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舒新亚 《农家顾问》2008,(11):49-51
湖北有些地区.特别是湖区,有些低湖田或冬泡田一年只种植一季中稻.9月稻谷收割后.田地空闲到第二年的6月再种中稻。这些田若利用空闲季节采取中稻和克氏原螯虾轮作.克氏原螯虾的产量一般每667平方米可在150千克以上.同时并不影响中稻的种植.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如措施得当.每667平方米可收获克氏原螯虾200千克以上,是湖区广大农民种田致富的一个好门道。  相似文献   

2.
开展河北滨海稻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模式研究,对该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规格、产量、利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稻虾共作模式中,克氏原螯虾产量为750~1 200 kg/hm~2,成虾体长90 mm左右,体重30 g左右;水稻和虾的总利润为77 598.6~109 098.6元/hm~2,较单一种稻模式总利润高75 264.597~106 764.597元/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稻田水、土、光、热等资源养殖罗氏沼虾,使稻与虾达到高产高效,共生互利,我们进行了稻田养殖试验,初步探索并掌握了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所需的配套设施、放苗要求及养虾与稻田用水、肥、药技术。在4公顷试验田中,667平方米产稻谷500千克,虾18.4千克,鱼37.6千克,是单一种植水稻效益的2倍多。实践表明,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单养或与滤食性鱼类混养模式为佳。1养虾稻田的选择与改造养虾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灌排方便、无污染、地势低凹、保水力强的田块为佳。在稻田四周开挖一圈环沟,上口宽1.5~2米,坡比1∶2,沟深0.8米左右。同时在田头…  相似文献   

4.
利用淡水龙虾(克氏螯虾、小龙虾)繁殖力强、有抱仔的习性.在稻田中放养一次亲虾,其自繁、自育、自养.同时放养蟹种,使水稻、河蟹、淡水龙虾形成一个互生共存的生态系统.江苏盐城市的部分乡镇近几年推广该种养模式.每667平方米产稻谷400千克左右.成蟹30~40千克、淡水龙虾100千克以上.纯收入达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利用淡水龙虾(克氏螯虾、小龙虾)繁殖力强、有抱仔的习性.在稻田中放养一次亲虾,其自繁、自育、自养.同时放养蟹种,使水稻、河蟹、淡水龙虾形成一个互生共存的生态系统.江苏盐城市的部分乡镇近几年推广该种养模式.每667平方米产稻谷400千克左右.成蟹30~40千克、淡水龙虾100千克以上.纯收入达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稻虾鳝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3种黄鳝放养密度(3 000、6 000、9 000尾/hm~2,每个密度3个平行)的稻虾鳝共作稻田与稻虾共作稻田(对照组)的黄鳝及克氏原螯虾生长状况、经济效益。经过109 d的养殖,克氏原螯虾从平均5.13 g/尾增重至30.4 g/尾,黄鳝从平均42.6 g/尾增重至132.5 g/尾,黄鳝回捕率达到79.1%,高、中、低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净利润分别为79 120、72 882、63 213、50 820元/hm~2。稻虾鳝组水稻单产显著高于稻虾组,克氏原螯虾单产较稻虾组略有下降,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克氏原螯虾终末体重及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虾稻田中适量放养黄鳝,会一定程度影响克氏原螯虾的规格和产量,但带来了水稻产量的增收并额外获得了黄鳝的收入,可显著增加虾稻田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河北滨海稻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模式的试验,对该区域稻田养殖的克氏原螯虾产量、规格、成本、利润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模式的构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稻虾共作模式中,克氏原螯虾每公顷产量约为750-1200kg,成虾体长90mm左右,体重30g左右;每公顷水稻和虾的总利润为77598.6-109098.6元。比单一种稻模式每公顷的总利润高75264.597-106764.597元。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土壤改良基质对稻虾共作田土壤性状和稻虾生长的影响,采用稻虾共作水泥池模拟试验,以等量替换的方式设置不施化肥(CK)、常规化肥(CF)、无菌土壤改良基质替代30%化肥(NMOSF)、复合菌土壤改良基质替代30%化肥(MOSF)4个施肥处理,分析土壤改良基质施用后土壤性状、水稻产量、田面水质、克氏原螯虾生长指标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NMOSF、MOSF处理土壤总氮、总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均高于CF处理,土壤容重低于CF处理,其中NMOSF处理土壤总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增幅分别达15.7%、176.6%、19.8%,差异显著。但NMOSF、MOSF处理稻虾产量均显著低于CF处理,水稻分别减产19.0%、18.0%,克氏原螯虾分别减产55.8%、74.5%。克氏原螯虾成活率、产量与土壤改良基质施用后的田面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MOSF处理孕籽克氏原螯虾占比显著低于NMOSF处理。试验所用土壤改良基质对稻虾共作田土壤培肥有效,但等量替代30%化肥施用会造成稻虾减产,施用后田面水COD浓度升高和复合菌的存在是导致克氏原螯虾成活率及繁殖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开展了中国北方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模式的试验,分析了该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生长、产量和利润情况。