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广西桉树为对象,依据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广西第八次、第九次复查数据,对全区桉树林的年均总生长量与消耗量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桉树林的年均实际总生长量与消耗量要远大于现有森林资源清查统计结果,清查统计的年均生长量与消耗量仅占其总生长量与消耗量的87.45%和82.76%。因此建议对广西桉树林的生长量与消耗量,在森林资源清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专项调查与监测,确保得到更合理的生长量与消耗量结果,以便正确指导林业生产与经营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不少省、区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复查工作中的固定样木往往不能复位或难以复位,因此,使复查期内的生长量及消耗量等数据难以计算。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个计算进界木及保留木蓄积的近似方法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角规样地体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广西连清)"角规样地体系,是我国唯一的以点抽样理论为基础,以固定角规样地为监测载体的省(区)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广西连清第7次复查,除了增设的方形样地调查以外,还对原有的角规样地进行了复查,因此本文得以用同时进行调查的方形样地调查结果作为参照对象,对角规样地体系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方形样地比较,角规样地除了具有显著的隐蔽性外,外业工作量只相当于方形样地的53%,两套体系的活立木蓄积量差异仅为3.16%,角规样地和方形样地体系总蓄积量抽样精度分别为94.47%与94.57%,均达到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要求(≥90%)。角规样地复位率大于规定的98%,样木复位率远大于规定的95%,达97%以上,能满足林木蓄积生长量和消耗量监测的要求。角规样地体系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漏测木和进测木的存在,导致森林资源的现状估计值偏低,且动态估计精度明显低于方形样地体系。  相似文献   

4.
用理论林木消耗量与从样地实际计算出来林木消耗量的差异,来探讨一个复查间隔期内蓄积资源消长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5.
1992年对巍山县47块固定样地进行了复查,与1988年比较;其中有18块样地的地类发生了变化。材积变化是消耗量大于长生量19.352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根据云南省2002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成果,概述了云南省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1992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成果进行比较,从林业用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林分资源、天然林资源、森林质量、生长量、消耗量、覆盖率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云南省森林资源进行了简要的评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分析,从优化清查体系、减少样地调查数量出发,提出了选取1/3样地、1/2样地、2/3样地的三套优化调整方案,并对各方案从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蓄积、林木年均总生长量和年均消耗量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建议采用1/2样地优化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的具体影响和作用规律,提升桉树人工林的栽培技术和单株生产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的桉树人工林为例,对不同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的影响进行了实测研究分析,首先阐述研究区概况、样地设置和实验方法,再根据林分因子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胸径、林分树高和林分材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胸径方面,强度间伐样地的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为最高,分别是20.62 cm和2.67 cm,说明强度抚育间伐对抚育间伐后桉树胸径的增长效果最好,并且抚育间伐有利于促进桉树胸径平均生长量的增长;林分树高方面,强度间伐样地的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为最高,分别是27.84 cm和3.58 cm,说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树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较小;林分材积方面,强度间伐样地的总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为最高,分别是0.4321、0.0656和0.0636 cm,说明间伐强度的越大,桉树人工林林分单株材积总生长量越大,并且抚育间伐对于桉树林分单株材积的影响较大,研究旨在为类似桉树人工林的营林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普通林分幼龄期中选目标树采取劈草、翻土、施肥、修枝的综合培育措施,发现处理3a后不同坡位监测样地总蓄积量及其连年生长量较与对照样地的蓄积增长量分别提高了50%和30%以上,监测样地目标树蓄积量及其连年生长量则较对照样地分别提高了50%~70%和30%~160%;监测样地总蓄积量和目标树蓄积量连年生长量在处理第1年、第2年、第3年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研究结果对杉木目标树经营技术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3次和第4次复查复位样地693块、复位样木37101株为基础数据,利用计算机归类计算,编制出全省各树种(组)森林生长量(率)表。  相似文献   

11.
始建于1978年的云南省森林资源连清体系至1998年已完成了3次复查,但现行连清体系存在如下问题:①固定样地的长期使用有可能使系统产生偏估;②野外工作量大,手段落后;③不可及样地难以真实反映现状;④复查遗留问题难以纠正;⑤监测内容单一,信息少且利用不充分;⑥进界木蓄积量作为进界生长量导致偏估。今后改进意见:①引进“3S“技术;②优化调查方法,减少外业工作量;③编绘全省森林分布图;④其他改进技术如划分副总体,样地四角定位等。  相似文献   

