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茶叶诗词,具有五大特点: 一、源远流长:西晋文学家左思(约250~350年)便在他的《娇女诗》中写入了茶,“止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该诗被茶神陆羽收集在他写的《茶经》之中,因此,《娇女诗》便成为祖国的第一首茶诗,距今已1700年。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茶叶学会印发的《乌龙茶史话》、《中国茶叶》、《茶叶》1979年第四期发表“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乌龙茶是红茶的始祖”。题目不同,内容不差;循读大作(以下简称乌史话),尚有不明之处,提出商榷。研究茶史:一要按照历史面目,忌用现在条件臆测当时的情况;二要实事求是地按照量质变化规律和茶类技术特点;三研究茶史不是消遣和欣赏,而是总结历史经验,剔糟粕取其精华,为现在发展生产服务。“当时的武夷岩茶就是乌龙茶”,“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乌史话》作者把地名、茶名、茶类和俗称以及简名等同混称。名茶除茶树品种内在因素外,自然地理条  相似文献   

3.
茶农 《茶业通报》2004,26(1):12-12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委托农业部种植业司于200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杭州召开了对12项茶叶标准审定会。会议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协办,邀请了全国20位专家对《红茶》、《铁观音茶》、《黄山毛峰茶》、《六安瓜片茶》、《碧螺春茶》、《紫笋茶》、《洞庭春茶》、《普洱茶》、《蒸青茶》、《茶叶感官评价准则》、《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茶叶中氟含量测定方法》等12项标准进行了认真、细的审定。专家们对每项标准都根据GB/T1.1和GB/T1.3有关标准编写之规定,以及各种技术要求,对标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毕节地区种茶历史悠久。据《贵州通志》《大定县志》、《平远州志》等资料记载 ,在清朝时期 ,勤劳的茶农就凭借丰富的制茶经验和智慧 ,创制出了享有声誉的“大方海马宫竹叶青茶”、“金沙清池茶”、“织金平桥茶”、“纳雍姑箐茶”等贡品。 90年代 ,又创制出了“乌蒙毛峰”、“道开佛茶”等名茶产品 ,为茶叶生产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步伐的迈进 ,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 ,作为毕节地区农业的主要产业———茶业 ,如何在 2 1世纪得到持续发展 ,已成为茶叶工作者研究的重点。1   茶叶生产现状解放前 ,全区仅有茶园…  相似文献   

5.
罗显扬,男,1956年10月生,经济学研究生,副研究员,1973年8月到黔南州上隆农场当知青,1983年9月就读于贵州农学院植保园艺系果树专业,1990年8月任黔南州上隆茶果场副场长,1993年8月任贵州省柑橘研究所所长,1997年7月进入西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1年参加沿河县省党建扶贫工作队,现任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贵州省工业与知识经济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茶海特色联合体秘书长,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贵州农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编委,《贵州茶叶》编委会主任。1996年主持省年度(攻关)项目《橙类新品种熟期配套技术研究》,2003年-2008年主持省科技厅科技体改项目4项:《无公害茶叶示范园建设》、《茶叶加工工艺流程革新及配套设施建设》、《名优茶清洁化包装及其配套工程建设》、《贵州茶叶优质高产科技创新及体系建设》,2006年主持编写《贵州省茶叶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颁布全省实施。2007年主持省农科院专项2项:《贵州名优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猪-沼-有机茶园高产优质栽培及(龙剑春笋)加工技术研究》,2008年主持贵州省“十一五”科技茶叶重大专项“贵州茶产...  相似文献   

6.
正近读2013《中国茶叶》3~6期关于《神农本草经》的考证结论:出自汉或后编辑的《神农本草经》中未收录"茶",仅有荼,苦菜,列菜部;且没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记录;"神农得荼"的传说首见于康熙二十四年(1717年)刊印陈元龙编《格致镜原·饮食类·茶》:《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陈氏所引《本草》可能是宋以后的版本,信证度  相似文献   

7.
略谈茶诗词     
郑连森 《茶业通报》2005,27(2):90-91
我国最早出现的茶诗,如左思《娇女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有为数众多诗人;历代名人爱茶者、文学家、科学家、医学家、政治家、诗人和艺术家等,已创作了不少的优美诗词。所谓茶叶诗词大体上可分为狭义的广义的两种。狭义的指“咏茶”诗词,即诗词主题是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略少;广义的指不仅包括咏茶诗词,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即诗词的题不是茶,但是诗词中提到了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就很多了。现在一般讲的,都是指广义的茶叶诗词,而从研究祖国茶叶诗词着眼,则咏茶诗词和有茶诗词同样有价值的。如南宋陆游的《幽居》诗,“雨霁鸡栖早,高…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产量持续增长,1981年全区生产干茶37万担,农村社队产量占97%。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提高社队初制茶叶机械化水平,十分重要。当前,社队初制茶厂在机械上存在着茶机型号繁杂,性能落后,产量与机械加工能力不相配套,能源消耗大;在制茶方法上存在着制茶工艺不一,操作规程混乱,因而造成制茶质量下降,松、扁、碎现象严重,香低味淡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充分利用旧设备适当选用新机具为基础,并以提高社队茶厂的经济效果为目标,研制了《炒青绿茶初制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茶叶生产和饮用,唐代已发达和普及。但当时的茶利收入,每年仅四千万贯,在政府整个财政系统中还无足轻重。到了宋代,茶才和米盐一样,成为人民“一日不可无”的必需品。宋·李觏·《盱江集》卷十六·<富国策>十记述:“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在《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也记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可见,宋代的制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茶的饮用十分普及。茶叶开始成为一项重要商品,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茶利高达四百万贯。宋代的茶业状况,从以下三方面考证。  相似文献   

