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我市和全省一样,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贯彻执行《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牲畜一律实行舍饲圈养。但是,从我市实行禁牧舍饲两年来的情况看,一些养畜户感到不适应,对舍饲圈养牛、羊技术尚未掌握。由于一些养畜户单独使用秸秆,甚至使秸杆不经过加工整杆饲喂,出现了(例如白肌病等)一些营养代谢疾病,影响了养畜的经济效益和畜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群众养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型奶牛饲养与青贮舍饲型饲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8511农场现有奶牛6200头,户养奶牛占2/3。由于近几年农场大力推广玉米青贮的种植搞奶牛舍饲圈养,使我场的户养奶牛形成了两种饲养模式。一种我们称传统型;一种是舍饲型。所谓传统型奶牛饲养方式,是指半舍饲(在冬季)、半放牧,并在舍饲期是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粗饲料,另投喂大量混合精料的饲养方式。青贮舍饲型是指以腊熟期全株玉米青贮为主要粗饲料的常年舍饲,精料主要是补喂以蛋白质及矿物质为主的常量预混料的饲喂模式。下面就两种不同的饲料玉米收获方法及饲养方式,在奶牛营养及生产水平,劳动生产效率,经济效…  相似文献   

3.
绒山羊的舍饲半舍饲是恢复草原生态,保持绒山羊饲养业健康发展,保障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为了使“山羊舍饲标准化技术模式的研究”项目顺利进行,笔者在开展绒山羊舍饲试验示范过程中进行了舍饲绒山羊采食量的测定试验,以便为大面积开展绒山羊舍饲工作提供依  相似文献   

4.
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草食动物的饲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舍饲养场或半舍饲养羊成为农村养羊的主要方式。由于从传统的放牧形式转入舍饲或半舍饲,原有的放牧技术管理形式已不能适用舍饲饲养,羊群也由于舍饲,羊密度加大,饲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发生机率也相对增加,笔者在舍饲养场做羊场疾病预防和治疗二年,现将舍饲羊群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点滴体会介绍给同行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古县于2003年开始在全县推广舍饲养羊技术,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草料准备不充分,养殖户对舍饲养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不重视,观念陈旧,严重阻滞了舍饲养羊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养羊业是许多农户所喜爱的致富项目,但由于近年来封山育林、草原禁牧工程的实施,养羊缺少放牧地,使得群众养羊方式由传统放牧转向了舍饲养殖.舍饲养羊能够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便于饲养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在此阐述了舍饲养羊的技术方法,力求为群众在舍饲养羊方面增加养殖效益,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山羊舍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促进三峡库区养羊业的发展,舍饲养羊已成为养羊户选择的一种饲养模式。为使养羊户更好地掌握山羊舍饲技术,笔者结合多年对舍饲养羊的探索,就舍饲养羊设施、品种及饲养管理等总结出如下技术要点,供农业行政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和养羊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短期舍饲育肥是指在舍饲条件下,利用绒山羊的特定生理阶段在短期内采取强度饲养、集中育肥、快速出栏的一种养殖方式,由于短期舍饲育肥技术具有周期短、周转快、而且可保证市场羊肉均衡供应的特点,所以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提高绒山羊舍饲效益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舍饲圈养后,由于饲养方式的改变和饲草种类单一,使绒山羊的生物特性与生活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造成繁活率降低,绒毛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不理想,养殖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就绒山羊舍饲提质增效介绍几种饲养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短期舍饲育肥是指在舍饲条件下,利用绒山羊的特定生理阶段在短期内采取强度饲养,集中育肥,快速出栏的一种养殖方式。由于短期舍饲育肥技术具有周期短、周转快,而且可保证市场羊肉的均衡供应的特点,所以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肉羊舍饲配套技术的产生,使我国养羊业在饲养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就农区家庭舍饲肉羊技术进行了概述,为我国农牧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荣海 《动物保健》2014,(7X):78-79
随着舍饲养羊的兴起,羊只数量逐步增加,也使得各类疾病随之而来,这常常会使饲养业主蒙受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因此,研究疾病的防治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舍饲养羊疾病的特点,并提出了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旨在为舍饲养羊户提供一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舍饲肉羊的规模不断扩大,也会导致肉羊在舍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饲料因素、疾病因素等多种原因诱发一些常见传染病,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阻碍整个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舍饲肉羊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综合性的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羊群由放牧转入舍饲饲养将是养羊业的发展方向。舍饲后由于其生理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表现出消化、繁殖等系统的异常和产绒量的降低,因而对品种的要求、环境的控制、饲料供应、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平衡营养,改善环境,实现全年均衡生产,稳步提高产仔率和产绒量等生产性能,是绒山羊舍饲饲养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发展舍饲养羊,由于羊只密度较大,使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暴发机率提高,容易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舍饲羊场防疫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羊的养殖能够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由于舍饲羊场养羊密度比较大,空气流通相对不畅,就很容易滋生细菌、病菌、寄生虫等,使羊极易患疾病,或发生疫情,所以舍饲羊场要加强羊场管理,搞好羊场的卫生环境,做到预防为主,并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严防控。本文就舍饲羊场的疾病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治羊常见病的具体方法,以期对于舍饲羊场的疾病防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本病舍饲高产乳牛多发,常见于产后1-3周奶牛,由于生殖器官炎症、乳房不洁、挤奶方法不当、乳房受钝性创伤引起乳房内血管破裂等而引起。牛舍不洁、温度高且潮湿使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18.
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措施的实施,改变了我国草原千百年来“逐水草而牧”的习惯,使放牧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逐步走向生态畜牧业之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发展舍饲养羊,由于羊只密度较大,使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暴发机率提高,容易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舍饲羊场防疫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门源县是青海省主要藏区青稞基地和北方小油菜基地,气候冷凉,海拔平均2750m,以草地畜牧业和舍饲畜牧业相结合典型地区,由于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饲料资源,这对牛羊育肥为主的舍饲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因而近年来门源地区的舍饲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