12.
森林蓄积量的动态分析是森林资源清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森林蓄积量不同于矿藏等其它自然资源,它是一种再生资源。在森林资源清查过程中,确定森林生长量和消耗量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由于生长量和消耗量占总蓄积量的比重较小,变动很大,要准确地测定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本文探讨在二类调查中用蓄积量加权计算森林生长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91年镇康县进行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查结果森林资源年总生长量为18.86万立方米,而总消耗量为21.22万立方米,年森林赤字为2.36万立方米。 对该县森林资源消耗结构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今后森林经营和资源消耗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青冈栎的生长规律,合理保护和培育青冈栎珍贵用材资源,对湖南省永顺县的43年生青冈栎林进行了样地调查,通过树干解析法、分层切割法所得的数据,探讨青冈栎的生长规律和生物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1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青冈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23年与平均生长量相交;青冈栎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第43年时与平均生长量仍没有相交,说明此时青冈栎尚没有达到数量成熟。43年生的青冈栎单株总生物量高达280.74 kg/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别占总生长量的69.89%和30.11%,整株各器官的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树干根茎树枝粗根树皮树叶细根。  相似文献   

15.
改进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建于1978年的云南省森林资源连清体系至1998年已完成了3次复查,但现行连清体系存在如下问题:①固定样地的长期使用有可能使系统产生偏估;②野外工作量大,手段落后;③不可及样地难以真实反映现状;④复查遗留问题难以纠正;⑤监测内容单一,信息少且利用不充分;⑥进界木蓄积量作为进界生长量导致偏估。今后改进意见:①引进“3S”技术;②优化调查方法,减少外业工作量;③编绘全省森林分布图;④其他改进技术如何  相似文献   

16.
一、森林资源消长现状宝鸡市森林覆盖面积64.1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146.93万立方米。按地类、林种的面积、蓄积分布情况详见下表。其中可利用蓄积为3402.36万立方米,森林总覆盖率为35.26%,平均生长率为3.77%。年总生长量为194.04万立方米,其中可利用蓄积的生长量为128.27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资源年总消耗量为173.62万立方米,其中可利用蓄积的年消耗量为154.41万立  相似文献   

17.
1991年镇康县进行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查结果森林资源年总生长量为18.86万立方米,而总消耗量为21.22万立方米,年森林赤字为2.36万立方米,对该县森林资源消耗结构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今后森林经营和资源消耗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杉木林分蓄积生长的密度及立地效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参数Weibull生长方程,对15块杉木密度试验林26年连续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林分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包括净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net),总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gross));利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林分净材积(Vnet)和总材积(Vgross=Vnet+枯死木材积累积(∑Vm))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及峰值林龄与初植密度、立地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MAInet峰值与立地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受林分密度影响很小,其在立地指数级22 m的样地内平均值比立地指数级12 m的样地增加了8.33 m3·hm-2·a-1;MAIgross峰值与立地质量及林分初植密度均呈正相关(r=0.813 5,p=0.000 4;r=0.926 1,p=0.000 0);(2)MAInet峰值林龄主要受初植密度的影响,初植密度太大或太小对MAInet峰值林龄有显著影响,E密度(1 m×1 m)样地的MAInet峰值林龄平均值比A密度(2 m×3 m)样地的小3.88年,而中间密度的MAInet峰值林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问题的提出森林资源清查中,采伐量的计算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而采伐木生长量的确定就显得更艰难。目前,在每木编号的固定样地清查体系中,一般以采伐木的期初材积作为采伐量;而采伐木在期初到被伐这段时期内的生长量则被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红树林群落结构及初级生产力数量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样地和样带的调查方法,在对大亚湾沿岸的深圳市宝安县、惠州市惠阳县、惠东县的8个镇的普查基础上,以惠阳县澳头镇虾冲境内黄鱼涌白寿湾红树林为典型区域,在典型选定的三块样带中选伐标准木作树干解析,测定年龄和各年的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并对其群落的结构及其数量特征和各组成植物物种的生长量、消耗量、蓄积量及初级生产力等定量参数进行了研究,为研究红树林这一潮间带中的特殊植物群落及海陆界面系统的生态边缘优、劣势打下重要的数量生态经济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