结果表明,该区域开展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模式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利润可达3 750~15 000元/hm~2,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在种植一季中稻的稻田中养虾,虾稻同生,全程不施或少施化学农药,少施化肥,产出的稻和虾无污染、品质高。这种模式适宜在低湖或水源充足的稻区推广,每667平方米(1亩)稻产量500千克以上、虾100~150千克。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面积4 hm~2的稻田中进行了晚稻-虾-鳅耦合养殖试验,利用冬闲稻田除野期间向稻田中移植水草,并根据克氏原螯虾和泥鳅的上市规格、生长周期、生活习性等特点,采用不同设备进行克氏原螯虾和泥鳅的捕捞与分离。结果表明,共收获晚稻30 210 kg、克氏原螯虾5 516 kg、泥鳅1 860 kg,平均渔获量1 844 kg/hm~2,平均利润40 852元/hm~2。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江苏盐城地区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用麦茬田养殖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以虾为主,搭配适量的鱼.既充分利用了水体,又净化了水质.促进虾类生长。麦茬田养虾,一般每667平方米产虾50-60千克,鱼80-100千克,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3.
氨氮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氨氨对克氏原螯虾(Procatubarus clarkia)幼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对氨氮有较强的耐受力;在pH7.8、水温20℃条件下氨氟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67.54、121.48、96.96、79.4mg/L.安全浓度为7.94mg/L;非离子氨对克氏厚整虾幼虾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04、2..93、2.34、1.91mg/L.安全浓度为0.191mg/L。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了解潜江市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情况,针对潜江市克氏原螯虾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虾莲共作模式下的克氏原螯虾效益最低,虾稻共作模式下的克氏原螯虾效益较好,池塘专养模式下的克氏原螯虾效益最高,为虾莲共作模式克氏原螯虾效益的2倍;虾稻共作仍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种养模式,且通过综合技术优化其效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小龙虾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养殖淡水小龙虾(即克氏原螯虾,以下简称小龙虾).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商品价值高,效益好。一般667平方米水面可净产小龙虾250千克以上.高产可达500千克.按目前的市场行情.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克氏原螯虾共(连)作绿色种养模式中"三大、二水、一网"的配套工程建设,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一稻三虾"种养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施肥、绿色防控以及水位调控和投饵技术,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四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克氏原鳌虾又称小龙虾、红鳌虾、淡水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由于小龙虾的高密度养殖,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产生了大量铁壳虾,铁壳小龙虾,又称“丁壳虾”“钢虾”等。笔者于2019年5月份走访龙虾田口,安徽地区小龙虾养殖行业增加了很多稻虾养殖户电话,微信中虾农时常提起“铁壳虾”,“红头虾”,顾名思义,虾壳厚且坚硬,甲壳呈现艳红色,而且头大身子小,尾部肉质较少,松散。全身黑色,看上去很脏,并且身黏附着很多水生微生物。本文分析了影响克氏原鳌虾产生铁壳虾的因素,指出“铁壳虾”给养殖户带来的危害,结合各地铁壳虾情况,提出有效降低稻田中铁壳虾比例的有效方法,最后提出关于稻虾田水质管理的指标,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地采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泥鳅等水产品种与莲藕共生互补技术,实现了藕鱼双丰收。以我镇三庄村莲藕与青虾共生模式为例,667平方米平均产藕2000千克、青虾46千克、鱼90千克,667平方米可创产值6000元,盈利4000元。其主要措施如下。1.沟窝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肥西地区罗氏沼虾稻田养殖的可能性,提髙稻渔综合种养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项目组自2021年5年在合肥市肥西县廖渡村进行罗氏沼虾稻田养殖的生产试验。试验实现稻、虾产值分别为15.5w元和14.5w元。证明夏季稻田套养罗氏沼虾可有效实现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稻-虾-虾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虾-稻-虾套种雍菜生产模式的关键技术,包括茬口安排、青虾养殖、水稻栽培和雍菜种植技术等,并分析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产值达153673.00元/hm2,生产净效益80645.50元/hm2,比当地单一养虾模式增加净效益29.7%,该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