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6.
7.
试验对鸡白痢沙门菌在鸡肠道内定植及其对鸡免疫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选取狼山鸡、罗斯鸡各40只,分为攻毒组、空白组,攻毒组口服灌注0.5mL鸡白痢沙门菌(107cfu/mL),观察攻毒鸡群的发病状况,并采集盲肠内容物和血液分别进行菌落数和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狼山鸡和罗斯鸡在肠道中的载菌量分别为4.94×107cfu/mL和5.18×107cfu/mL。免疫指标方面,狼山鸡中除IgM外,其余指标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罗斯鸡中IgY、白细胞介素-1β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这2个鸡种对鸡白痢沙门菌均易感,但狼山鸡免疫反应优于罗斯鸡。 相似文献
8.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对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与鸡伤寒沙门菌Sg9株进行了基因组差异片段分析.结果,从C79-13株中共检出13个特异性差异片段.经同源分析,这些序列可分为3类:噬菌体相关序列、质粒相关序列和已知功能序列.这些差异片段包含一些重要的沙门菌毒力相关基因,如编码大肠杆菌素、IpaJ蛋白、尾突蛋白、切除酶的基因.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与鸡伤寒沙门茵Sg9株基因组问存在较多差异基因,这些差异片段为确定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遗传标志,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药敏纸片法对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菌痢清”对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9.5mm、38.0mm;优于痢特灵(30.5mm、34.0mm);对雏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雏鸡白痢的预防保护率为90.9%,治愈率为95.8%,显著高于痢特灵(P〈0.05)。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准确性,本研究以3株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国际参考菌株和306株国内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已知的分子分型方法开展验证性实验。结果发现,基于特定基因可变区的2种分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检测结果与生化分型结果一致,而3种基于特定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型方法则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上述结果表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黄芩等六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了本地常见清热型中草药黄芩、青葙子、五色梅、一点红、鸡蛋花、少花龙葵等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黄芩、一点红和鸡蛋花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在1/40~1/10之间;对少花龙葵呈中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为大于1/10;而对青葙子和五色梅不敏感。大肠杆菌K88对黄芩、一点红、鸡蛋花和少花龙葵都呈高度敏感,黄芩和鸡蛋花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20~1/10;一点红和少花龙葵大于1/10;对青葙子和五色梅不敏感。大肠杆菌26和大肠杆菌40除对黄芩呈高度敏感外,对其他5种中草药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9,(2):318-322
为研究黄连、黄芩、五倍子、黄柏和鱼腥草提取物对猪霍乱沙门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超声波处理,乙醇回流,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5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2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猪霍乱沙门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提取物对猪霍乱沙门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黄连单独抑菌时的MIC值较其他中药的MIC值低,且与黄芩、五倍子联合用药时MIC值由7.81×103 mg/L降到3.91×103 mg/L。而黄芩与黄连、黄柏、五倍子、鱼腥草联合用药时MIC值均降低。黄芩与其他4种药联合用药后抑菌效果增强,且与五倍子联合用药时FICI值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并且2种药物的MIC降低明显。结果表明,黄连、黄芩、五倍子对猪霍乱沙门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黄连、黄芩、五倍子联用时,抑菌效果为协同或相加作用;黄芩与鱼腥草联用时抑菌效果为无关作用;黄柏与鱼腥草联用时抑菌效果也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为筛选有效控制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中草药,本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100种常见中草药提取液对溶藻弧菌的抑制作用。采用t检验对其中24种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药液pH值调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它们的抑菌效果下降极显著(p<0.01)。采用双倍试管稀释法测定7种中草药在pH值调至中性后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在药液pH值调至中性后,五倍子、公丁香和石榴皮能够有效抑杀溶藻弧菌。五倍子的MIC和MBC值均为7.813 mg/mL;石榴皮的MIC和MBC值均为15.625 mg/mL;公丁香的MIC和MBC值均为125 mg/mL;黄连、黄精和大黄的MIC和MBC值均为500 mg/mL;五味子的MIC和MBC均为1 000 mg/mL。 相似文献
15.
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探讨了黄连、五倍子、大黄、诃子等中药单味药及中药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了抑菌圈大小.采用双倍试管稀释法测得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16种中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黄连、诃子、大黄的水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值分别为7.81 mg/mL、15,63 mg/mL、31.25 mg/mL、62.50 mg/mL.五倍子作为主药,分别与诃子、黄连、大黄接一定比例组成的复方的MIC分别为3.906 mg/mL、7.813 mg/mL、15.625 mg/mL.通过对筛选的复方与市场上销售的3种成品复方的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发现本实验室筛选的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