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协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杂交组合"协青早B//中9B/协青早B"的后代材料,以矮败型籼稻不育系协青早A为不育质源,通过杂交配组、定向回交、特性鉴定等手段转育而成的矮败型籼稻不育系,2009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中协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为100%,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99%,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繁茂性好,配合力好。利用中协A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繁茂性好、杂种优势强、抗倒伏能力强、米质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协青早不育系是我省广德县农科所1983年育成的矮败籼型不育系。两年来经过各地测交配组,已选配出协优64、协优6号、协优11和协优49新组合4个,还有协优63、协优桂33等七个正在配组鉴定和参加区试。由于协青早A米质优、异交率高、抗性强,一些利用该不育系配制的新组合不但优势强,抗性好,而且米质优于同父配制的其他组合。我公司于1984年秋由厦门秋繁基地引进,在当年海南冬繁和1985年春繁秋制的同时,着重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协青早A的主要 生物学特性 协青早A是[(矮败不育株×竹军)×协珍一号]×…  相似文献   

3.
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13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优136系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T136配组而成的迟熟中灿新组合,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抗倒伏,后期熟相佳等特点,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副研究员葛美芬等继珍汕97A、B花药培养提纯取得成功之后,针对我国目前生产上所推广应用的一些釉、粳型不同质源不育系普遍存在育性不够稳定,有不同程度的自交结实和纯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以协青早A、优 IA、Ⅱ一32A、D297A、菲改A、常菲22A、六千辛A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开展了不同质源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培提纯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明确了杂交水稻的纯度问题关键在于不育系,影响不育系纯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育系本身育性不够稳定以及有不同程度的自交结实是导致不育系纯度下降的主导因素,自交结实的产…  相似文献   

5.
三系杂交组合协优9308(协青早A/9308)具有优质、高产、高抗白叶枯病的特点,已成为浙江省单季稻的主推组合,介绍了父本9308的主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前,矮败籼型不育系协青早A已作为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中重点推广的不育系。我所自1989年开始,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协优46三系提纯繁殖任务。根据几年来的生产情况分析,协青早A由于种源本身及其育性变化,其不育度稳定性比野败型珍汕97等不育系差。  相似文献   

7.
协优2226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用矮败型不育系协青早A与恢复系t2226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在2007-2009年3a的试验、试种、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青秆黄熟转色好,2010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5968(协青早A/台恢5968)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概述了其双亲特征特性,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中新A是以中浙A为母本,印32B/协青早B的F4代优良单株为父本,经测交和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中籼不育系。中新A于2006年通过浙江省科技成果鉴定,表现株型适中、柱头外露率高、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好。特别适宜与含粳稻成分较多的恢复系配组,组配的组合生育期明显短于协青早A所配组合,对解决籼粳亚种间杂交F1代生育期过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95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95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用矮败型不育系协青早A与恢复系中恢,T950配组育成的三系单季杂交晚籼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米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不育系京福 2A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冈 46B和协青早B杂交 ,筛选优良株系 ,并与协青早A连续多代成对回交而成的籼型水稻不育系 ,集优质、大穗、抗病、理想株型于一体 ,是一个综合性状突出的早熟不育系。 2 0 0 2年 7月通过福建省技术鉴定。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 ,开花习性好 ,柱头外露率高 ,异交率好 ,配合力强 ,抗稻瘟病 ,穗大粒多 ,繁育产量高等特性。沙县农科所于 2 0 0 3年引进、试繁 ,面积 80 0m2 ,总产 2 60kg ,平均 667m2 产稻谷 2 1 6 67kg,经试种 ,初步掌握了京福 2A的特征特性和高产繁殖技术要点 ,现总结如下 :1 繁殖…  相似文献   

12.
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钱江1号A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江1号A属野败籼型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好,株型理想;柱头外露率高达72.54%,其中双外露率占57.50%;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达100%;异交结实率较高,繁种田结实率为48.8%,繁制种产量高;米质较优,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4项指标明显优于协青早A;稻瘟病抗性(中抗)优于协青早A;配合力较好,可恢复力强;于2004年1月通过浙江省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3.
籼粳杂交稻早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用粳稻广亲和品种02428、ZH157、ZH110 分别和珍汕97A杂交,从回交后代中选得同质广亲和恢复系02428R(珍汕97A/024283 F5),ZH157R(珍汕97A/ZH1572 F6)和ZH110R(珍汕97A/ZH1103 F3 )3份,将上述同质广亲和恢复系分别与籼稻WA 胞质不育系珍汕97A 、珍育29A、早显A、矮败型胞质不育系协青早A 杂交,分析F1 的生育期。1995年用02428R等广亲和恢复系和明恢63 等籼型恢复系与早显A 、协青早A杂交,分析F1 的生育期等性状。通过具有早熟效应的早显A不育系与不同恢复系杂交,发现早显A可显著缩短杂交稻组合的生育期,但对产量影响不大,说明选育具早熟效应的不育系对于缩短杂交水稻的生育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万太A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珍汕97B与优质香型常规稻品种早香一号选杂交F1为母本,以协青早B与博B杂交F1为父本进行杂交(珍汕97B/早香一号选//协青早B/博B),后代经多年定向选择优良单株制保后,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育成的香软型优质三系不育系,2020年4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万太A不育特性稳定、异交性好、易繁易制,配组组合稻米香味浓郁、口感软糯、外观商品性好。目前已选育万太优3158、万太优美占、万太优588、万太优682和万太优965等5个杂交组合通过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协优982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用协青早A与优质恢复系金恢982配组而成的中熟晚籼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较优,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02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选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育成的长穗颈不育系协青早eA(1)、协青早eA(2)、龙特浦eA(1)、龙特浦eA(2)、D297eA(1)、D297eA(2)及不育系协青早A、龙特浦A、D297A与恢复系R669、蜀恢527、明恢63为材料,组配成一套半双列杂交F1材料。分析了18个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ea)。结果表明,杂种性状主要受亲本gea作用,同时,sea效应也起着重要作用。18个性状中,有16性状组合间遗传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亲本不同性状或同一性状不同亲本之间gea表现较大差异,无明显规律;不同eui基因型杂交稻sea值差异依组合及性状的不同而峦化.未表现出规往件.  相似文献   

17.
协优38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黔恢1385与协青早A配组育成的高产稳产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1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1001号)。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33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336系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恢复系扬恢336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好、耐寒性强、熟期适宜、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协优中1号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不育系协青早A为母本,恢复系中组14为父本共同选育的杂交晚籼新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熟期早、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优、制种容易等特点。主要介绍了协优中1号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海南制种实践,总结了其在海南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协优中1号(原名协优612)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协青早A为母本、中组14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抗稻瘟病,米质优,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10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