10.
1 历史回顾:在公元805年日本开始种植茶叶前的3000多a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的茶叶生产国。以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诞生为标志,中国茶业在唐朝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在唐朝还开了对茶征税的先河,在宋朝萌生了茶马交易、茶行。在唐、宋时期茶文化也得到空前发展。中国茶业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明清时期。在明朝首次将“茶法”纳入正式法典《大明律、户律、课程》。明清时采取的海禁、闭关政策虽对我国茶业外贸发展不利,但到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出口仍达3万t,商品量也达13万t。鸦片战争后,茶叶迅速增长,到1886年最高点出口量达13.6万t,产…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一年春,开始了恢复仙人掌茶的研制工作。四年来,仙人掌茶多次被省、地茶叶科技部门和商业部门评定为地方名茶。现将几年来的研制工作,初步总结如下:一、关于仙人掌茶的发掘和考证仙人掌茶是地方传统制茶技术资源。发掘和考证仙人掌茶是很有意义的,第一、仙人掌茶的“诗并序”比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完成还略早,它记叙当时的茶叶的品质和制法详细,对研究我国茶叶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二、为恢复仙人掌茶的技术流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本网讯2019年11月1日,安徽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9年会在安徽省庐江县顺利召开,来自各地的委员和代表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安徽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省茶标委)秘书长李大祥主持。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副处长黄科在致辞中指出,自省茶标委成立以来,在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在茶叶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希望省茶标委进一步加强茶标委平台建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茶叶就是中国和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早在中唐时期,随着茶叶需求的增加,生产得到发展,茶叶贸易也繁荣起来,大批茶叶运到北方与塞外、西域进行茶马交易,唐朝制定了茶叶管制的法令,建立了茶税制和贡茶制。此后历朝逐步实行了官营专卖,即所谓榷茶制度。清朝、随着门户开放和西方对华贸易发展,茶叶生产激增,1886年,全国产茶达22.75万吨,出口量达13.4万吨,西方列强对华茶叶贸易的逆差成了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在茶政上,清政府仿效明制,实行引法、征收茶税。由朝庭户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内1979年茶叶消费量达十一万三千吨,94%是绿茶(玉露、包种茶、点茶、煎茶、玉绿茶、番茶),近年来增加了七千吨红茶,增长6%。日本茶树品种是从中国引入的,后来从印度阿萨姆也引了一些茶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日本农林省“红茶品种产业振兴基本计划”提出生产一万公顷红茶的目标,这  相似文献   

15.
茶叶作为饮料,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初为祭品与药用,后为日常饮用,泡饮方法多变,因时因地而异。近再读陆羽《茶经》六之饮一章中记述:“饮有(牜甬)(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场、乃春、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何谓“庵茶”查《玉篇》“庵,半卧半起病也,亦作殗”。在此指夹生之意。就是将茶叶放在瓶缶中,用沸水冲泡,叫做“夹生茶”,似今日之泡饮方法。其后又述用葱姜等和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的故乡,婺源是中国最早产茶的地方之一。2005年是婺源茶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7月1日,该县正式启用了“婺源绿茶”原产地证明商标,从这天开始,该县要求全县茶叶企业统一使用“婺源绿茶”商标,其主打品牌“婺源茗眉”于同年10月1日上市。从此,“中国茶叶之乡”婺源县告别了无统一商标,无主打品牌的历史,进入了一个以统一品牌为抓手,全面振兴茶业经济的时代。1市场竞争促品牌统一婺源有着不凡的茶叶史。婺源茶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载:“歙州茶生婺源山谷”。…  相似文献   

17.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约有一千七百余年。索有“茶乡”之称。“婺绿”是我国主要传统外销茶之一,品质优异,驰名中外。了解“婺绿”的历史,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茶叶生产是大有裨益的。一、“婺绿”溯源婺源早在唐代以前就出产茶叶。据唐力新《茶的传布》所载:“汉朝茶叶传到江苏、浙江一带,江南初次饮茶始于三国”。陈椽教授指出:“在公元二世纪时,饮茶和种茶已流传到江苏,浙江和皖南茶区(婺源属皖南)。以此,婺源产茶当始于三国两晋之间。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陆羽《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而且还引用了《神农食经》中的话:“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说明在神农时代已有饮茶之事。从春秋时期秦统一四川后,饮茶开始在中原传播,顾炎武《日知录》中记载:“秦人取蜀后,开始有茗饮之事。”汉末,三国至魏晋,饮茶之风逐渐盛行,连帝王贵族都以茶待客,西晋陈寿著《三国志》记载:“孙皓……密赐茶以当酒。”刘宋·山谦之的《吴兴记》提到:“每岁吴兴、昆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到了唐代,饮茶更为普及,《茶经》问世,使天下皆知饮茶,  相似文献   

19.
张美仙  胡杨芳 《茶业通报》2003,25(3):102-102
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是“温绿”的主产区;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1987年列入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命名“中国茶叶之乡”。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茶叶经营的放开,茶农得到实惠,极大激发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但是,自1994年以来,我县茶叶陷入了徘徊乃至滑坡的境地。1茶叶生产的基本现状泰顺县是老茶区,在明代修篡的《泰顺县志》中就有“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的记载,抗战前茶叶产量曾达390t,但在抗战时期,茶叶生产遭到了破坏,大批茶园荒芜,产量下降。1948年只有零星茶园近万亩,产量150t。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茶区…  相似文献   

20.
原文题目是:政和茶叶史话,与《福建茶叶》1980年第四期所发表的有部分相同。因此,把相同部分删掉,题目改为“政和茶史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