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淅川县侧柏飞播造林效果分析①邢惠民(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更好地解决低海拔、多阳坡的石质山区出苗保苗的问题,我们分别于1989—1990年在淅川县进行了飞播侧柏造林试验,现将调查情况初报如下。1自然条件淅川县位于南阳盆地鄂、豫、...  相似文献   

2.
低山区飞播造林最佳季节选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洛南县春、秋两季不同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及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油松、侧柏飞播造林成苗数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飞播造林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明显高于春季飞播造林,因此,秋季是低山区飞播造林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飞机播种造林始于1980年,19年来飞播造林135万亩,有效面积94.5万亩,成林面积35万余亩,总投资540多万元,主要飞播树种有油松、漆树和侧柏。 据对1985年以前的飞播造林成效调查  相似文献   

4.
截至8月5日,陕西省宝鸡市共完成飞播造林作业面积20.8万亩,圆满完成今夏飞播造林工作。今夏,宝鸡市调用两架运五型飞机,历时50多天,播种了7万余公斤油松、侧柏种子,共飞行103架次。此次飞播造林工作得到了林业、机组、机场、空管等单位的密切配合。他们克服多雨多雾、航线调度计划紧张等困难,保证了飞播作业的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了飞播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 河南省于1979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工作。多年来一直以油松<太行山、伏牛山>和马尾松<伏牛山南坡及大别山、桐柏山>为飞播当家树种,由于飞播树种的单一化,限制了飞播范围的扩大,致使一些需进行飞播造林的地区不能进行飞播。特别是一些干旱、半干旱类型区和石灰岩分布区,飞播树种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1984年在卢氏县进行了飞播侧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保证全省飞播造林的质量,对飞播造林进行科学化管理,今春,我们对有飞播造林任务地、县的飞播用种进行了质量检查。通过这次检查,我们认为飞播造林用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主要有:一、种子纯度低。今春我省飞播造林共调马尾松种子48925公斤。除自采马尾松种2500公斤纯度较高外,从外地调进的马尾松种子46425公斤普遍不纯,不同程度地混有黑松、侧柏或云南松种子,有部分种子甚至以黑松为主。  相似文献   

7.
北方飞播造林试验山西垣曲播区获得成功,成效面积占有效面积的比率历次调查均达44%以上,超林业部“飞播成效评定标准表”中要求北方达40%的标准。今年5月4—6日进行了成效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北方山区飞机播种造林处于试验初期,垣曲飞播造林试验,根据山峰密结、高差悬殊,土石不均、小区过小而飞速快,不宜在不同播区分类撒籽均具体情况,采用松柏混播,一次播种全山成苗的自然适应选择法,使适于侧柏生长的阳坡、低坡侧柏成  相似文献   

8.
商洛市飞播造林工作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随着三架运-5飞机在商洛市丹凤县商镇机场徐徐降落,拉开了商洛市秋播工作的帷幕。 今年的飞播造林工作己全面开始,设计飞播作业46万亩,共调运油松、侧柏、黄莲木种子21.6万公斤,计划作业288架次,飞行342.19小时,涉及商洛7县区,共计31个播区,是有史以来飞播造林面积最大的一年,目前飞播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提高飞播成效,成阳市加强对飞播种源质量管理,加大对播区地面处理工作力度,全面采取人工砍灌和挖设接种坑等措施,为开展飞播造林创造了良好的立地条件.目前,成阳市平均每年实施播区地面处理的面积,已占到整个播区面积的30%左右,这给实施人工点播提供了有利的支持,飞播用种主要为油松、侧柏等树种.  相似文献   

10.
我省太行山区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82年,针对太行山区的立地类型和气候条件,飞播工作人员在造林地选择、树种选择、播期确定、播区规划设计、成效调查和播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根据不同地自然条件和飞播造林要求,将豫北飞播宜林地划分为二个造林类型区,即豫北太行中山油松区、豫北太行低山丘陵侧柏油松区。在飞播宜林地造林类型区划的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的造  相似文献   

11.
飞机播种或人工撒种造林仍是偏远区域快速绿化荒山荒地的有效途径.陕西省飞播造林用种每年都在几十万公斤,油松和侧柏是陕西省主要飞播优势树种,种子的收购管理成为飞播造林的重中之重.如何从源头上把好种子质量,就成为飞播造林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气候条件相似,立地条件和播种时间、下种量都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播种的林木种子质量不同,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栾川县位于伏牛山腹地,总面积371万亩,其中山坡面积330万亩,有林地面积309.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3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30%,,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河南省10个重点防火县之一。该县经过21年飞播造林,仅在西南地区形成的油松飞播林就有55万亩,再加上落叶松、侧柏、华山松、油松等人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飞播造林的出苗率,以圆柏和侧柏种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温度(10℃、15℃、20℃、25℃、30℃、35℃)梯度实验,测定其在不同温度处理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率,找到最适宜圆柏和侧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以及最接近该温度的月份.研究结果表明:圆柏和侧柏种子均在第3天开始萌发,第15天、第17天萌发结...  相似文献   

14.
通过飞播林基地的建设 ,我省飞播林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大量详实数据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河南省飞播林基地建设几年来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建设飞播林基地、发展高效林业、建立生态体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多效抗旱驱鼠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RPA)对飞播用油松、侧柏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室内外做发芽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室内RPA的 3个浓度处理油松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13.9%  2 9.8% ,侧柏发芽率提高 2 4 .6 %  2 7.0 % ;油松高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9.0 %  19.4 % ,侧柏提高了 2 9.4 %  5 8.8% ,油松成苗率比对照提高 18.5 %  36 .0 % ,侧柏提高了 2 4 .0 %  2 7.5 %。在促进成苗率的同时也促进了苗木根系的生长 ,RPA使油松根系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34.6 %  5 0 .0 % ,侧柏根系生长提高了 13.9%  36 .1%。在飞播上应用 ,RPA处理区有苗样方率远远高于对照区 ,处理区苗木分布比较均匀 ,从保存的株数看 ,对照区仅为 0 .0 7株·m- 2 ,而处理区高达 0 .5  0 .8株·m- 2 ;对照区苗木平均高 2  3cm ,处理区为 3  5cm。充分说明多效抗旱驱鼠剂在苗圃育苗或飞播造林中应用 ,能够提高成苗率 ,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 ,使苗木安全越冬 ,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 ,起到以根提水 ,以水促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快飞播造林步伐改善北京周边地区生态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北京周边地区飞播造林情况,论述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飞播造林质量,加快飞播造林步伐,改善北京周边地区生态状况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种苗是造林工作的基础。飞播造林首先从种子发芽开始,继之出苗进入幼苗时期,进而长成幼树郁闭成林,从而完成飞播人工更新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种苗是否具有适应飞播造林的特性,是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凡是飞播造林成功的树种,均有适应飞播造林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而不同的树种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不同,播后出苗、成苗效果则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省治沙研究所从1973年开始从事飞播造林研究,20多年来,飞播科研不断突破,飞播面积不断扩大。现在,飞播造林已在沙区显示出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促进陕北沙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区域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飞播出苗效果,本文通过从飞播树种林学特性、播期、播种量、立地条件四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论述了它们对飞播出苗效果的影响,阐明了提高飞播出苗效果的主要技术措施,为大力推广飞播造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鲁中山地生态稳定性较差的侧柏人工林为对照,研究了稳定侧柏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结果表明,稳定性高的侧柏人工林对于提高林内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湿度,降低林内空气温度、风速、地表温度的效果更好,相比生态系统不稳定的侧柏林所发挥出的生态服务功能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