,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当前,我们从事“三农”工作的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和发展的眼光努力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为我市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韩雯  孙荣荣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33-23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成为贵州省发展现代化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主力军。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表现出的新融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融资约束成为制约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因而,从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出发,立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层面,对融资存在的诸如融资信用资源禀赋不足、贷款门槛相对较高、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探讨。基于上述问题,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涉农金融机构构建服务体系、政府营造良好环境3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缓解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约束问题,助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其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框架,定位于构建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陆军 《中国农垦》2023,(11):71-7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苏农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吴本辉在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坚定不移促进共同富裕,提升职工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近年来,江苏省淮海农场公司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肖中云 《甘肃农业》2005,3(11):10-10
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的执政为民,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的执政观。执政为民思想是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的“为人民服务”、“人民本位”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党建学说,同时深深地根植于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和现实时代需要的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16.
秸秆治理形势严峻而迫切,政府作为重要主体,其作用不容忽视。对此,基于山东和湖北两省的农民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的期望与感知,探讨政府行为对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情况并不理想,占比仅为49.8%,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激励和约束手段都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且资金激励的作用略大于约束手段。但目前激励政策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与农民期望相去甚远,虽然约束手段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宣传效果不佳。此外,作为激励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激励目前并未发挥显著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改善政府农村环境治理绩效,提出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建立并完善配套化服务体系,赏罚严明,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 农业的重要力量,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被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阻碍其健康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缓 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约束,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数字普惠金融生 态链,可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本文对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对 策建议,力求对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是齐国故城所在地。近年来,齐都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执政为民”的党的执政宗旨,大胆面对“三农”问题,以超常规、跳出农业抓农业、突出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思路破解“三农”问题,引导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路子。目前,全镇形成了农业以生产食用菌和蔬菜为特色、工业以机电加工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快速发展态势。去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083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160多元,在全区乡镇中位居前列。他们力争到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2000万元,取消农民负担。①②齐都镇…  相似文献   

19.
农科教结合是科教兴农的具体实现形式,高等农业院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三农"服务活动是对农科教结合形式的有益探索.分析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约束监督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约束监督机制的创新思路,从约束监督主体、约束监督客体、约束监督对象和约束监督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及其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耕地的功能和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旨在使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补偿机制,以解决耕地持有及保护主体激励不足、耕地占用主体或破坏主体约束不足的问题,建立起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并对补偿机制构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